身份证号:3208281979****6617
摘要:在进行道路工程工作时,要实行有效的施工管理,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提升到桥施工的整体质量。道路工程作为基础民生工程,需要工程管理者提供全面的质量保障,为日后运营提供安全服务。所以,在路桥施工中,合理采取现场管控,完善管理流程,采用可靠的施工方案,提升控制力度,实现有效的安全管控。本文对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引言
道路与桥梁基础结构施工过程技术种类繁多,施工过程较长且参建人员众多,因此技术控制难度相对较大,要根据道路与桥梁基础项目施工实际情况进行技术方案设置,并要针对施工技术措施进行全面分析,将施工技术要点划分出来,在施工中强化技术要点控制效力,进而为道路与桥梁基础结构施工高质、高效推进提供技术保证。
1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桥梁上下部结构现状及问题
上部结构为梁体、下部结构为桥墩/桥台,主要特征:梁体上设置梁底预埋上钢板,梁底预埋钢板下方设置金属板,下部结构上浇筑支座垫石,合理设置钢筋网、直径为12mm,钢筋网钢筋距离设置为50*50mm,钢筋网纵向钢筋、下部结构内钢筋为连接状态,支座垫石顶面存在下钢板凹坑,可经灌注粘结浆的方式粘结于凹坑。然后,在下钢板上设置贯穿下钢板的排气孔,梁板顶预埋上钢板锚固钢筋顶端,存在径向外伸爪,金属板、下钢板间需合理设置矩形橡胶支座,邻近层钢板间布设氯丁橡胶片,主要目的为提高钢板、氯丁胶片涂覆胶黏剂,两端加强钢板外侧、加强版四周环形孔,聚四氟乙烯滑板可粘结在上端橡胶保护层。桥梁上部、下部结构连接位置环绕矩形板橡胶支座四周设置筒形密封罩,上下边嵌入梁底预埋上钢板、下钢板压槽,以压条将密封罩上下边压紧固定在梁底预埋上钢板、下钢板。
1.2混凝土施工技术现状及问题
遵循相关标准实行混合料拌和工作,通过电子秤对原材料承重,旨在保证原材料添加质量的准确性。待完成拌和工作后将混合料运输于施工现场,通过相关标准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模板安装应保持稳定、垂直度达到标准,连接位置实行密封处理,防止产生漏浆问题。除此之外,应对混凝土浇筑高度控制,建议将高度控制在<15m,浇筑后正道施工、保证力度适中、振捣密实度适宜,目的为减少蜂窝和麻面情况的发生。浇筑后养护可于混凝土表面覆盖土工布/草袋,在此之后以洒水方式养护、养护时间>2周,直至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将模板拆除。
2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管理措施
2.1做好施工人员管理和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对施工质量影响很大,要想提高施工质量,首先要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首先要进行有效的人员安排,强化人员的责任意识,适当开展技能培训,在施工人员进行实习工作前,要采用理论加实操的培训方式,确保每位施工人员都能掌握基本的施工技巧。发现他们的施工问题,要及时提醒,及时改正。另外由于本工程钢梁施工工艺较为复杂,要进行技术更新工作,采用合格的技术体系,提升施工管理力度,真正意义上解决施工管理问题。实行施工人员管理和施工技术管理,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施工问题的发生。
2.2积极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针对工程问题进行有效监管,做好施工准备和安全检查。同时要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采取有效的监控方式,做好建设材料的监管工作。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对材料质量进行检验。完成施工操作后,可以利用仪器设备,进行施工质量的检验工作,比如在主体验收中,合理采用超声波等技术,对混凝土质量进行验收。可见,要积极应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为施工管理提供便利。
2.3建设高素质的施工养护管理队伍
为了满足大桥施工养护管理的要求,需要设置1名养护工程师,其标准是具备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持有交通运输部颁发的检测工程师资格证书;设置2名桥梁养护主管,做好桥梁主体结构、三大系统的养护工作,其标准是具备助理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持有交通运输部颁发的检测员资格证书。并且,养护管理员根据需要培养或聘用,人数不少于2人,并定期进行相关业务培训。首先,养护工程师需要审核定期检查、经常性检查报告,组织桥梁定期检查与评定,明确特殊检查项目及方案,制定大修方案,做好施工图初审工作、桥梁档案管理工作,编制桥梁养护工程项目计划,及时更新、利用桥梁养护管理系统的各项数据,组织内部人员岗位技术业务培训等。其次,桥梁养护主管应认真执行养护中心相关的桥梁养护制度,针对桥梁技术相关的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及时上报给上级部门,进一步完善桥梁养护档案,尤其要归档统计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结果,抽检、复核桥梁定期检查结果,还需要协助工程师完成其他工作。最后,桥梁养护管理员做好辖区内桥梁日常巡查、检查监督、小修保养监督等工作,及时上报检查过程中的危机桥梁结构安全问题,协助桥梁养护主管工作。
3道路与桥梁基础结构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3.1桥梁承台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桥梁建设中重要的基础结构就是承台,在桥梁承台施工中一定要注意如下技术控制要点:首先是钢筋笼安装技术控制要点,施工前要做好承台结构承载力需求的分析与验算,并根据需求进行钢构件材料选择,在施工前对钢筋笼进行严格安装,保证钢筋笼各结构的垂直与焊接控制效力。其次是模板安装施工技术控制要点,施工前进行模板材料的表面清理与缺陷检查,而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模板安装,一旦发现倾斜或者模板不严密的情况就要及时调整,以防因模板原因发生漏浆。最后是承台浇筑施工技术要点,桥梁承台体积相对较大,在施工中通常采用分层施工技术,浇筑速度与材料坍落度控制要协调一致,同时在分层浇筑施工中要保证下层结构凝固前开始上层结构浇筑,以防承台分层,浇筑完成后做好振捣,振捣操作避开钢筋与其他预埋件。
3.2桥梁基础明挖技术控制要点
通常桥梁基础施工中会采用明挖施工技术,浅基础明挖能够清楚地对基础结构施工操作区域的地质应力进行分布,当前常采用分层施工的方式来进行明挖施工,根据桥梁施工区域情况可选择人工或机械施工模式。桥梁基础结构明挖施工不仅包括地基降水、桥梁基础边坡防护施工技术操作,还包括基础土方开挖、基础结构防水处理技术等,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桥梁基础施工情况进行技术要点控制。
3.3路基排水施工技术
如果排水不力,路面的积水就会深入到路桥的内部结构,造成整个结构的强度严重下降,甚至出现变形。对于道路与桥梁的施工过程,在排水方面需要考虑两个具体的环节,一就是地面排水,也就是道路与桥梁所处的周边地面,需要设置截水沟、边沟以及排水管道等。二就是对于路面的排水,也就是需要在短时间内将路面上的积水清除,防止这些水深入到建筑结构中。
结束语
总体来看,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非常重要。这关系到道桥工程的后续施工水平,也关系到工程的整体建设水平。在进行施工管理工作时,工作人员要明确管理目标,从细处着手,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落实现场管理,从人、材、机等各个因素着手,控制现场施工,确保施工质量,为我国建设事业提供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彦.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四川水泥,2019(12):47.
[2]王俊.基于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9(10):115-116.
[3]董晓辉.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08):215-216.
[4]刘丽娟.对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的解析[J].居业,2018(01):91+93.
[5]崔建文.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山西建筑,2017,43(35):159-16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