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1/3/3   来源: 《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5月   作者:叶立敏
[导读]

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第一小学    叶立敏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点:
        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文意,在此基础上背诵记忆。
        教学难点:
        品味文言文语言魅力,接受古典审美情感的熏陶。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鸟语花香”,你能读出什么呢?
        2、出示“高山流水”你又读出了什么?
        3、当老师看到“高山流水”这个词时,我读出来的是一个流传千古的动人故事,同学们想知道这个故事吗?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板书课题)
        二、整体读文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37面,自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两遍,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顺。(生读,师点课件)读通顺了吗?谁来读?
        2、其他同学注意,文中有两个语气词(点课件)听他读准了吗?
         (生读)真好,两个语气词都念准了。在读文言文的时候,语气词后面延长、停顿一下,就有音乐美。(点课件男,女生分读)
        3、除了语气词的停顿,其他词句的停顿也得注意。再次自由朗读课文,这次要求读出停顿。
        4、谁愿意来读一读?大家听他是怎么停顿的?(指名读)你在用心体会停顿,最后一句的“谓”是什么意思?(觉得)
        5、最后一句,我跟你读的不一样。我是这样读的(师点课件范读)请你们跟着我一起来读。
        三、初解绝弦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虽然我们没有读百遍,但五六遍已经有了,这篇课文的主要讲了谁呢?(板书:伯牙子期)课题“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 (伯牙再也不弹琴了)
        2、你真会学习,你不是机械地按照注释进行翻译,而是联系上下文,用现在能够理解的、经常在用的表达方式来说。我们学习文言文就要这样学会变通。
        3、终身不复鼓是什么意思?(生:伯牙再也不弹琴了)
        4、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知道伯牙绝弦就是说伯牙再也不弹琴了。我们学习文言文不能机械地按照下面的注释进行翻译,而是要联系上下文,用现在能够理解的,经常在用的表达方式来说,要学会变通才行。
        四、再解绝弦
         (一)何为知音
        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看能不能说出文章的大概意思。学生读课文,师巡视指导。谁来说说?生说文章的大意交流:
        句一: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1、这个“善”字是什么意思?(善于,有喜欢之意,擅长,精通)
        2、句意:伯牙很会弹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伯牙善鼓,钟子期善听”?
        句二、句三:”伯牙鼓琴,志在高山……若江河!”
        1、这两个“善”字和前面的“善”意思相同吗?这两个“善”又是什么意思?前面说“哉”是语气词,表示感叹,相当于现在的-“啊” “善哉”合起来就是“好啊”。用现代的表达方式除了说“好啊还可以怎么说?(真棒!了不起!真厉害!)
        2、“志”是什么意思?(想)谁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句文言文的意思?(生答)
        3、你理解得真好!我也忍不住要对你说一声“善哉”!
        4、当伯牙鼓琴,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的心中浮出了怎样的高山呢? (高高的泰山)
        哪个词让你感受这山特别高?(生:峨峨)我们把这高高的感觉读出来,谁来读?(我感觉这山还不够高,再读,山高了,你的朗读水平也高了,咱们一起来读。)
        于是钟子期如痴如醉,拍手叫好:妙极了,这琴声好像滔滔不绝的江河从我身边流过!用课文的话就是一一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句四: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1、伯牙是音乐家,他的琴声里肯定不仅仅是泰山、江河吧?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美丽的景物呢?〈鸟语花香,百花盛开,,白雪皑皑)
        2、是啊,也许他的琴声还表现了“清风徐徐”(出示课件:读词语)
         (二)相遇知音
        1、伯牙当时己经是楚国著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是这样的优美。他在遇到钟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
        2、别人会怎么赞美他呢?这样的赞美有没有价值?(生:没有。)
        3、曲高和寡呀!当伯牙听见别人那些不着边际,毫无意义的赞美的时,他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失望,忧虑,郁闷)
        4、那时的伯牙心中一定有一种渴望,他一定千万次地在心里不停地呼唤,他呼唤什么?(我的知音——你在哪里)
        5、现在,他的知音终于出现了,他就是钟子期。面对如此善听的子期,面对这样难得的知音,伯牙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快乐,激动、欣慰)
         (三)知音之死
        1、他们的相遇不是一个人和一个人的相遇,而是一颗心和另一颗心的相遇,他们真想永远在一起。到了第二年,伯牙满怀希望而来,等待他的却是一座冰冷的坟墓。(悲音起)原来分手后不久,子期不幸染病去世。假如你是伯牙,你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伤心,悲伤,悲痛欲绝。)
        2、伯牙无法相信这残酷的现实。悲痛,惋惜,绝望,还有很多很的感受都一下子涌上他的心头,于是他做出了令世入震惊,让世人扼胞痛惜的决定——(出示课件:子期死……终身不复鼓。)
        3、此时子期还仅仅是他音乐上的知音吗?子期还是伯牙——生:还是他生命的一部分。
        1、师:据记载,伯牙在子期墓前曾经写下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出示课件:教师深情朗诵:(忆昔去年春一一)
        2、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想到与子期在一起的那些美好日子,伯牙又怎么能不加倍的怀念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呢。点课件出示全文,来再读。
        3、俞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无人能理解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弹给何人听?看到伯牙的痛苦与绝望,也许你想劝劝他,也许你想赞美他,当然你也可能想到别的?如果请你来对伯牙说几句话,        你打算给伯牙说点什么?
        生1:伯牙,我同情你,你一定很寂寞,振作起来,你一定能找到新的知音。
        生2:俗话说得好,不要把内心的大门永关闭,你不要再伤心了
         (音乐停)师:你们都是善良的孩子,你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劝慰个深陷绝望的人,涂了劝慰,你还想说别的吗?
        生:你一定要有生活的意念,钟子期看到一定会很高兴的。
        六、回味绝弦
        现在,我们从这个悲剧故事当中走出来了。后人根据这个故事,感动于他们之间的情谊,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它的名字就叫一一高山流水,想听吗?(点课件放音乐)让我们在这曲高山流水中体会伯牙、子期他们之间的深情,让我们带着这份怀念背一背全文,能行吗?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