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军
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457
摘要:建筑安全生产事故的频发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因此做好建筑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本文就我国目前建筑安全管理系统各组成机构的职责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梳理,并绘制建筑安全管理系统组织结构图进行表示,希望为开展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安全;控制系统;组织结构
1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系统组织结构简介
建筑安全管理系统是由政府安全监管部门、建筑施工企业、工程建设单位、行业协会等组成的,系统各组成部分按规定履行职责,发挥建筑安全监管、协助等职能,下面对该系统进行详细介绍。
1.1 政府安全监管部门
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目前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模式,根据《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对全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对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实施监督管理。国务院铁路、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有关专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专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1.2 建筑市场活动企业
建筑安全管理系统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就是活跃在建筑市场的各个企业,具体包括建筑施工企业、工程建设单位、工程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工程勘察单位及其他为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的单位。这些企业既是建筑安全工作的重要实施者,也是建筑安全工作的重要监管者,其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建筑安全生产水平。
1.3 建筑安全行业协会
建筑安全行业协会是由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专家学者等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安全分会、中国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协会等就是典型代表。这些协会在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协助国家制定相关安全法规、标准、规范;开展安全生产方面的调查研究;宣传安全生产经验;研发、推广安全新产品、新技术;提供安全公益性活动及咨询服务;反映会员的合理诉求、维护会员合法权益。总之,行业协会在提供建筑安全生产服务、反映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诉求、维护建筑企业合法权益、规范建筑企业安全行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1.4 保险机构
建筑安全涉及到的两个最常见、最重要的保险就是工伤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工伤保险是企业职工因公受到伤害或死亡时给予本人或其家属物质补偿的社会保险制度。依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和《建筑法》规定,建筑企业应为其所有职工或雇工缴纳工伤保险。意外伤害保险是被保险人遭受意外伤害时受到补偿的人身保险。我国《建筑法》鼓励企业为职工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意外伤害保险是商业险,企业和保险公司可以协商确定保险费率,一般依据施工项目的风险程度、现场作业环境、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业绩及管理水平等采用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因此,伴随着保险机构对建筑安全生产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相关企业重视安全生产。
1.5 工会组织以及新闻、广播、电视媒体、社会公众
工会是广大工人阶级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所结合起来的合法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在安全生产方面赋予工会极大的权利,比如工会有权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的“三同时”进行监督,有权要求生产单位纠正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行为,有权建议从业人员撤离危险场所,有权参与安全事故的调查等。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也赋予居民委员会等发现生产单位存在安全隐患的上报权,赋予新闻、出版、社会大众等舆论监督权。总之,伴随着广大公众对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得到更高的重视。综上所述,基于建筑安全管理系统各主体的安全职责及相互关系分析,可绘制建筑安全管理系统组织结构图如图 1。
图 1 建筑安全管理系统组织结构图
2加强建筑安全系统管理与控制的策略
2.1巩固安全管理控制标准,加大处罚力度
各行各业都有其相应的监督操作标准,才能够维持稳定的企业运行状态,建筑行业也不例外,并且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控制标准能够起到保障员工人身安全的重要作用。就当前建筑安全事故频发的状态来看,为了加强建筑安全系统管理与控制,首先要做的就是巩固安全管理控制标准,并加大处罚力度,处罚金额少起不到警示的效果,企业会因此选择交罚金而不是改善企业运营状况来应对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这就使得企业运营始终保持着存在漏洞的状态。除此之外,安全管理控制标准不要定的过高,建筑行业下的各个企业之间的水平不一,定的过高小型企业无法提供技术支持,会降低企业技术方面的创新兴趣,更不会加大安全管理的力度了。
2.2提高政府的监控及信誉度
建筑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互惠互利的,尤其是在建设安全的系统管理方式中,建筑企业能够享受到收益获得的稳定性,政府也能够获得安全事故发生较少所带来的社会和谐。提高政府的监控及信誉度这一措施上,建筑企业在政府的政策监督之下,进行了建筑安全管理,从而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除此之外,政府在加大了政策实施力度之后,采取相应的技术对企业的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如果企业为了追求利润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没有注重安全措施,那么政府会采取行动对企业进行处罚,这样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要远远大于降低生产成本后所获得的利益,因此,为了维持企业的稳定发展,相应的技术人员就会对现有的操作方式进行改进,采用最先进的方式从而起到最大程度上的保持建筑作业的安全性,并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
2.3建立健全的安全系统管理的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合理的安全系统管理的法律法规有助于建筑行业的管理也能够最大程度上的维护行业内员工的最大利益。首先,政府应对建筑行业进行实地考察,全方面的进行了解勘察之后,掌握了建筑行业的操作特点以及工作性质之后,建立适合于建筑行业的法律规章制度,并对尚有的关于建筑行业不合理的条文规定进行删减,或者添加补充说明以完善相应的法律条例,这样能够做到不仅保障了基层员工的利益,还能够使得建筑企业稳定运行。除此之外,建筑企业内部设立奖罚制度,对于相应的操作都有对应的奖惩标准,这样的标准有助于员工提升自己的安全意识,也能够使得企业对员工的安全管理的认知态度上高度重视,在宏观角度上来说,也能够实现建筑行业的稳定且长远的发展。
3结语
建筑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建筑安全管理系统的组织结构进行分析,明确系统各组成主体的职责及相互间关系能更好的进行安全管理工作,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树东.北斗系统在建筑安全监测领域的应用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8,41(02):40-42.
[2]田玉冬,王广勋,高建洪.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筑安全检测系统技术研究[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6,25(03):67-69.
[3]杨玉红.关于我国建筑安全预警控制系统的初步设想[J].科技信息,2010(33):316+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