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项目配套环保设施环境监理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1/3/2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0年20期   作者:张银妮
[导读] 石化工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由于这些建设项目的建设周期长
        张银妮
        西安瑞君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710075

        摘要:石化工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由于这些建设项目的建设周期长,面积大,环境风险高,因此,这些建设项目在建设阶段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传统上一直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基于某新建50万吨/年煤基乙醇项目的环境监理实践,环境监理可为业主提供专业技术,以促进石化项目环境工作的发展,为项目环保竣工验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石油化工项目;环保设施环境;环境监理
        在施工期间进行环境监理可以有效地监督整个污染控制过程,落实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批复文件要求。根据《关于进一步推进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各级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存在较高的环境风险或严重污染。批准石化,化学制品,热力发电,杀虫剂等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要求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监理。基于50万吨/年煤基乙醇项目的环境监理实践,本文重点介绍了支持环境保护设施的环境监理要点,并为类似项目提供了详细的环境监理依据。
        一、实施环境监理的必要性
        近年来,由石油化工项目引起的环境事故不断发生,例如2005年底吉林石化生产厂的爆炸,污染了松花江,中断了哈尔滨的供水,并污染了中俄边境沿河的水,这使工业污染严重威胁到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在处理这一复杂事件的过程中,重新安置了整个社会的环境意识,并加强了环境保护工作。吉林石化事件的警告依赖于公司的自律和政府的宏观监督和控制,以及诸如工程建设等环境保护问题需要社会化监督部门的参与。通过面对许多石油化工项目的进一步调查研究,面对环境问题,由于设计不合理和生产布局不当等先天缺陷,可能导致许多环境事故的隐患。另外,企业环保设施的疏忽也是一个主要原因。(许多地方的环境设施形同摆设,主要是应付环境保护部门的检查),这个问题是典型的历史债务。这种拖欠的直接后果是,在施工初期似乎还可以,并且将来可能会成为最大和最严重的问题。因此,加强对石油化工项目建设的环境监督,并通过“关口”防止污染事故的发生,将使石油化工项目尽快进入健康发展的轨道,这是促进石油化工项目本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50万吨/年煤基乙醇项目;
        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陕西省榆林市榆神工业区清水工业园南区;
        建设内容:建设煤气化、变换、净化、气体分离、甲醇合成、50万t/a乙醇装置(二甲醚、乙酸甲酯和乙醇单元)、80000Nm3/h空分装置、3×260t/h循环流化床锅炉+1×20M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10000t/a硫磺装置及配套公用工程;
        项目总投资:698093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1745.15万元,占总投资的7.41%;
        占地面积:项目总征地面积248.3公顷(含代征地);本次项目实际用地面积91公顷,绿化面积11公顷,绿化率12%。
三、工程情况说明
        2020年1月;公司参与业主对《50万吨/年煤基乙醇项目》公开招投标;
        2020年4月21日,签订《50万吨/年煤基乙醇项目环境监理合同》。
        2020年5月14日建设单位进行基础工程环保专篇审查会时,核查设计文件发现动力装置锅炉(原高压煤粉锅炉3×220t/h,变为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3×260t/h)锅炉型式变化,导致污染物排放增加。最后环保专篇的意见和建议为:建议建设单位咨询环保部门,完善环评手续,重新报送达标规划。
        2020年5底项目开工建设,环境监理现场正常监理并收集资料。建设单位咨询环保管理部门后,委托单位重新编制环评。
        后续的建设中,联系设计单位、榆林市环境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项目技术负责人,确定最终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内容,核实施工图设计,确定最终版本环评文件与设计文件中的环保设施相符。
        2020年11月,榆林市环境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编制《50万吨/年煤基乙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020年12月底,获得《50万吨/年煤基乙醇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文件》

四、配套环保设施环境监理要点
(一)建设项目大气污染控制设施监理要点
建设项目大气污染控制设施监理要点见表1;
表1 大气污染控制设施监理要点
名称    环评内容    批复内容    设计内容    环境监理要点
废气    磨前煤仓设置布袋除尘器和60m排气筒,共设置三套;
磨煤干燥粉尘设置布袋除尘器和93.5m排气筒,共设置2套;
粉煤锁斗卸压废气设置布袋除尘器和93m排气筒,共2套;
混煤仓粉尘设置布袋除尘器和25m排气筒,共设置3套;
动力站原煤仓粉尘设置布袋除尘器和39m高排气筒,共设置6套;
灰仓设置布袋除尘器和33m高排气筒,2套;
渣仓设置布袋除尘器和18m排气筒,1套;    ①落实各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②投入运行后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调整生产工艺及环保措施,确保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    煤仓,皮带输送机等扬尘点均设置高效布袋式除尘器,除尘效率大于 99.5%;尾气经除尘后分别通过相应的排气筒高空排放;
磨前煤仓设置布袋除尘器和60m排气筒,共设置三套;
磨煤干燥粉尘设置布袋除尘器和93.5m排气筒,共设置2套;
粉煤锁斗卸压废气设置布袋除尘器和93m排气筒,共2套;
混煤仓粉尘设置布袋除尘器和25m排气筒,共设置3套;
动力站原煤仓粉尘设置布袋除尘器和39m高排气筒,共设置6套;
灰仓设置布袋除尘器和33m高排气筒,2套;
渣仓设置布袋除尘器和18m排气筒,1套;    ①核查施工中使用的施工图,逐条细化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对粉尘、煤灰、废气的处理设施设计,主要核对原有设计和现有设计的变更内容;
②建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环评单位进行环保设施沟通,避免出现变更批复未下达前,部分环保设施基础已经建设但不符合变更环评或者批复文件要求现象。
③核查建设单位提供的变更环评,逐条细化废气处理设施与措施要求,针对工艺产污环节中确定废气的处理方案;
④核实施工使用的施工图和变更环评及批复文件的要求的相符性,具体细化不相符内容,联系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确定是否可以设计变动满足环保要求,若是不能变动设计的,需要明确环评和施工中的差异性,并且由设计单位说明变动的原因或者观点;
⑤设备进场时收集设备的合格证及说明书等资料,针对布袋除尘器需要收集数量、使用位置,处理量,处理效率等问题,确定采购的除尘器符合环保要求;
⑥针对部分配备排气筒的设施,需环境监理补充核查排气筒的高度,确定排气筒高度建设满足环评要求;
⑦施工中监督布袋除尘器的安装及排气筒的建设,并仔细核查安装除尘器的标牌,确定按照相关统计进行安装;
⑧针对设计和环评不相符区域,咨询设计确定依据,建议建设单位咨询环评单位,明确设计的可行性;
⑨针对设计提及但环评未提及内容,建议建设单位咨询环评单位确定是否属于漏项;
⑩收集统计现场每个区域的排气筒数量及高度,针对废气的处理设施逐条分解细化;
    ②锅炉烟气治理:SNCR+SCR脱硝(3套)+循环流化床炉内脱硫(1套)+炉外半干法脱硫(1套)+电袋复合除尘+在线监测系统+150m排气筒    ①落实各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②投入运行后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调整生产工艺及环保措施,确保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    细灰和烟气经炉内喷钙脱硫、SNCR+SCR脱硝,再排至尾部烟道进入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空预器出口烟气经电袋复合除尘+半干法脱硫,再经引风机,通过烟囱排入大气;
电袋复合式除尘、低氮燃烧+SCR 脱硝、炉内+炉外半干法脱硫;
动力站废气经过电袋复合式除尘、低氮燃烧+SCR 脱硝、炉内+炉外半干法脱硫满足标准排放限值,通过 150m 高空进行排放    ①核查施工中使用的施工图,逐条细化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对锅炉烟气处理设施设计,主要核对原有设计和现有设计的变更内容;
②建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环评单位进行环保设施沟通,避免出现变更批复未下达前,部分环保设施基础已经建设但不符合变更环评或者批复文件要求现象。
③核查建设单位提供的变更环评,逐条细化废气处理设施与措施要求,针对工艺产污环节中确定废气的处理方案;
④核实施工使用的施工图和变更环评及批复文件的要求的相符性,具体细化不相符内容,联系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确定是否可以设计变动满足环保要求,若是不能变动设计的,需要明确环评和施工中的差异性,并且由设计单位说明变动的原因或者观点;
⑤设备进场时收集设备的合格证及说明书等资料,确定采购的脱硝工艺、脱硝效率;脱硫工艺、脱硫效率;除雾器除尘效率、低氮燃烧器等设施的信息是否满足要求;
⑥统计设备相关信息,并采集设备设施的相关资料照片;
⑦施工中监督低氮燃烧设施、脱硝、脱硫、除尘、烟囱等设施的建设;
    ③恶臭气体处理:采用化学吸收(碱洗)塔+生物过滤预洗涤(增湿)+生物过滤洗涤(增湿)除臭工艺+15m排气筒    ①落实各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②投入运行后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调整生产工艺及环保措施,确保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    先将部分区域收集的高浓度废气通过碱洗塔洗涤,除去大部分的硫化氢等酸性气体,减少后端生物滤池的处理负荷。经过碱洗塔处理过的气体和其他区域收集到的低浓度废气混合后进入生物滤池,在生物滤池中经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进一步除去混合废气中硫化氢,氨气,VOCs,臭气等污染物。生物滤池后端设置活性炭吸附装置,作为最后一道保护屏障,利用活性炭多孔结构,高效吸附废气中硫化氢,氨气,VOCs 等污染物,确保废气稳定达标排放,活性炭吸附装置配套有再生系统,当活性炭吸附饱和时,只需要短时间脱附,便可重复使用,节约活性炭更换成本。经过碱洗塔,生物滤池和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过后的达标废气,最后经由引风机送入15m 高排气筒排放。另设一条跨线,若生物滤池处理后已达到排放要求,可不经过活性炭吸附装置,经跨线进入引风机。    ①核查施工中使用的施工图,逐条细化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对除臭处理设施设计,主要核对原有设计和现有设计的变更内容;
②建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环评单位进行环保设施沟通,避免出现变更批复未下达前,部分环保设施基础已经建设但不符合变更环评或者批复文件要求现象。
③核查建设单位提供的变更环评,逐条细化废气处理设施与措施要求,针对工艺产污环节中确定废气的处理方案;
④核实施工使用的施工图和变更环评及批复文件的要求的相符性,具体细化不相符内容,联系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确定是否可以设计变动满足环保要求,若是不能变动设计的,需要明确环评和施工中的差异性,并且由设计单位说明变动的原因或者观点;
⑤设备进场时收集设备的合格证及说明书等资料,确定除臭工艺及设施满足环保要求,掌握设备的除臭量、处理效率、处理效果等;
⑥施工中监督该区域建设,并且掌握该区域除臭设备的相关建设;
⑦监督项目配备的引风机等设施的基础减振等;
    真空泵放空气设置31m排气筒;
低温甲醇洗涤塔尾气89m排气筒;
二甲醚干燥加热炉烟气38m排气筒;
分子筛再生加热炉烟气25m排气筒;
甲醇加热炉烟气45m排气筒    ①落实各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②投入运行后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调整生产工艺及环保措施,确保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    真空泵放空气设置31m排气筒;
低温甲醇洗涤塔尾气89m排气筒;
二甲醚干燥加热炉烟气38m排气筒;
分子筛再生加热炉烟气25m排气筒;
甲醇加热炉烟气45m排气筒    ①核查施工中使用的施工图,逐条细化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对尾气、不凝气、驰放气的处理设施设计,主要核对原有设计和现有设计的变更内容;
②建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环评单位进行环保设施沟通,避免出现变更批复未下达前,部分环保设施基础已经建设但不符合变更环评或者批复文件要求现象。
③核查建设单位提供的变更环评,逐条细化废气处理设施与措施要求,针对工艺产污环节中确定废气的处理方案;
④核实施工使用的施工图和变更环评及批复文件的要求的相符性,具体细化不相符内容,联系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确定是否可以设计变动满足环保要求,若是不能变动设计的,需要明确环评和施工中的差异性,并且由设计单位说明变动的原因或者观点;
⑤建设中咨询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和工程监理技术人员,确定该管道建设;
⑥针对设计和环评不相符区域,咨询设计确定依据,建议建设单位咨询环评单位,明确设计的可行性;
⑦针对设计提及但环评未提及内容,建议建设单位咨询环评单位确定是否属于漏项;
⑧收集统计现场每个区域的排气筒数量及高度,针对废气的处理设施逐条分解细化;
    高闪不凝气、低闪不凝气送硫回收;
变换汽提尾气送锅炉焚烧;
低温甲醇洗热再生塔酸性气送硫回收;
膜分离尾气送燃料气管网;
精馏塔不凝气送火炬系统;
二甲醚不凝气送往燃料气管网;
富CO驰放气:送甲醇联合中心;
富H2驰放气:送甲醇联合中心;    ①落实各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②投入运行后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调整生产工艺及环保措施,确保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    高闪不凝气、低闪不凝气送硫回收;
变换汽提尾气送锅炉焚烧;
低温甲醇洗热再生塔酸性气送硫回收;
膜分离尾气送燃料气管网;
精馏塔不凝气送火炬系统;
二甲醚不凝气送往燃料气管网;
富CO驰放气:送甲醇联合中心;
富H2驰放气:送甲醇联合中心;    ①核查施工中使用的施工图,逐条细化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对放空气、不凝气、尾气、烟气的处理设施设计,主要核对原有设计和现有设计的变更内容;
②建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环评单位进行环保设施沟通,避免出现变更批复未下达前,部分环保设施基础已经建设但不符合变更环评或者批复文件要求现象。
③核查建设单位提供的变更环评,逐条细化废气处理设施与措施要求,针对工艺产污环节中确定废气的处理方案;
④核实施工使用的施工图和变更环评及批复文件的要求的相符性,具体细化不相符内容,联系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确定是否可以设计变动满足环保要求,若是不能变动设计的,需要明确环评和施工中的差异性,并且由设计单位说明变动的原因或者观点;
④建设中监督排气筒的建设,并且核定各个废气实际设置的排气筒高度;
⑤针对设计和环评不相符区域,咨询设计确定依据,建议建设单位咨询环评单位,明确设计的可行性;
⑥针对设计提及但环评未提及内容,建议建设单位咨询环评单位确定是否属于漏项;
⑦收集统计现场每个区域的排气筒数量及高度,针对废气的处理设施逐条分解细化;
    硫回收尾气(G6-1):送锅炉烟气处理系统处理后外排;    ①落实各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②投入运行后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调整生产工艺及环保措施,确保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    尾气送全厂动力站    ①核查施工中使用的施工图,逐条细化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对硫回收尾气处理设施设计,主要核对原有设计和现有设计的变更内容;
②建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环评单位进行环保设施沟通,避免出现变更批复未下达前,部分环保设施基础已经建设但不符合变更环评或者批复文件要求现象。
③核查建设单位提供的变更环评,逐条细化废气处理设施与措施要求,针对工艺产污环节中确定废气的处理方案;
④核实施工使用的施工图和变更环评及批复文件的要求的相符性,具体细化不相符内容,联系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确定是否可以设计变动满足环保要求,若是不能变动设计的,需要明确环评和施工中的差异性,并且由设计单位说明变动的原因或者观点;
⑤建设中咨询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和工程监理技术人员,确定该管道建设;
    火炬燃烧排放:3个火炬头共用1套塔架,火炬高度为130m    ①落实各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②投入运行后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调整生产工艺及环保措施,确保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    设 1 个富氢火炬气排放系统 DN1600 和 1 个酸性气火炬气排放管网DN400。设置 1 个塔架,3 个筒体,高度均为 130m。2 套火炬气排放系统设置背压分别为 0.15MPa、0.06MPa。1)富氢火炬排放系统设计负荷合计466165 Nm3/ h;酸性火炬排放系统设计负荷为2932Nm3/ h    ①核查施工中使用的施工图,逐条细化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对火炬的设计,主要核对原有设计和现有设计的变更内容;
②建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环评单位进行环保设施沟通,避免出现变更批复未下达前,部分环保设施基础已经建设但不符合变更环评或者批复文件要求现象。
③核查建设单位提供的变更环评,逐条细化废气处理设施与措施要求,针对工艺产污环节中确定废气的处理方案;
④核实施工使用的施工图和变更环评及批复文件的要求的相符性,具体细化不相符内容,联系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确定是否可以设计变动满足环保要求,若是不能变动设计的,需要明确环评和施工中的差异性,并且由设计单位说明变动的原因或者观点;
⑤建设中收集火炬区域消声设施的合格证等;
⑥施工中监督火炬设施的建设;
    甲醇储罐和装卸站各设一套油气回收装置;    ①落实各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②投入运行后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调整生产工艺及环保措施,确保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    储运系统共设置 2 套油气回收设施。
(1)罐区油气回收设施,用于回收常压罐区罐顶气,规模 1200m3/h。该套设备放置于成品罐区及泵站。
(2)汽车装卸油气回收设施,用于回收装车作业时排出的气体,规模 1050m3/h。该套设备放置于汽车装卸设施。    ①核查施工中使用的施工图,逐条细化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对尾气、不凝气、驰放气的处理设施设计,主要核对原有设计和现有设计的变更内容;
②建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环评单位进行环保设施沟通,避免出现变更批复未下达前,部分环保设施基础已经建设但不符合变更环评或者批复文件要求现象。
③核查建设单位提供的变更环评,逐条细化废气处理设施与措施要求,针对工艺产污环节中确定废气的处理方案;
④核实施工使用的施工图和变更环评及批复文件的要求的相符性,具体细化不相符内容,联系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确定是否可以设计变动满足环保要求,若是不能变动设计的,需要明确环评和施工中的差异性,并且由设计单位说明变动的原因或者观点;
⑤收集采购的油气回收装置的相关说明书和合格证,掌握产生的废油回用标准和范围等;
⑥施工中监督油气回收设施的安装;
⑦掌握油气回收后的废油的综合利用情况;
⑧记录油气回收装置的排气筒高度及直径等;
    ①锅炉烟气、粉煤干燥废气应设置在线监测装置;
②建设中应在排气筒预留监测平台及监测孔;    ①落实各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②投入运行后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调整生产工艺及环保措施,确保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    为方便取样分析各排气筒排出烟气是否符合排放标准。在各排气筒(管)上,按照《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397-2007),设置气体采样口和监测平台,并设明显标志。
本项目尾气洗涤塔排放的废气含有甲醇,经过洗涤之后,达标排放,同时尾气洗涤塔根据当地环保局要求,设置 VOCs 在线监测仪器和环保局联网;
    ①核查施工中使用的施工图,逐条细化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对尾气、不凝气、驰放气的处理设施设计,主要核对原有设计和现有设计的变更内容;
②建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环评单位进行环保设施沟通,避免出现变更批复未下达前,部分环保设施基础已经建设但不符合变更环评或者批复文件要求现象。
③核查建设单位提供的变更环评,逐条细化废气处理设施与措施要求,针对工艺产污环节中确定废气的处理方案;
④核实施工使用的施工图和变更环评及批复文件的要求的相符性,具体细化不相符内容,联系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确定是否可以设计变动满足环保要求,若是不能变动设计的,需要明确环评和施工中的差异性,并且由设计单位说明变动的原因或者观点;
⑤收集采购的监测设备相关信息;
⑥施工中监督监测孔及监测平台的建设和监测设备的安装;
⑦建成后运行期建议建设单位与环保部门进行联网
    VOCs    ①落实各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②投入运行后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调整生产工艺及环保措施,确保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    1)设计中采取的控制措施
①大力推进清洁生产
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项目优先选用低挥发性原辅材料、先进密闭的生产工艺,强化生产、输送、进出料、干燥以及采样等易泄漏环节的密闭性,加强无组织废气的收集和有效处理。
②严格控制储存、装卸损失
挥发性有机液体储存设施在符合安全等相关规范的前提下,采用设置氮封的固定罐或内浮顶罐,挥发性有机液体装卸采取全密闭、液下装载等方式,严禁喷溅式装载。
2)项目运营后应采取的控制措施及管理措施
①加强非正常工况污染控制
制定开停车、检维修、生产异常等非正常工况的操作规程和污染控制措施。企业的开停车、检维修等计划性操作应在实施前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实施过程中加强环境监管,事后进行评估;非计划性操作应严格控制污染,杜绝事故性排放,事后及时评估并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并应做好操作信息记录。
②建立VOCs管理体系
本项目正式运营后,将VOCs的治理与监控纳入日常生产管理体系。建立基础数据与过程管理的动态档案、VOCs污染防治设施运行台账,制定“泄漏检测与修复”、监测和治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制定突发性VOCs泄漏防范和处置措施,纳入企业应急预案。有组织废气排放安装在线连续监控系统,厂界安装特征污染物环境监测设施,并与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联网。企业应在污染源归类的基础上对VOCs排放和削减情况进行统计,按年度估算各类污染源排放量,通过现场监测或物料衡算等方法分析各类污染源VOCs物质成分,定期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送VOCs排放和削减情况。VOCs排放和削减情况暂以总挥发性有机物计,并附VOCs和有毒有害物质清单。    ①核查施工中使用的施工图,逐条细化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对VOCs处理设施设计,主要核对原有设计和现有设计的变更内容;
②建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环评单位进行环保设施沟通,避免出现变更批复未下达前,部分环保设施基础已经建设但不符合变更环评或者批复文件要求现象。
③核查建设单位提供的变更环评,逐条细化废气处理设施与措施要求,针对工艺产污环节中确定废气的处理方案;
④核实施工使用的施工图和变更环评及批复文件的要求的相符性,具体细化不相符内容,联系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确定是否可以设计变动满足环保要求,若是不能变动设计的,需要明确环评和施工中的差异性,并且由设计单位说明变动的原因或者观点;
⑤建设中咨询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和工程监理技术人员,确定该管道建设;
⑥确定环评对VOCs的要求,收集设备信息,监督设备安装;
(二)建设项目水污染防治设施监理要点
建设项目水污染污染防治设施监理要点见表2;
表2 建设项目水污染污染防治设施监理要点
名称    环评内容    批复内容    设计内容    环境监理要点
废水    ①污水处理站+回用水站
主要处理生活污水、生产废水、清净下水,污水处理站设计规模550m3/h,采用二级A/O+高效沉淀+臭氧氧化+MBBR工艺,出水进入回用水站;回用水站设计规模850m3/h,采用高效沉淀池+V型滤池+超滤+反渗透工艺,淡水回用于循环水系统和脱盐水系统,浓水排往零排放处理站。    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确保废水全部综合利用不外排。    设计规模550m3/h主要处理生活污水、生产废水、清下水,设计规模550m3/h,处理量233.7/398.4m3/h,采用高效沉淀池+臭氧催化氧化塔+MBBR 池,MBBR 池出水排往回用水系统;
回用水处理单元水量为(正常量/最大量):419.4/688.5m3/h,结合
本项目实际状况,考虑到水质水量的波动性,总设计规模按 850m3/h
考虑。处理工艺“高效沉淀+V 型滤池+超滤反渗透”,淡水回用于循环水系统和脱盐水系统,浓水排往零排放系统;    ①核查施工中使用的施工图,逐条细化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对污水处理站处理设施设计,主要核对原有设计和现有设计的变更内容;
②建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环评单位进行环保设施沟通,避免出现变更批复未下达前,部分环保设施基础已经建设但不符合变更环评或者批复文件要求现象。


③核查建设单位提供的变更环评,逐条细化废水处理设施与措施要求,针对工艺产污环节中确定废水的处理方案;
④核实施工使用的施工图和变更环评及批复文件的要求的相符性,具体细化不相符内容,联系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确定是否可以设计变动满足环保要求,若是不能变动设计的,需要明确环评和施工中的差异性,并且由设计单位说明变动的原因或者观点;
⑤核查施工图给排水设计,确定设计文件中进入污水处理站废水的来源及类型;确定处理后废水的处置设计;
⑥收集采购的设备信管信息;
⑦监督各个池体的建设和连接,收集池体混凝土检测和满水试验资料,防渗涂料涂刷时旁站涂料涂刷;
    ②脱盐水站+凝结水站
包含脱盐水制备系统和凝液精制系统两部分,脱盐水制备系统包含过滤预处理和反渗透除盐,凝液精制系统包含工艺凝液和透平凝液精制;脱盐水制备系统的出水量为550m3/h,工艺凝液精制450m3/h,透平凝液精制300m3/h。    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确保废水全部综合利用不外排。    脱盐水站1座,规模按 550m3/h 设计;透平凝结水站按 300m3/h 设计;
工艺凝结水站按 450m3/h 设计。    ①核查施工中使用的施工图,逐条细化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对脱盐水站凝结水站处理设施设计,主要核对原有设计和现有设计的变更内容;
②建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环评单位进行环保设施沟通,避免出现变更批复未下达前,部分环保设施基础已经建设但不符合变更环评或者批复文件要求现象。
③核查建设单位提供的变更环评,逐条细化废水处理设施与措施要求,针对工艺产污环节中确定废水的处理方案;
④核实施工使用的施工图和变更环评及批复文件的要求的相符性,具体细化不相符内容,联系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确定是否可以设计变动满足环保要求,若是不能变动设计的,需要明确环评和施工中的差异性,并且由设计单位说明变动的原因或者观点;
⑤核查施工图设计,掌握废水的来源,处理后污水的综合利用情况等;
⑥收集采购的设备信管信息;
⑦监督各个池体的建设和连接,收集池体混凝土检测和满水试验资料,防渗涂料涂刷时旁站涂料涂刷;
    ③零排放处理站
设计处理规模250m3/h,高浓盐水采用“臭氧催化氧化+MBBR+沉淀除硬除碱过滤+反渗透+脱碳+臭氧催化氧化+除硬脱碳除硅+过滤+纳滤分盐,纳滤产水中的氯化钠溶液再经过反渗透浓缩后排至三效蒸发装置回收工业盐氯化钠,纳滤浓水经过两效蒸发-结晶。蒸发过程定期抽出一部分“老化母液”,“老化母液”采用蒸发结晶,彻底干化处理为杂盐。    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确保废水全部综合利用不外排。    零排放正常水量为226.5m3 /h,根据其它类似煤化工调研情况及回用水工段的设计余量,结合本项目实际状况,考虑到水质水量的波动性,总设计规模按250m3/h考虑;零排放单元250m3/h,成品盐产量约 1.23t/h,杂盐产量约 0.33t/h;
零排放处理系统:主要包括高效沉淀池、砂滤、高级氧化、生化系统、超滤、反渗透、纳滤膜组合系统、硫酸钠蒸发结晶系统、氯化钠蒸发结晶系统及杂盐处理系统。
处理工艺“高效沉淀+V 型滤池+超滤系统+除硬系统+RO 系统+NF系统+硫酸钠结晶系统+氯化钠结晶系统”,最终分质结晶产生的硫酸钠应满足应满足煤化工副产硫酸钠Ⅱ类一等品的理化指标,产水达到《炼油化工企业污水回用管理导则》初级再生水水质控制指标中的于循环水补水的水质控制指标,作为循环水站的补充水。    ①核查施工中使用的施工图,逐条细化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对高浓盐水处理站处理设施设计,主要核对原有设计和现有设计的变更内容;
②建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环评单位进行环保设施沟通,避免出现变更批复未下达前,部分环保设施基础已经建设但不符合变更环评或者批复文件要求现象。
③核查建设单位提供的变更环评,逐条细化废水处理设施与措施要求,针对工艺产污环节中确定废水的处理方案;
④核实施工使用的施工图和变更环评及批复文件的要求的相符性,具体细化不相符内容,联系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确定是否可以设计变动满足环保要求,若是不能变动设计的,需要明确环评和施工中的差异性,并且由设计单位说明变动的原因或者观点;
⑤核查施工图设计,掌握废水的来源,处理后污水的综合利用情况等;
⑥收集采购的设备信管信息;
⑦监督各个池体的建设和连接,收集池体混凝土检测和满水试验资料,防渗涂料涂刷时旁站涂料涂刷;
⑧收集副产品处置协议或者合同;
    ④初雨池及清净雨水系统
设立初期雨水池五座:
甲醇联合装置内设1座初期雨水收集池,初期雨水量设计为430m3;
乙醇联合中心内设1座初期雨水收集池,初期雨水量设计为46m3;
罐区及装卸设施内各设1座初期雨水收集池,初期雨水量设计分别为254m3和42m3;
火炬设施区设1座初期雨水池,容积22m3
初期雨水最终经泵提升排至生产污水系统;
厂区内非污染区的清净雨水及污染区的后期清净雨水收集进入清净雨水系统,最终外排。    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确保废水全部综合利用不外排。    设立初期雨水池五座:
甲醇联合装置内设1座初期雨水收集池,L×W×H=17.5×21.5×5.15;
乙醇联合中心内设1座初期雨水收集池,L×W×H=4×6×5.2;
罐区设1座初期雨水收集池,L×W×H=12×12×4.4;
装卸设施内设1座初期雨水收集池,L×W×H=13×13×4.5。
火炬设施区设1座初期雨水池,容积为22m3;
初期雨水最终经泵提升排至生产污水系统;
厂区内非污染区的清净雨水及污染区的后期清净雨水收集进入清净雨水系统,最终外排;
设立初期雨水池五座:
甲醇联合中心内设一座初期雨水收集池,乙醇装置内设一座初期雨水收集池,罐区内设一座初期雨水收集池,汽车装卸设施区内设一座初期雨水收集池,火炬设施区内设一座生产污水及初期雨水池。
初期雨水最终经泵提升排至生产污水系统;
厂区内非污染区的清净雨水及污染区的后期清净雨水收集进入清净雨水系统,最终外排    ①核查施工中使用的施工图,逐条细化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对初期雨水处理设施设计,主要核对原有设计和现有设计的变更内容;
②建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环评单位进行环保设施沟通,避免出现变更批复未下达前,部分环保设施基础已经建设但不符合变更环评或者批复文件要求现象。
③核查建设单位提供的变更环评,逐条细化废水处理设施与措施要求,针对工艺产污环节中确定废水的处理方案;
④核实施工使用的施工图和变更环评及批复文件的要求的相符性,具体细化不相符内容,联系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确定是否可以设计变动满足环保要求,若是不能变动设计的,需要明确环评和施工中的差异性,并且由设计单位说明变动的原因或者观点;
⑤核查施工图给排水设计,确定设计文件中进入污初期雨水的来源;确定切换装置、输送管道、处理设施连接管道的设置;
⑥收集采购的设备信管信息;
⑦监督各个池体的建设和连接,收集池体混凝土检测和满水试验资料,防渗涂料涂刷时旁站涂料涂刷;
⑧监督初期雨水和后期雨水切换装置的安装及建设;
⑨厂区内非污染区的清净雨水及污染区的后期清净雨水收集进入清净雨水系统,掌握清净雨水和后期清净雨水的收集和排放情况,确定最终的外排口及切换口位置及切换情况;
    ⑤厂区建设一座40950m3的事故水池,用于回收储存灭火后的消防污水,具体容积应由设计单位最终确定    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确保废水全部综合利用不外排。    本项目必须设置全厂事故水池,事故水池有效容积为40950m3。
甲醇联合中心消防时的废水经装置内雨水管道系统收集后,排至厂区雨水管道中,厂区雨水总管末端设有切换阀门,发生事故时可将消防事故水切换至全厂消防事故水池内,确保消防时,无废水排出厂区。消防事故水池设有提升泵,待事故结束后,可提升事故污水至本项目污水处理场集中处理。    ①核查施工中使用的施工图,逐条细化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对事故废水处理设施设计,主要核对原有设计和现有设计的变更内容;
②建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环评单位进行环保设施沟通,避免出现变更批复未下达前,部分环保设施基础已经建设但不符合变更环评或者批复文件要求现象。
③核查建设单位提供的变更环评,逐条细化废水处理设施与措施要求,针对工艺产污环节中确定废水的处理方案;
④核实施工使用的施工图和变更环评及批复文件的要求的相符性,具体细化不相符内容,联系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确定是否可以设计变动满足环保要求,若是不能变动设计的,需要明确环评和施工中的差异性,并且由设计单位说明变动的原因或者观点;
⑤核查施工图给排水设计,确定设计文件中进入事故池废水的来源;确定切换装置、输送管道、处理设施连接管道的设置;
⑥收集采购的设备信管信息;
⑦监督各个池体的建设和连接,收集池体混凝土检测和满水试验资料,防渗涂料涂刷时旁站涂料涂刷;
⑧监督事故水池切换装置的安装及建设;
    ⑥废水收集设施及输送管网    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确保废水全部综合利用不外排。    非事故时,厂区清净雨水通过雨水管道收集重力流先通过事故水池中的雨水监测区,监测合格后排出厂区。事故状态下,关闭清净雨水总出口阀门,打开雨水监测区域事故水池之间的阀门,将事故水(包括消防时被污染的消防废水、接纳物料、事故状态下可能进入雨水系统的部分雨水等)截留在事故水池内。当事故结束后再通过污水泵提升送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    ①核查施工图给排水设计,确定设计文件中进入事故池废水的来源;确定切换装置、输送管道、处理设施连接管道的设置;
②厂区内非污染区的清净雨水及污染区的后期清净雨水收集进入清净雨水系统,掌握清净雨水和后期清净雨水的收集和排放情况,确定最终的外排口及切换口位置及切换情况;
③核查施工图给排水设计,确定设计文件中进入污初期雨水的来源;确定切换装置、输送管道、处理设施连接管道的设置;
④核查施工图确定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等的设计,掌握管道布设情况。
监测井    在上游厂界处、污水处理场下游附近1~3m、成品罐区下游附近1~3m、二甲醚罐区下游厂界处、下游保护目标768m各设一个长期监测井,对COD、甲醇、硫化物、石油类及氰化物等指标进行跟踪监测。
污水调节池下游10m内布置一口跟踪监测井安装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地下水监测井由业主委托有资质单位设计施工    ①核查施工中使用的施工图,逐条细化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对监测井设施设计,主要核对原有设计和现有设计的变更内容;
②建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环评单位进行环保设施沟通,避免出现变更批复未下达前,部分环保设施基础已经建设但不符合变更环评或者批复文件要求现象。
③核查建设单位提供的变更环评,逐条细化废水处理设施与措施要求,针对工艺产污环节中确定废水的处理方案;
④核实施工使用的施工图和变更环评及批复文件的要求的相符性,具体细化不相符内容,联系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确定是否可以设计变动满足环保要求,若是不能变动设计的,需要明确环评和施工中的差异性,并且由设计单位说明变动的原因或者观点;
⑤施工中监督监测井的建设,统计井深及孔径大小等;登记监测井建设位置;
⑥规范化建设监测井;
(三)建设项目噪声污染控制监理要点
建设项目噪声污染控制监理要点,见表3
表3 建设项目噪声污染控制监理要点
名称    环评内容    批复内容    设计内容    环境监理要点
噪声    泵类厂房内布置;压缩机类消声减振等;        泵:减振隔声;压缩机:由供货商提供隔声罩;风机:在排放口加消声器;蒸汽排放口在排放口加消声器;造粒机、包装机 :在排放口加消声器;
a) 选用低噪声设备:空气冷却器的风机叶片选用低转速、宽叶片的低噪声风机;电机则选用低噪声高效率的电机;对于大功率电机则加设消声器。
b) 加热炉采用低噪声火嘴。
c) 对设备的供应商拟优先选用低噪音设备并采用合理布局降低噪声污染;
d) 蒸汽、空气放空管上均设置放空消声器;
e) 大型压缩机设置消声、隔声设施,个别地点的声压级超过 85dB(A)时,操作人员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①核查施工中使用的施工图,逐条细化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对消声器、隔声等设施设计,主要核对原有设计和现有设计的变更内容;
②建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环评单位进行环保设施沟通,避免出现变更批复未下达前,部分环保设施基础已经建设但不符合变更环评或者批复文件要求现象。
③核查建设单位提供的变更环评,逐条细化噪声处理设施与措施要求,针对工艺产污环节中确定噪声的处理方案;
④核实施工使用的施工图和变更环评及批复文件的要求的相符性,具体细化不相符内容,联系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确定是否可以设计变动满足环保要求,若是不能变动设计的,需要明确环评和施工中的差异性,并且由设计单位说明变动的原因或者观点;
⑤收集采购的消声设施及隔声设施,确定最终的安装位置;
⑥监督消声设施和隔声设施的安装;
⑦针对需要落实基础减振等,施工中监督需要基础见证的设施基础建设,咨询工程监理,确定是否具有减振效果;
⑧针对部分设施自身配备的消声和减震设施,环境监理需要统计配备情况;

(四)建设项目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监理要点
建设项目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监理要点,见表4;
表4建设项目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监理要点
名称    环评内容    批复内容    设计内容    环境监理要点
固废    危废暂存间450㎡
废催化剂、废分子筛、废保护剂、废瓷球、废脱氯剂、废脱硫剂、废吸附剂、废机油、废电池等危险废物送资质单位处理,按危废暂存的要求新建危废暂存库;
污水站生化污泥应进行鉴定,根据鉴定结果进行处理;
磨煤杂质、气化粗渣、气化细渣、锅炉灰渣、脱硫石膏、杂盐、废保温棉综合利用或送园区渣场堆存;
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    ①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要求,对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管理。
②按要求对厂区进行分区防渗    危废暂存间:450m;
一般固废:灰、渣去往工业园渣场填埋;
废催化剂、废分子筛、废保护剂、废瓷球、废脱氯剂、废脱硫剂、废
吸附剂、杂盐等危险废物送资质单位处理,按危废暂存的要求新建危
废临时储存设施;污水站生化污泥脱水后送至界区外有资质单位处理处置;
磨煤杂质、气化粗渣、气化细渣、锅炉灰渣送园区渣场堆存;
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
动力站排放的灰、渣全部去    ①核查施工中使用的施工图,逐条细化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对污泥池、危废暂存间设施设计,主要核对原有设计和现有设计的变更内容;
②建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环评单位进行环保设施沟通,避免出现变更批复未下达前,部分环保设施基础已经建设但不符合变更环评或者批复文件要求现象。
③核查建设单位提供的变更环评,逐条细化固废处理设施与措施要求,针对工艺产污环节中确定固废的处理方案;
④核实施工使用的施工图和变更环评及批复文件的要求的相符性,具体细化不相符内容,联系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确定是否可以设计变动满足环保要求,若是不能变动设计的,需要明确环评和施工中的差异性,并且由设计单位说明变动的原因或者观点;
⑤旁站监理危废暂存间的防渗施工;
⑥建设单位需与有资质单位签订项目处置协议,协议中需明确危险废物种类、编码并提供危险废物处理单位资质;
⑦针对污泥,建议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鉴定,确定属于一般固废或者危险废物,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处理;
⑧巡视建设区域生活垃圾收集桶的布置,建议签订处置协议;
(五)建设项目生态保护与修复设施环境监理要点
建设项目生态保护与修复设施环境监理要点,见表5;
表5 建设项目生态保护与修复设施环境监理要点
名称    环评内容    批复内容    设计内容    环境监理要点
生态恢复    ①对厂区生产场地和进厂道路进行硬化,减少道路运输产生的粉尘对周围植被的影响;
②在厂内的空地、厂区周边和进厂道路进行绿化,绿化面积应满足《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要求。绿化宜花草、灌木和乔木搭配栽种。由于项目的特殊性,绿化应以当地适生物种为宜。    /    /    ①核查施工中使用的施工图,逐条细化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对厂区道路及空地绿化等设计,主要核对原有设计和现有设计的变更内容;
②建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环评单位进行环保设施沟通,避免出现变更批复未下达前,部分环保设施基础已经建设但不符合变更环评或者批复文件要求现象。
③核查建设单位提供的变更环评,逐条细化厂区绿化措施要求;
④核实施工使用的施工图和变更环评及批复文件的要求的相符性,具体细化不相符内容,联系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确定是否可以设计变动满足环保要求,若是不能变动设计的,需要明确环评和施工中的差异性,并且由设计单位说明变动的原因或者观点;
⑤施工中监督道路及装置区等建设;
⑥施工结束后,按照设计文件对平整区域进行绿化恢复;
(六)建设项目环境风险防范设施环境监理要点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防范设施环境监理要点,见表6;
表6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防范设施环境监理要点
名称    环评内容    批复内容    设计内容    环境监理要点
应急    厂区新建1座29400m3消防事故水池,用于收集发生事故的储罐或装置的消防废水和事故时收集的雨水,新建1座11550m3雨水缓冲池,收集相关装置清净雨水,两个水池隔离;
    ①加强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
②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按规定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③初期雨水收集池、事故池等的最终容积由设计单位按规范最终确定;
④确保事故状态下,废水不外排。
⑤定期开展环境风险应急培训和演练,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    本项目必须设置全厂事故水池。
全厂给排水雨水缓冲池及事故水池设备布置图。
雨水缓冲及监测池(BA-001),池深6.7m,长60m,宽55m;
事故水池(BA-002):池深6.7m,长60m,宽135m;
事故污水提升泵(0502-P-001A/B),2台,1用1备,Q=200m3/h,H=30m;
雨水提升泵(0502-P-002A/B),2台,1用1备,Q=,100m3/h,H=30m;
电动法兰旋球阀(0502-MV-001~003),DN2400,3台;
机械格栅(0502-Z-001A/B),2台;    ①核查施工中使用的施工图,逐条细化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对事故废水处理设施设计,主要核对原有设计和现有设计的变更内容;
②建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环评单位进行环保设施沟通,避免出现变更批复未下达前,部分环保设施基础已经建设但不符合变更环评或者批复文件要求现象。
③核查建设单位提供的变更环评,逐条细化废水处理设施与措施要求,针对工艺产污环节中确定废水的处理方案;
④核实施工使用的施工图和变更环评及批复文件的要求的相符性,具体细化不相符内容,联系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确定是否可以设计变动满足环保要求,若是不能变动设计的,需要明确环评和施工中的差异性,并且由设计单位说明变动的原因或者观点;
⑤核查施工图给排水设计,确定设计文件中进入事故池废水的来源;确定切换装置、输送管道、处理设施连接管道的设置;
⑥收集采购的设备信管信息;
⑦监督各个池体的建设和连接,收集池体混凝土检测和满水试验资料,防渗涂料涂刷时旁站涂料涂刷;
⑧监督事故水池切换装置的安装及建设;
    厂区新增1座40000m3生产废水应急池,与园区污水管网对接碰口,作为应急状态污水处理措施。        /   
防渗    ①危废暂存间防渗:基础必须防渗;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进行防渗设计,防渗层至少为1m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
②污水处理场、甲醇和乙酸甲酯罐区、成品罐区、二甲醚罐区、初期雨水收集池、事故水池:按照《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T 50934-2013)进行防渗设计,防渗层的防渗性能不应低于6.0m厚渗透系数为1.0×10-7cm/s的粘土层的防渗性能。
一般污染防治区
浓盐水处理站、除盐水凝结水站、甲醇联合中心、乙醇联合中心、循环水场、硫磺装置及硫磺库、化学品库:按照《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T 50934-2013)进行防渗设计,防渗层的防渗性能不应低于1.5m厚渗透系数为1.0×10-7cm/s的粘土层的防渗性能。        一般污染防治区:储罐区的承台式基础、储罐区储罐到防火堤之间地面,泵房及装置内管架区域。
重点污染防治区:初期雨水池、罐区的环墙式基础,地下排污罐基础底板及壁板,各类污水收集池、污水检查井等构筑物,生产污水、废工艺物料等地下管线
危废临时贮存设施为特殊污染防治区。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中防渗相关要求。危废临时贮存设施基础及四周围墙底部采取防渗措施,防渗层为至少1m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mm 厚高密度聚乙烯HDPE,或至少 2mm 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 cm/s;
一般污染防治区防渗层的防渗性能不低于
1.5m 厚渗透系数为 1.0×10 -7 cm/s 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    ①核查施工中使用的施工图,逐条细化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对重点污染防治区设计,主要核对原有设计和现有设计的变更内容;
②建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环评单位进行环保设施沟通,避免出现变更批复未下达前,部分环保设施基础已经建设但不符合变更环评或者批复文件要求现象。
③核查建设单位提供的变更环评,逐条细化防渗处理设施与措施要求,针对标准确定防渗的处理方案;
④核实施工使用的施工图和变更环评及批复文件的要求的相符性,具体细化不相符内容,联系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确定是否可以设计变动满足环保要求,若是不能变动设计的,需要明确环评和施工中的差异性,并且由设计单位说明变动的原因或者观点;
⑤收集采购的防渗材料的合格证、说明书等相关资料;
⑥施工中监督各个装置区域混凝土检测报告和满水试验;
⑦旁站环境监理划定的监理内容,收集相关施工资料等;
⑧建成后,监督建设单位规范化设置;
⑨按照消防及安全方面要求,配备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应急物资;
⑩督促建设单位编制项目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按照程序进行备案登记;
建议建设单位按照应急预案内容进行应急演练;

(七)监测井环境监理要点
项目新建监测井位置及坐标等环境监理要点见表7;
表7 项目新建监测井位置及坐标等环境监理要点
序号    GZJC01    GZJC02    GZJC03    GZJC04    Q01
坐标    110°5′54.63″
38°37′02.57″    110°6′12.69″
38°37′00.73″    110°6′46.33″
38°36′50.26″    110°6′53.64″
38°36′57.44″    110°6′29.58″
38°37′46.86″
位置关系    上游厂界处    污水处理场下游附近1~3m    成品罐区下游附近1~3m    二甲醚罐区下游厂界处    厂区最近保护目标(清水沟泉)768m
功能    背景值监测点    污染扩散监测点    下游保护目标
在线监测    /    安装多参数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
监测井类型    新建单管单层监测井    泉点(供水点)
井深/井径    井深50m/井径不小于50mm    /
环境监理要点    参照以上坐标,咨询设计单位及建设单位,确定监测井位置,监督监测井的施工,记录监测井的深度及孔径等;监督要求施工单位规范化建设监测井。   

        结语:本文基于新建50万吨/年煤基乙醇项目的环境监理,重点介绍了环境保护设施的环境监理要点。在实际工作中,环保设施的实施不仅要符合环境影响评价和批复的要求,还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的要求。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有效支持有效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是环境监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整个污染控制过程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西安瑞君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石油化工项目配套环保设施环境监理要点——以50万吨/年煤基乙醇项目为例[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9,39(01):81-83+87.
        [2]张文冬.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的难点及对策[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18,34(02):6-9+67.
        [3]张翼超.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7(18):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