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诗阳
华东管道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 徐州 221008
摘要:在工程造价控制中,合同管理是核心内容,通过合同管理能够确保工程承包商如期完成施工,准确履行合同中的义务与责任。但是,在如今的工程造价控制的合同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合同内容不全面、管理不到位,从而影响了合同管理的效果,使合同双方产生不必要的纠纷,所以,应根据工程造价的实际情况规范合同管理。本文对工程造价控制与工程合同管理的关系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造价;合同管理;分析
引言
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目的在于合理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配置,以此来帮助企业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所以,施工单位需要重视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了解影响造价的因素类型才能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同时,施工单位还需落实施工阶段的权利责任管理,做好参建单位的及时沟通,加强材料、设备等造价成本的控制,才能保证建筑工程具备很好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1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作用
施工单位只有重视施工阶段造价成本的控制,才能实现建筑资源的合理分配。对于工程造价人员来说,工程项目从最初的规划到竣工完成,需要花费较长的周期和较大的资本。企业只有合理规划好建设周期,做好造价成本的有效把控,才能确保工程能够在规定时间范围内达到项目建设的标准。尤其是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它不仅关系着工程施工质量,而且还影响着项目投资成本。一旦施工期间发生工程变更,就会导致工程造价成本增加,施工周期变长。
2论合同管理对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性
合同谈判的结果,对工程造价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处需明确几个概念:招标文件是要约邀请,投标文件是要约,中标通知书是承诺。当中标通知书发出后,实际上招标人与中标人之间就已经成立了预约合同,双方就应当履行中标通知书上载明的权利与义务。《招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七条:“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依照招标投标法和本条例的规定签订书面合同,合同的标的、价款、质量、履行期限等主要条款应当与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的内容一致。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因此,除实质性条款外,理论上合同签订前发承包双方是可以进行合同内容谈判的。此处特别强调不平衡报价:投标过程中精明的投标人会对图纸工程量进行详细核算并充分踏勘现场,结合自已计算的工程量与招标清单工程量进行对比,经验丰富的投标人很快就可以预估开工后哪些内容可能大幅增加哪些内容可能减少,预增的清单报高单价,预减的清单报低单价。一旦招标清单缺项、漏项较严重,施工期间单价高的工程量增加较多,工程造价将大幅提高。因此,合同内容一定要对不平衡报价做好预防。常规的项目,报建手续多,很可能因种种因素导致实际进度滞后于既定计划,一旦工程开始招标了,工期大都比较紧张。一般来说,承包方相对是弱势的,他们只有两个可以和发包方争取利益的时间节点,一个是工期紧张的情况下停工要挟,以求增加费用;二是拿到中标通知书后,期望在合同中提出自己的诉求,因为拿到中标通知书后中标人已经无须担心工程会“跑路”了,可以利用招标人急于开工的心理,要求合同局部进行补充或变更。合同谈判时间拖延得越久,招标人越有可能向中标人妥协让利,一旦让利很可能后患无穷,对工程造价控制很不利。招标人一定要在确定中标人之前尽可能完善合同文本,减少合同谈判时间,发出中标通知书后想方设法按预期设想尽快签订施工合同。
3工程造价控制与工程合同管理的关系
工程造价是指进行某项工程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其核心内容是投资估算、设计概算、修正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等。工程合同是明确发包方与承包方基于工程的标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在建设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众多合同,如咨询合同、设计合同、施工承包合同、专业分包合同、材料采购合同等,其中施工承包合同是最常见的合同类型。施工承包合同的履约要求承包方应保质保量按合同工期完成发包方交给的施工任务,发包方应按规定向承包方提供施工的必要条件,并支付工程款。
承包方为取得利润需对施工成本(包含人材机费用)、质量、进度、安全进行有效管理,其中施工成本控制是重点之一。若发承包方出于自身原因无法全面执行合同条款,守约方可依据合同内的违约条款向违约方追责,可通过索赔或反索赔,解除合同,甚至提起诉讼方式规避或降低自身的损失,保证自身利益。由此可见,工程合同是对造价控制的责任追究机制。
4利用合同管理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方法
4.1加强对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能力
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应以规范化和法制化的合同管理为前提。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强调的是对日常合同管理的动态化调节,明确造价控制中存在的影响因素,根据实际变化情况进行工程造价动态调节。如发包方在起草合同时,可考虑加入“物价波动引起的调整条款”来进行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管理。合同双方应动态跟踪及监控合同的实施情况,避免自身承担违约责任。针对实际施工遇到的问题合同双方应进行沟通并依据合同处理,对于合同未规定的内容,及时签订补充合同,避免后期出现合同纠纷。当今工程造价信息化的发展对过去粗放式的造价管理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现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和合同管理应当加强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这就要求合同各方提升对信息技术的认知水平,依靠信息技术提升造价管理水平。
4.2做好施工阶段的动态控制管理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包含了项目建设管理、项目财务管理、项目经济管理等。施工单位只有清楚认识到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加强施工阶段的投资跟踪管理,提高企业造价管理水平,做好施工阶段的动态管控,才能够提升企业造价控制的质量和效率。
4.3加强施工合同的管理
我国建设项目中的工程造价管理逐渐朝着工程合同管理发展。因此,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施工合同是合理控制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造价的关键。因为施工合同中对材料的价格、专业分包等内容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施工单位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合同进行施工作业,避免甲、乙双方产生合同纠纷问题,有效地控制了工程造价的同时维护了各自的利益。为此,施工单位在签订合同之前,一定要清楚了解合同中每一项条款,做好合同文件的有效报关,及时补充合同协议,对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明确合同责任,才能实现工程造价的科学控制。
4.4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对企业员工的管理是合同管理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也是合同管理中最为活跃的角色。因此,建设单位应安排专业的合同管理人员进行科学的合同管理工作,并且还要定期为合同管理人员开展职业道德素养以及专业技术素养培训。根据工程建设实施合同的实际特点,企业可以从过去各项目的合同管理与工程造价管理案例中吸取教训,获得经验,对于工程建设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双方可以预先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进行讨论,将讨论结果以文字的方式列入合同中,避免出现问题后引起纠纷。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与合同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化工程,也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所以,应将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及时创新管理方法,使合同管理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对工程造价进行更加有效的控制,全面提高工程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秦旺.建设工程造价结算前沿问题研究[J].法律适用,2019(05):81-89.
[2]孙健.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与控制[D].南昌大学,2018.
[3]郝洪志.工程项目造价的动态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7.
[4]李郁楠.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7.
[5]舒昌俊.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集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