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2/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1期   作者:张玉超
[导读]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时,教师需要明确数学学科逻辑思维性质较强的特征

         张玉超
         宁津县新城实验学校  253400
         摘要: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时,教师需要明确数学学科逻辑思维性质较强的特征,强化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挖掘学生内在的数学潜能,使学生都可以积极自主地投入数学教学活动当中,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基于此,以下对小学数学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教育的发展,因而教师应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其积极性和逻辑性。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及道德思想等各方面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生容易产生胆怯心理,因此,教师应注意教学方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独立自主能力是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独立性是现代人生活的基本能力之一,是提高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必须具备的素质,是激发人们潜能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首先,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全面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从小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其次,数学知识较为抽象、难懂,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能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不仅要传授学生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锻炼其用数学思维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独立思考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而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营造良好的思维情境,发散学生的抽象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这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二、小学数学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强化学生交流合作,鼓励学生自行探索思考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他们过度的依赖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讲解,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很难充分地理解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点。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相关的知识点,组织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思考和学习,确保学生在讨论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的效率。例如:教师在对学生教学“三角形面积”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把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接成之前学习过的图形,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之下充分地理解和学习相关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
         (二)明确重点,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由于不少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在课堂上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数学学习兴趣较低。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知识,教师应摒弃应试教育观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将学生置于教学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明确教学重点,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加强与学生的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不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独立思考空间
         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开展数学课外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学习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在小学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和数学实践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不仅仅在课堂上进行数学知识的掌握学习,同时还能够在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例如:当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植树问题”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参加学校的植树活动,帮助自己充分理解两端种树、一端植树、以及两端都不植树的问题。这样学生不仅仅在植树的过程中感受乐趣,同时还能够让自己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得到提升,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习的相关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学习能力。
         (四)给足时间,鼓励独立思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单一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就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通常会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教师会把所有答案都直接告诉学生,这种做法根本就没有给学生提供独立的思考空间,如果学生遇到相同类型的问题,将会按照教师的思路来完成问题解答,整体上不懂灵活变通。第二种,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之后,没有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学生需要按照教师的要求来回答问题,教师会指明某个学生进行回答,但是被点名的学生可能还处在思考空白的状态下,根本就无法给出正确答案。教师对学生应当具有足够的耐心,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急躁,同时更不能因为学生反应慢,回答问题出现错误而对其加以批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借助一些小技巧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同时,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提高整体学习效率。此过程需要让学生树立自信心,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主体。
         (五)课堂游戏引导,使学生积极思考
         对游戏感兴趣是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适当融入游戏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以组织一场小游戏,使全班学生参与进来,在游戏中提出简单但与本节知识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游戏中找到答案,进而引入知识点。在农村地区,一些学校的设施不完善,用游戏进行课堂导入能够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也是最简单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同时,用游戏导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智力小游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智商,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进行独立思考。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手里的尺子等工具,让他们测量不同物品的长度并记录,同时提出在测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对长度单位形成初步认识,同时也会注意到,短一些的物体,如手指的长度,可以轻松测量,但绕手腕一圈的长度及黑板的长度,难以通过直尺测量。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办法测量这些物体的数据,如找一根绳子绕手腕一圈,然后测量绳子的长度,或者让学生将直尺拼接在一起测量黑板的长度。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全员参与,又可以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尤为关键,其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水准会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工作开展的效率。对此,教师必须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构建出更为轻松愉悦的数学教学环境,同时还需要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流程,给学生创造出更独立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并为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培养做铺垫,引导学生思考各类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作曦.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J].家长,2020(12):28-29.
[2]马国礼.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J].中华少年,2020(05):60+62.
[3]朱琳.试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109+111.
[4]蔡丽丽.小学数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J].科普童话,2018(40):22.
[5]李建彦.浅谈小学数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价值与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8(82):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