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璐瑶
福建省 福州市闽侯上街中心幼儿园 福建省 福州市350108
摘要: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高质量的教育,并被人们将教育目标推动到最高,人们更加关注教育,其中包含儿童教育。综合发展儿童的道德、智力、体质和审美观。幼儿园儿童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具有独特的身体和精神发育特性。如何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发展中积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本文简要介绍了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有效措施,以期为幼儿综合素养培育提供助力。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活动;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孩子们喜欢表演是天性。幼儿的生长过程中,观察是儿童在幼儿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符合幼儿教育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教师在科学活动中需要注重对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培养的渗透,促进儿童观察能力与科学教学活动的相结合。同时,为发展中的孩子筹备科学教育活动时,教师需要通过观察能力培养的侧重,教育孩子常见的学习意识和生活知识,生活常识与生活必需品将被教导给儿童,在观察能力中合理教导儿童,并给予他们正确的教育,幼儿教师指导并意识到儿童能力全面发展和培养的重要性。
一、依据幼儿的发展特点,选择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观察内容
幼儿指的是3--6岁的学龄前儿童,以科学活动为载体在对幼儿进行观察能力教学时,目的是帮助幼儿掌握以观察为主、增长知识的学习方式,在观察学习中通过与幼儿教师、其他同学之间的互动。用仔细观察的方式完成相应的教学学习内容,通过是幼儿积极的参与到观察的学习中,提高幼儿语言的学习能力,提高幼儿正确的审美,更能促进幼儿的学习与身心健康,对幼儿的德、智、体、美发展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针对幼儿园阶段的儿童应根据科学的学习方式,在探索教学中,教师依据幼儿自身的发展特点,选择适合幼儿实际情况的观察教学内容,在选择观察教学内容时,需选择能增进幼儿学习兴趣、加强幼儿在实际生活中的观察能力的教学内容,降低幼儿在学习时的难度,帮助幼儿通过观察方式深刻理解所学知识的具体内容。
例如,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学习时,选择让幼儿观察小蝌蚪。在观察实际的小蝌蚪时,蝌蚪的颜色与形状,小蝌蚪在水中是如何进行游泳的,在观察过程中,与小朋友进行交流,幼儿教师与小朋友共同观察,启发小朋友观察的积极性,通过共同观察语言交流的方式,让幼儿深刻理解观察的重要性,可让幼儿通过自身的观察,描述小蝌蚪具体的样子,可通过将小蝌蚪展现在自己的作品中,通过绘画对小蝌蚪颜色形状有进一步的了解,帮助幼儿真正理解观察的重要性,学习新知识在探究内容时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为小蝌蚪选颜色,除了自身的黑色外,还可涂画任意的颜色,在图画颜色后,幼儿教师鼓励幼儿展现自身作品的积极性,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二、依据幼儿的观察能力进行指导,不断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幼儿科学活动中观察力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确保幼儿的审美与心理共同发展。幼儿教师直接进行观察教学,可增强幼儿学习的直观性,通过对观察的理解,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教师在为幼儿进行科学活动指导时,可促进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帮助幼儿在观察问题的基础上,与幼儿共同解决问题,提升幼儿的正确审美,帮助幼儿锻炼自身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不断鼓励幼儿的想象力,培养与激发幼儿的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在实际生活与科学活动指导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教学方式,引导幼儿在观察事物后表达自身的真正感受,在表达过程中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灌输式的教育也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灌输式的教育被动接受新知识,但无法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更需加强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进行实际科学活动教学中,可选取幼儿较为熟悉的某一样物品,作为具体的实际教学内容,选择幼儿最熟悉的物品—苹果,苹果是幼儿在生活中常能见到的水果之一,在观察课上,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苹果的颜色、苹果的味道、苹果的触感,在了解颜色味道触感的基础上。将苹果与梨进行比较,幼儿感受苹果与梨在颜色味道触感上所产生的不同。辨别苹果与梨之间的区别,通过尝试幼儿明确苹果常见的颜色,将自己最喜爱的苹果绘画于画板上,教师让幼儿对自身作品进行语言表述,通过激发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与主动学习能力,表达自身作品的主要内容,实现对观察能力的学习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加强,不断加强幼儿对新生事物的学习兴趣,明确观察时间,确定相应的观察目标,为提升观察的效率做好铺垫。
三、利用多种多媒体,不断提高幼儿教学的实效性与效率
多媒体迅速普及工作与生活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搜集适合幼儿观察能力学习的教学视频,丰富幼儿的教学资源,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手段,向幼儿展示更多的作品,通过声音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幼儿观察教学内容,不断提升幼儿教学的实效性与效率,目的是增加幼儿教学体验,加强幼儿在观察能力教学中的参与程度,帮助幼儿获得相应的教学成果,巩固幼儿所学知识。
例如,通过多媒体播放小蝌蚪找妈妈这一教学视频。在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视频中,利用视频与声音教学方式,让学生深刻参与到小蝌蚪找妈妈这一教学内容中,幼儿教师通过提问小蝌蚪有几只,小蝌蚪的颜色,小蝌蚪在找妈妈中有什么相应的具体变化,通过简单易懂的观察问题,促使幼儿更易融入观察教学内容中,对幼儿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回答,促进了幼儿学习的氛围,帮助幼儿进一步掌握观察的教学内容,增强幼儿学习的自信心与学习兴趣,幼儿专注于观察教学内容学习时,更能激发幼儿自身对观察教学内容的学习体验,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获取更多的自信与成就感,在气氛中活跃自己,提高观察的学习效率。
四、通过操作环节,使幼儿体会探索的快乐
在科学活动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操作性的游戏环节。例如,让幼儿通过品尝的方式,分析出盐和糖的区别。又例如,用水溶解的方式,让幼儿了解食用碱。当然在生活当中有许多难以区别的事物,如淀粉和面粉。引导幼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进行观察对比分析,通过合作探究分析事物。教师设计动手实践类的活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用事先准备好的活动材料,让幼儿动手实践。让幼儿体会实践所带来的乐趣,为幼儿营造欢乐的游戏氛围,培养幼儿观察和分析能力。
五、结论
总之,孩子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对幼儿进行良好的观察能力教学,对我国幼儿园的教学至关重要。在幼儿园观察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中,教师要根据幼儿园儿童的身心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习惯,注重儿童的体验,丰富多媒体教学手段,,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注重因材施教,加强对幼儿园观察教学的实效,构建良好的幼儿园游戏教学体系,促进我国幼儿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伏泽.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分析能力[J].中华少年,2016(16):255.
[2]宋佳芸.试论如何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J].学周刊,2014(13):203.
[3]王英会.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幼儿提问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3(26):57.
[4]范琳.让幼儿在体验中成长——浅谈幼儿园科学启蒙活动中对幼儿能力的培养[J].学园(教育科研),2012(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