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顺德区华侨中学 严放之 528300
摘要:高中阶段要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课程教育教学,努力提升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在高考等考试压力下,很多学校和老师不重视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认为只要学生考试科目得高分就好了,甚至将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娱乐课程,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活动,上网、玩游戏、聊天等,学生上课积极性高而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较低。此外,新课改理念下,相关的学科知识涉及的重点较难,教学任务也相对繁重,为了取得比较高的教学效益和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提升尤为重要。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本文提出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准备精妙的教学设计,倾注更多情感和发挥教师个人魅力及实施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等方面入手,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学习兴趣;策略
一、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基础
师生关系是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通过各种互动的交往形式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古语云,尊其师,信其道,奉其教。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构建民主、和谐的学校师生关系,是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尽快建立一种新型的学校师生关系,让广大学生真正体会成为信息技术课堂的真正主人,重新明确界定学校师生主体地位,放下学校权威,师生架子,平等和谐相处,放弃学校中心领导地位,平等民主参与,放开各级领导干部权力,民主平等管理,使广大学生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主动积极参与学校、班级教务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形成自我保护约束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二、精妙的教学设计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关键要素
1、创设一个贴近日常生活、适合学生整体认知发展特征的课堂教学活动情境,开展项目学习。知识理论是现代人类从科学实践和社会活动中积累得来的,是对实际生活事物及其发生运动和发展变化、发展自然规律的客观反映。学生不论是要学习什么知识,都必须要学会透过各种语言文字、符号或者图表将其所可能代表的实际社会事物来联想清楚。相反,如果只能够记住一大堆干巴巴的文字、数据、符号,而没有正确理解其中的实际应用内容,这样的学习方式便是一种机械的学习,必将使之陷入枯燥乏味,降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重构学生课堂教学中的组织活动方式,增强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提升学习兴趣。突出广大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采取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教学方式增强广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新课标明确倡导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项目式学习,课堂上主体回归为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样的模式下也就会显著提升。
3、提供丰富的课堂学习资源,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学法指导,促进全体学生完成学习活动中的任务,形成学习成就感,提升学习兴趣。在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就感、满足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不断强化提升的重要源泉。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是关键。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严重受挫,就可能会越来越早就没有了兴趣,甚至还会产生一种厌学的情绪。
在方法的实践的操作中,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到知识并记忆,运用在实际的操作之中。因此,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来对学生展开专业的知识教学,从而帮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理解中进步。同时,引导学生在网络上寻找优秀的视频资料和课程资源,帮助自己了解和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有更多的收获,也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保障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评价尽管不一定要求排名次和等级,但其评价结果的类比性是完全客观存在的。如通过对学生的项目式学习活动成果的综合评价,就能引起学生之间的一种横向比较,鼓励上进,也可以让部分学生真正认识并找到自己在总体教学中的相对地位,客观上也能起到竞争的作用,提升学习积极性。
三、提升教师的情感倾注和个人魅力
教师必须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这是有意义学习的情感前提。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从山泉里流出来的是水,从一位充满爱心的教师的教学里,涌腾出来的是一股股极大的感染力。它可以使学生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感。
如果没有激情,课堂教学就像一潭死水;如果没有真情,师生即使面对面,也犹如背对背。只有激情和真情才会在师生间迅速产生一种互相感染的效应,从而不断性地激发广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快速进入课堂知识学习的欲望。情感情绪激发的目的就在于,为每个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情绪激发背景,学生兴致勃勃、兴趣浓厚,甚至兴高采烈,这也是课堂教学的最佳的一种精神状态。
此外,教师人格魅力的力量是巨大的,对学生也具有强烈的社会感召力和精神凝聚力,可以给学生以震撼人心的巨大影响和冲击。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语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无疑,教师自身人格魅力的不断提升将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开展丰富的课内实验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
要努力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高中信息技术学习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提升学生学习的内驱力。除传统课堂教学之外,课外活动的广泛加入旨在提高广大学生不断创新、探索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学以致用。了解学习的目的,体验动手参与实践的独特魅力。信息技术课堂中实践操作必不可少,同时注意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相关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运用信息学的相关知识,动手做一些小程序,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这样学生真正能感受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五、结束语
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不断推动的教育背景之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地位越来越凸显。而目前,高中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因此,需要当前的高中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模式和方法,使得教育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求从而帮助学生能够在科学的教育环境之下充分激发提升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能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参考文献:
[1]乔卓英. 论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生英语学习兴趣之培养[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 000(001):492.
[2]扎西次姆. 新课改下小学生藏文学习兴趣培育研究[J]. 读天下(综合), 2020(1):0215-0215.
[3]百度百科:创设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