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尝试教学的特质

发表时间:2021/2/1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4月   作者:孙福洲
[导读] 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适应新时期发展的节奏,对学生的需求做到心中有数,不断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课程要求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采取适应新时期课堂发展的学习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为成就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而努力,为学生热爱学习数学而奋斗。

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第四小学       孙福洲      335500

摘要: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适应新时期发展的节奏,对学生的需求做到心中有数,不断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课程要求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采取适应新时期课堂发展的学习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为成就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而努力,为学生热爱学习数学而奋斗。基于此,本文章对试论小学数学尝试教学的特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尝试教学
        引言:小学教学的阶段数学是重要的学科之一,通过融入尝试教学的方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逻辑性的思维能力。尝试教学主要是指学生对课本进行有效自学、结合尝试练习的方式。
        一、课堂先学后教,让学生勇于尝试
        既然要让学生学会学习,那么教师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促使学生真正实现有效学习,以便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组织先学后教的教学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为此,教师首先可以通过情境导入数学课堂,既要让学生产生共情,也要促使学生置身于知识情境之中,使其及时产生探究欲望。接着,教师便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既要保证学生可以独立思考,也要适当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合作,以便让学生顺利建构数学概念框架,切实规范学生的主体学习行为,使其积累有效的数学学习经验。
以“圆的面积”的教学为例,该节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经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总结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在设计微课时,笔者先为学生展现之前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引导学生复习,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接着,通过微课视频引入“马吃草”的情境:将一匹马用一根长度为2米的绳子拴在一棵树下,这匹马最大的活动范围是多少?它可以吃到多少草?如此有趣味性的场景,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微课中,笔者引导学生分析这个问题是在考查什么,要如何解决此问题。学生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圆的面积。那么,圆的面积如何计算呢?笔者要求学生迁移知识,动手剪切圆,并对其进行拼接。动手操作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经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便于学生通过切身的体验初步地建立对圆的面积的感性认知。如此微课看似简单,却以“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这个问题为线索,驱动学生自主思考,建立对圆的面积的初步认知,同时发现新的问题,做好上课准备。
        二、设置尝试教学内容,让学生便于尝试
        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尝试教学方式,为开展尝试教学的小学数学教学提供相应的保障。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年龄较小,心理所能承受的能力也十分有限。


如果教师设置的教学内容超过当前学生所能承受的心理能力长此以往,学生会对学习内容产生抵触心理,使得教学的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要根据所教学的内容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尝试学习。例如,在学习《简易方程》这一章节时,根据简易方程的学习特点,在课程开始前,可以这样告诉学生:“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玩一个读心术。”这样的开场白想必会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有欲望接着了解下去。再来将悬念进一步往下设置:“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在心里想一个数字,不要告诉我。按照我说的步骤,你要用这个数字去加上几,再减去几,再乘几,结果只要你告诉我,我就能猜中你心里想的是哪个数字。要不要来试一试?”通过创设这样一个趣味问题情境,马上就能引起学生参与互动的兴趣,并且想要尝试深入了解魔术的解法,学习气氛很快就被带动起来,学生们也能在下意识中切入到自主学习的状态中。
        三、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尝试学习的主动性
        合作能力是现代社会人才所应当具备的重要能力,那么在小学阶段的体验式教学模式下,教师也可以借助小组合作教学形式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从而在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同时兼顾合作探究能力的锻炼。为了更好地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发挥出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优势,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导学的形式来强化学生的思考学习体验。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然后根据学习内容让学生举例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正方体和长方体,根据其结构自己制作正方体和长方体并进行拼接,看哪组做得又快又好,等学生完成后,让其分享一下自己的操作思路。通过学生的分享可以知道,学生对这一课的理解程度很高。在有限的学习中,让学生动手做一做,感知不一样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更有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产生新想法。此外,老师在组织实践操作时要注意适当引导,避免学生盲目尝试、用错方法等,浪费有限的时间和资源,而且还要指导学生有效利用学习知识进行总结,这也有利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更多成就感。通过这一方式的教学,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探究过程中也不容易出现推诿行为,学习针对性强,教学效率更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融入尝试教学的方式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以及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了能充分将尝试教学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通过将“新旧”知识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探究和尝试。在充分遵循“先练后讲”的原则之下,让学生积极进行尝试。
参考文献
[1]张莲英.用尝试教学法构建小学数学生命课堂[J].教师,2019(28):56-57.
[2]马兴文.谈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10):89.
[3]李春香.尝试教学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探究[J].年轻人,2019(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