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人防(民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 广东省珠海市 519001)
摘要:在现代信息化、网络化等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人防工程也逐渐向着智能化方向改造,尤其是电力系统。传统电气工程技术已经没有办法充分满足新时代下的电网需求,因此,应当对智能技术予以全面应用,借此提升电气工程质量,健全优化电气工程管控系统的功能与作用。本文主要针对电力系统智能化技术在人防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展开了深入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人防工程;电力系统;智能化技术;运用
引言
所谓人防工程,既包含战争时期掩护人员、物资或者用于医疗救护等多方面功能所建造的地下防护建筑,还包含结合地面建筑特点而建造的可以防空的地下室等建筑,是现代化城市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令人防工程电力系统实现智能化管理与控制,从而加强电气工程水平。但是由于地下情况比较复杂,所以运用智能化技术难度较大,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一、人防工程电力系统智能化技术设计的特点与难点分析
(一)电力负荷分级
人防工程的电力负荷会根据日常与战时的关键性、故障问题停止供电后产生损失的严重程度进行等级划分,分别是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如果该人防工程建筑总面积在5000㎡以上,那么其电力系统应当根据一级负荷需求提供电力资源;若是该人防工程总面积不足或者刚好是5000㎡,那么应当根据二级负荷需求提供电力资源。
(二)供电系统
人防工程在战时,需要根据各防护板块建立单独的供电体系。同时也要安装独立的配电箱(屏),并跟地面以上的建筑供电系统区分开来,构成一个独立的供电系统。为了确保安全,各防护板块应当设置单独的配电间,或者是跟防化值班室等屋室予以合并[1]。但是人防工程是和平与战争相结合的建筑项目,所以各防护单元自身应当拥有一定动力予以照明回路,其中动力、照明回路都要选取双回路供电形式。人防工程电力系统中的外电源以及柴油发电机一定要分列运转,可有效确保外电源的独立性,避免相互之间产生干扰。若是人防工程没有配置自备内部电源,则应当在供电系统中留置一个进线回路,以便跟内部电源予以快速连接。
(三)电力线路以及敷设
敷设人防工程内部电力线路时,一定要严格遵守施工设计标准方案、图纸进行。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对人防工程而言,不管是明敷的管道材料,还是暗敷的管道材料,都要优先选用钢管。对于贯穿围护结构、防护密闭隔墙以及隔墙中的电气管线和预留置备用的管线钢管,都要接受防护密闭措施,管道材料可采取热镀钢管。为了有效避免核爆产生的冲击波,室外电线、电缆等设施均选取埋地敷设,不可架空敷设。除此之外,各防护单元都要单独设置战时的配电回路,主要是为了战时某个防护单元受到损害或者出现故障而对其余防护单元中供电系统产生影响;在贯穿其余防护单元时,应当在被贯穿单元内设置合理有效的防护体系。
二、电力系统智能化技术在人防工程中的实际运用
(一)智能化技术在电气故障中的应用分析
人防工程电气工程在自动化运转时,相关设备难免会产生故障,然而造成此次故障的原因却很难准确断定。这就需要智能化技术对电气设备进行故障排除,智能化技术的运用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得知故障出现的原因。例如:人防工程电力系统中变压器出现了故障,首先要找出原因,这需要相关维修人员运用智能化技术对变压器进行查验,即可得知出现故障的缘由,同时明确故障具体位置,让后续维修工作能够更加顺利有序的开展。
(二)在电气控制中的应用
实现电力系统智能化能够显著减少人力、物力等资源,还能节约成本,优化电气工程系统,提升工作效率。在对电气设备进行智能化控制时,应用较为广泛的就是人工智能技术中的专家管控技术和模糊逻辑控制技术。尤其是后者,其不仅操作简单,而且与传统的PID控制器对比,模糊逻辑控制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更高,所以,在电力系统中,模糊逻辑控制的应用最为普遍,其能够改善优化动态式的数字传动系统。模糊逻辑控制通常包括S型和M型两种形式,其中M型主要是控制调整速度,通过规则库将自身的功能、用途予以全面发挥。而S型控制器则需要制定跟其相对应的模糊准则[2]。所以,控制器是由知识库、推理机和其余模块所构成的,重心是推理机。
细化而言,推理机能够根据固定举措对整个流程予以正确推理,可以说是效仿了人类的思维模式展开的推理。知识库又分为语言控制和数据库,因此要对其进行充分开发。以建模完毕为基础,促进模糊控制其跟推理机的有机结合,协同控制特殊的举动,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特殊函数形式对模糊化进行正确表达,从而做到模糊化测量。但是,模糊化跟反模糊化处于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要想做到模糊化测量,一定要对平衡技术予以有效应用。
专家管控技术则是较为繁琐的系统,包含大量专业知识、丰富实践经验、相关规则等。
(三)在电气工程设计环节的运用
当前,人们的生产、生活都需要电能,而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也对电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对电力系统的要求也不断增加。对此,在设计规划电力系统电气设备时,越来越复杂。具体设计环节,需要用到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多项高新技术和多个领域的理论知识,比如:预估电力负荷、筛选合理网络结构、电量平衡等。这对设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设计水平也提出了严格要求。在过去对电力系统进行设计时,应用的方式为试验法,但是该方法不仅效率低,而且极易出现误差,同时面对现代越来越繁复的电力系统,该设计方式早已无法满足其实际需求。因此智能化技术得到了有效应用,其能够凭借计算机网络系统,结合人防工程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对电气设备进行自动化、智能化的设计操作。并且还会按照事先设置好的指令、程序予以操作,为众多工作的效率、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将智能化技术在电力配网系统中运用,特点十分显著,比如:将智能化技术运用在互感器设备中,可令互感器跟网络予以充分连接,可有效提升智能断路器、其他保护装置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经济性,也将传统配网系统二次回路连接流程的复杂性进行了简单化,还提升了配网检测、维修、养护等工作效率。
(四)智能化的PLC控制
PLC是人防工程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是对电力生产起到较大辅助作用。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对传统机电控制器进行了改革更新,而PLC电气调控系统获得了广泛应用。主要是因为PLC所配备的是人机接口,其能够对特定的程序步骤进行系统、详尽的控制。对供电系统而言,PLC的有效运用为电气控制全过程的安全、稳定性能提供了有力保证,能够最大程度杜绝电气安全事故发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人防工程中运用电力系统智能化技术,能够让电力系统的日常运行更加稳定、顺利,也能够显著提升其工作质量与效率。此外,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可以运用智能化技术及时找出原因,并对其进行维修养护,进而提升人防工程的管理水平,为用户创建安全、舒适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韩涛,王璐洋. 广电网络助力人防工程智能化建设[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07):31.
[2]钱俊. 人防工程智能化系统研究[J]. 时代农机,2017,44(11):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