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3期   作者:任燕
[导读] 现阶段的小学习作教学依然固守着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积累不够,写作的创新能力也不足,导致作文千篇一律缺乏真情实感,所以对小学习作教学方法的策略研究是必不可缺的。

任燕    四川省阆中市城东小学校  四川  南充  637400
【摘要】现阶段的小学习作教学依然固守着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积累不够,写作的创新能力也不足,导致作文千篇一律缺乏真情实感,所以对小学习作教学方法的策略研究是必不可缺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095-01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认为语文学习最难的就是作文,这不仅是因为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无法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与学生的素材积累不足和写作技巧掌握不到位也有关系,学生没能体会到写作的快乐。鉴于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探究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提升策略。
        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已经成为一种普遍事实,但这种多样化的教学是否真正实施到位还值得商榷。小学时期的学生对于新事物都会感到好奇,好奇心是学生获得创造能力的重要前提。但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好奇心往往得不到支持,在习作教学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在小学语文习作课堂中,教师教、学生学是一种普遍的状态,由于学生成绩与理解能力不一致,教师想要让更多学生吸收课堂知识,只能发挥个人主导作用,尽可能地引导更多的学生完成对学习内容的吸收。但是教师讲授过多,学生思维受限,依赖性也会比较强,不愿意自己动脑筋思考,若是一味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学生的想象能力会直线下降,难以得到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应针对现有的不足与缺陷,运用创新式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心理状态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
        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创新式教学方法
        1、渗透情感教育,倡导真情写作
        情感是深化文章主旨的关键,很多阅卷老师表明:很多小学生写出来的作品大多缺乏情感,强调叙述,以此得不到高分。针对此教学现象,笔者认为,要想让文章变得有血有肉,在新课改教学引导下,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改变,需要作者赋予文章真情实感,建议教师在开展教学课程中,注重对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的引导。为了有效开展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教师还应当注重学生情感的激发,让学生真正能够写出一篇带有真情实感的作文,逐步实现习作练习的目的。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写作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用眼睛观察生活,体会生活中的点滴感动,同时借助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走出教室,观察生活,从生活中积累素材,并借助适当的语言进行写作,最终,在训练中提升自身的语文写作能力,借助写作手段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认知,深层次实现小学写作教学任务和目标。
        2兴趣是最好的导师
        兴趣是激发一个人自觉性与积极性的直接因素,要想让学生爱上写作首先就应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要转变他们为了完成任务而写作的观念。首先,小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他们如果对某样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不停地去探索,所以教师要学会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例如,二年级课程《望天》这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去找任何时间观察自己头顶的天空看看他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感想,从而写一篇作文。这种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从而产生写作兴趣的方式,能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胡编乱造,假大空的内容。其次,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着想,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体,改变传统命题的方式,考虑学生喜欢什么,让他们能够通过写自己喜欢的东西抒发情感锻炼写作,最后,激励也是让学生产生写作兴趣爱上写作的方式,当同学们好的写作得到老师的奖励与赞美的时候,他们就会对写作产生兴趣,希望得到老师的下一次赞美,所以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3创新教学方式
        在相对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教学方式比较传统,教学模式落后,因此,教学应该以实际为标准,改进创新原有的模式。教师不能仅仅是依据原有的教材课程要求进行授课,这样会使学生的作文内容缺少实际内容,编造虚假的内容越多,越来越脱离实际生活,写作应该以实际为原则。习作教学不是为了机械式地完成老师的教学目标,而是以培养训练学生的多方面实际能力为最终目的,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认识生活,养成仔细观察、勤于动脑的良好习惯。然而,脱离实际,胡编乱造的写作内容虽然在短时间内可能会带来分数的明显提高,但是在长远看来,是有害之举,不可采用。因此,教师需要倡导学生积极思考,在实际生活的基础上合理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改进原有的传统的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4帮助学生储备材料
        在写作中,一个明显普遍的现象就是学生无从下笔,头脑中没有相应的材料积累。除了观察生活,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以充实大脑,并且提升表达的多样性和规范性,课外阅读尤其对帮助偏远区域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内容进行记录。因为小学生年龄的特殊性,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形成对生活素材的记录,有助于记录下精彩瞬间,美妙的灵感。教师可以通过日记、周记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检查与督促。
        5在习作教学的过程中,注重习作教学的连续性
        学生习作水平的提升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构建一个连续性的习作练习模式。习作能力的提升不能够一步到位,需要以教师科学的习作练习模式为基础来完成,所以说,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教学的连续性,帮助学生稳步地提升习作水平。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习作练习的过程中,要是想提升学生的记叙文水平,就要在教学之前鼓励学生记日记,教会学生将短小的文字组成一篇丰满的文章的技巧。教师在学生记日记的过程中,要定期地检查学生的日记,并且要及时地给予评价和鼓励,或者在发现学生在习作中的问题时,及时地教会学生正确的表达方式,提升学生在习作学习中的科学性。教师还可以不定期地举办作文比赛,增添学生参与习作练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在学生主动地进行习作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写作中的闪光点,并且互相学习,提升兴趣。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的习作教学中,存在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在习作学习中进步和发展,降低了学生习作学习中的能力和水平。小学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地转变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同时培养学生的良好习作习惯,为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任守兵.探索模式下的小学语文自主课堂教学策略浅析[J].学周刊,2018(35):31-32.
[2]陈冬宇.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才智,2018(33):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