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趣味教学的方法探索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3期   作者:周艺诗
[导读] 随着现代教育提出新的教学标准和教学要求,教师的教学工作质量也愈来愈被重视。小学科学作为小学生的一门启蒙学科,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验和细致观察能力,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学素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小学科学课堂上,仍旧有很多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科学探究实验,带来了不好的教学影响和效果。在这个教学压力下,趣味实验教学的出现及普及,为小学科学的教学工作开发了新大

周艺诗    广州市南沙区麒麟小学  511455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提出新的教学标准和教学要求,教师的教学工作质量也愈来愈被重视。小学科学作为小学生的一门启蒙学科,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验和细致观察能力,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学素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小学科学课堂上,仍旧有很多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科学探究实验,带来了不好的教学影响和效果。在这个教学压力下,趣味实验教学的出现及普及,为小学科学的教学工作开发了新大陆。本文从身边的教学案例出发,阐述小学科学课堂趣味实验教学研究策略,旨在为迷雾中的科学教师提供一丝帮助。
【关键词】小学科学;趣味实验;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104-01

        引言
        小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意识在小学阶段特别明显的同时意味着小学生的心理意识想接受灵活有趣的课程模式,这不是死板的“填鸭式”教育,而是给科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在小学科学课堂上要及时跟上学生的实际需求,从实质情况出发,充分重视起能满足其好奇心和探索意识的趣味实验,并将这种实验教学模式放入实践中。在兴趣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仅用创新的方法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而且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合作能力、探索能力等科学素养,对其全面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一、增加亲自做实验的机会,增加对实验的兴趣
        小学生在其所处的年龄层次,对世界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对于某个陌生又熟悉的事物所涉及的知识点,学生的求知欲就会毫不犹豫地暴露出来,恨不得钻进去了解透彻[1]。并且小学科学课程填补了神秘世界学生的探索,使学生的好奇心在这个学科得到了解决和满足。比起纯粹“灌输”教师书本知识,学生更想自己操作实验,真正探索,寻找充满问号的答案。因此,教师必须毫不犹豫地运用学生的知识心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正确地组织一些有趣的实验,以便学生们能够自主行动,找到难题的答案。比如,教授电路内容时,教师上课前可以准备插座、电池盒、导线,上课时发给学生。如果光线正好暗,创造黑暗的环境,学生自己通过这些实验工具发明“电”,鼓励他们现在是“小科学家”,有些组装电路成功时光线会点亮。在这样的实验过程中,学生会惊叹于自己的“杰作”,也会更容易理解电路的结构。
        二、设立小组分工合作和相互评价,提高实验的趣味性
        在小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团结协作的能力也是一个重点内容。在科学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还要让他们学会如何与其他学生合作探索。即使采用了小组探究的课堂模式,教师也要注意让小组全体成员积极参与,一起讨论,而不是一个小组一半人不发表意见,一半人独自探究并提交答案。


所以教师也可以在小组合作中加入互评,包括小组成员间互评和小组外互评。通过这样的相互评价,学生可以倾听他人的建议,并在未来的学习中做出更多的改进。比如,在讲授“运动的快慢”时,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他们俩为模型采取不同的步伐,一个人测量,一个人记录,最后小组成员结合合作的实验,共同分析时间和运动、速度和运动等关系所有的学生在分析总结后,各组分享实验的过程和结论,评价实验建立的最好的小组。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找到了与别人的差别所在,加深了学习印象。
        三、在多媒体演示中进行辅助教学,提高实验的趣味性
        对于小学生而言,小学科学课程是科学性极强的,如若一直都是教师对着课本或者偶尔做点实验来讲,也会让学生产生疲劳心态,因此,在科技高速发达的今天,多媒体演示也需要辅助下科学课堂,为科学课堂增添更多的乐趣,激起
        学生探索的兴趣[2]。实质上,视频的冲击力是非常强的,即使学生在上一秒在打瞌睡,但一看到声画结合的视频,下一秒就会聚精会神,注意力又回到了所讲的知识点上面。同时,多媒体的演示,即是将抽象的知识点分解成具体物象,尤其适用于一些难以理解但又无法实际进行试验的知识点,这对于学生来讲,在直观上更容易理解。形象生动的视频演示,能够活跃整个课堂气氛,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这种模式让学生更乐于接受。
        四、配置课外讨论复习工作,提高实验的趣味性
        小学科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很多知识点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但是上课的教学时间通常很短,教授的知识点也很有限。有的同学可能只懂皮毛,并没有完全理解深层次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布置些教室外的复习作用,让学生通过在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上,更深层次地挖掘其中的内涵,提高其自主探索能力,并养成及时温故知新的好习惯。比如,在讲授“种子发芽实验”的内容时,让学生在家里种花或者蔬菜,观察其生长情况,并将这过程写一个总结,将有疑问或者从实验观察中得到的有效结论分享给其他学生。在这个自由的实验中,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去巩固知识点,遇到不懂的,也可通过实验深入分析最终找到答案。同时,亦可以鼓励学生跟家长一起探讨,让学生当一回家里的“小科学家”,让其在趣味性中学习,释放自豪感,并有继续努力学习科学的冲劲。
        总结
        总而言之,严谨性较强的小学科学亦可以通过趣味实验来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其都有机会扮演“小科学家”的角色,亲身参与到科学探索的乐趣之中。动手实验探索、小组合作互评、多媒体图像演示辅助、课后作业讨论等教学方法的设置,都是为了提高科学实验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科学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发展,最终达到更高质量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房筱梅.小学科学课堂趣味实验教学策略探析[J].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4):39.
[2]庄雪芬.让准备更精心让探究更有效--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3):1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