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维自尊 宽容催奋进——善待学生错误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1期   作者:朱佩英
[导读]

朱佩英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浮洋镇潘吴小学  51560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044-01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管理存在一种“误区”——那就是学生犯错误是“大逆不道”,在处理学生时,喜欢树立“典型”,杀鸡儆猴,总试图以最严厉的惩罚来警戒犯类似错误的学生。表面上学生顺从听话,但实际上是“敢怒不敢言”,甚至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因此,教师应该善待小学生的错误。
        一、如何善待学生的错误
        课堂是学生常出错的地方,学生出错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出错的不可怕:因为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解惑,才会有教育的敏感,机智和智慧就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形成和积累的;因为出错,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课堂教学的“错误”也因此而美丽。这种美丽,需要我们教师善于捕捉和挖掘。
        1、善于利用和化解学生的错误
        小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常常会犯错误。在我的课堂中,很少听到责备,更多的是鼓励和表扬。
        记得一次语文课上,一名同学把“枇杷”的“杷”字读成第一声,而这个词也是昨天刚学过的,对于学生这种学过即忘的现象,我并没有怒而批评,而是笑着说:“你今天犯了一个美丽的错误。如果今天你没有读错,就可能不会引起大家的注意,而你也可能永远不会觉察自己念错了,其实,‘杷’字的本音读第二声,在‘枇杷’这个词里是读轻声。”这样,既没有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又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2、理解和尊重学生
        善待学生的错误是用心对心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去包容学生的过失,去化解学生的不良情况。当学生犯错时,呵护他们的情感,热情地鼓励学生树立信心,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
        一次全校的课间操上,“调皮蛋”豆豆故意比手划脚,动作颠三倒四,甚至还趁机跟同学玩耍。作为他的班主任,我看在眼里,气在心里,真想冲过去好好教训他一顿。可一想到当着全校师生的面批评他,可能会伤到他的自尊心。于是,我让他站到班里队伍的最前面,简要对同学们说:“相信豆豆同学能当好这个领操员的。”没想到他听后脸一直红到耳跟,一下子就能明白老师的“用心良苦“,竟能好好地做操。在以后的课间操中也能规矩做操,当好一个称职的领操员。这样,既维护了他的自尊心,又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3、因材施教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只要教师能扬长避短,取其长,补其短,及时发现并挖掘其闪光点,适当进行利用引导,定能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位同学,平时上课爱拿小刀雕小木块,未能集中精神听讲。为此,我不知说过他多少次,但还是屡教不改。在一次家访中,我了解到他家里满是他创作的小作品,有“八仙过海显神通”、“猪八戒娶亲”……每件作品都惟妙惟肖的。我眼前一亮,想不到他竟有这般本事,于是我重新调整了教育方式,肯定他在雕刻方面的长处,同时指出固然有这方面的兴趣爱好,但课堂上也不能随便雕刻,影响学习。他虚心接受我的批评。此后,我让他的作品在班里展览。他在得到赞赏的同时,赢得了自尊,也懂得了自律,很快改掉了原有的毛病。
        此例给我们一大警示,有些有“毛病”的学生说不定正是他的创造力的表现。不可全盘否定,一棍打死,应该长其“善”。救其“失”。
        二、善待学生的错误的教育作用
        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管理肯定是少不了一定的规章制度,但管理制度更需要渗透一种人性化的思想。善待学生的错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1、善待学生的错误是一种宽容,更是一种信任。
        一天,一个学生家长向我汇报他的孩子新买的钢笔被偷了,要求老师在班里好好查一查,把小偷揪出来教育。我听后并没有立即展开调查,而是请同学们讨论应该如何找这支钢笔,并开个辩论会。有些同学说应该将全班同学的书包搜一搜,有些同学不赞同此行。辩论结果,师生一致认为不搜的好,说拿钢笔的同学一定有苦衷,相信同学们今天诚心诚意帮助他,他一定很感动,会主动将钢笔拿回来的。结果第二天,钢笔果真回来了。老师的宽容和信任保护了拿钢笔的孩子的自尊心,也拯救了孩子的心灵。如果我当时大张旗鼓地在班里展开轰轰烈烈的调查,并让那个孩子公开亮相的话,后果可能不堪设想。以往也有教师采用过激、严厉的教育方式,导致事与愿违的例子:学生因为犯错误,遭到老师当众辱骂,产生自闲症或厌学情绪的现象。此类现象的例子,值得全体老师深思。
        2、善待学生的错误是一种仁慈,更是一种激励。
        一个班级的学生成绩不可能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有些学生思维敏捷,学习能心领意会;有些学生反映迟钝,不知所云。对于差生学习上犯的错误,我们如能善待之,便是一种仁慈,一种激励。
        一次单元测验后,我在班里表扬了班里学习“臭名远扬“的小明同学进步很大,考了60分!一时间,班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他压抑不住内心的喜悦和激动,有一丝隐秘喜悦流露出来。可当试卷发下来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一个同学检举我算错小实的分数,其实只有55分。小实也表现出“视死如归”的模样。为了化解小实的尴尬,我说:“是老师粗心大意,但我今天不想收回这5分,我愿意借给他5分。因为我相信,凭他努力,总有一天他会加倍偿还这5分的!”小实心领意会了。后来,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事例说明,如果你认为一个人无药可救,那么他真的会一步步走向深渊。如果你认定一个人是璞玉浑金,缺的是雕刻而已,尽管他身上有些小缺点,你善待他的错误会使他自肃、自律、自策,他会真的成为一件真正的艺术品。雨果说,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做老师的,年长于学生,阅历丰于学生,知识多于学生,涵养胜于学生,应该以一颗慈爱的心善待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多给他们机会,引导他们走向成功,达到“我给你自信,你给我成功”的目的。切不可用成人的眼光去抹杀学生做好人的愿望,因为“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