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1月31期   作者:朱 超
[导读] 我国的经济水平在不断的提升,随之生活品质也在逐渐的改进与提升
        朱 超
        山东建业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我国的经济水平在不断的提升,随之生活品质也在逐渐的改进与提升,对于建筑工程的要求标准更多。建筑工程为满足大众的多样化需求,施工者就要更改传统的施工模式,管理者也要做到与时俱进,在建筑工程中,积极的引入新时代中的新型管理模式。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要对于管理模式加以科学的创新,对整个过程进行管理的同时也关注施工进程的管理,全面提升建筑工程总体的施工效率,为社会大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建筑。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及发展
        引言
        现阶段,我国经济水平持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因此对于建筑工程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要想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需要完善传统的施工模式,积极地把新型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使用到建筑工程中。在这个时期,建筑企业会面临较多的机遇和挑战。要想更好地应对挑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需要积极地创新管理方法,增强对于整体施工流程的控制,如此才能够有效地提升整体的建筑施工效率,而且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1建筑工程管理中的管理模式问题剖析
        1.1管理人员缺乏综合素养
        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水平,对于最终的管理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管理者应该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水平,才能在工作中充分的运用精湛的业务技能,将工程项目综合水平提升。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内管理者并无较高的教育水平,很多人尽管工作实践经验丰富,但是往往缺少扎实的理论知识或者管理方法。所以,落实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期间,仅注重管理工程施工实际,并不重视管理设备的科学配置、人员的优化分配、成本的支出管理等等工作内容,最终的效果就是工程项目管理并不均衡,削弱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因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直接面向施工人员,所以管理者理念属于施工人员进行工程作业的指导方针,一旦缺少正确的管理方法,就能导致工程施工不良的问题,或者产生严重的质量事故,降低工程的整体质量。导致管理人员缺乏较高的综合素养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建筑工程企业不重视培训教育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也不重视自主的学习提升自我技能,会导致管理人员个人能力发展不均衡,影响到管理的质量以及效率。
        1.2建筑工程管理方法亟待优化和创新
        建筑工程管理有一定的方法和规律可循,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建筑工程的管理方法相对比较落后,在工程管理的方法上面缺乏创新举措,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的建筑标准需求。目前,建筑工程管理仍然还是主要采用行政命令为主的管理方式,实施统一化的管理路径,未能对工程设计、预算、施工等情况进行科学有效地验收管理,由于管理问题所导致的施工建设的问题屡见不鲜。在工程建设中,会应用到很多材料,现场施工所应用到的原材料种类繁多,若不经过合理规范地管理,对施工的顺畅进行将会形成一定的阻碍。这就需要应用到管理方法的优化和创新,既能有效地促进施工管理,同时还能减少或避免施工材料的浪费。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管理人员不能将材料分类或者不能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把关,使得施工的秩序非常混乱。要想做好原材料的管理必须要建立原材料的台账,做到帐物一致,这样就能为施工现场原料的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1.3施工管理效果较差
        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能够看出,如今建筑工程在管理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大部分的建筑队伍在行业中缺少竞争力,而且难以给消费者建设高质量的建筑。


2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探究
        2.1管理组织上的创新
        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出现了新的转变,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管理组织机构已经不再以项目经验为主导。实际上,在实际管理活动中可以发现,项目经理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不可预知的矛盾,导致项目管理人员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存在相应的问题,无法发挥项目经理的作用。通过创新管理组织,不仅可以确保项目经理有效发挥组织功能,而且可以和工程质量的管理要求相结合,开展进度、成本与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活动。在安排人员、规划进度时,还要考虑科学化、综合化的内容,在内外部选择优秀的管理人员,通过构建长期性项目管理组织实施科学创新,做好岗位分配工作,确保人员调度与安排效果。针对工程项目做好跟踪管理工作,确保组织部门科学化建设与工程项目可持续发展。
        2.2创新建筑企业管理文化
        在建筑工程管理的应用和发展中,仍需要对企业文化进行重视,包括企业的目标、愿景以及价值观,重视员工企业文化的培养,凝聚管理人员的凝聚力,通过各项施工管理活动扩大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影响力和感召力,通过各项活动扩大企业文化对职工的影响力,为建筑工程的管理创新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即使是建筑类的企业,也需要科技创新的技术支持,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积极探索,不断壮大工程管理人员的队伍,在项目管理方面,监理企业通过实践逐步形成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指导性项目管理方法和程序,形成全方位的监理理念,营造内部外部共同作用的监理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监理企业和员工。在人才培养方面,监理企业可以建立全能型、复合型人才储备机制,在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配备有专业的服务人员。
        2.3强化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施工材料作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要想能够促使施工单位在最少的经济投入下,稳步提高建筑项目的质量,那么就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做好现场施工材料的管理工作。首先,从施工材料采购环节下进行分析,在施工单位进行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求相关的采购工作人员,能够先对市场上各种施工材料的价格进行调查,挑选出价格最低质量最优的材料,一方面能够确保施工单位获取到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够切实发挥出所有施工材料的性能以及应用价值。除此之外,身为施工项目现场材料管理的工作人员,应该具备极高的专业能力,能够从材料的类型以及特点下出发,对所有的材料实施合理的保存以及管理,促使施工人员用多少取多少材料的原则,严禁施工材料浪费现象的发生。
        2.4深化建筑工程技术创新
        价值工程管理要求管理人员不断地缩小企业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同时提升工程项目产品的整体服务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和功能创新与建设管理技术的优化具有较大关联。对此,在工程项目技术创新中,应从工程项目开发阶段就开始创新,加大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然后规范化地将其落实项目建设实际,这样能有效地优化建筑整体功能,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要。此外,建筑施工企业可依托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开展项目管理,实现工程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提升项目整体管理质量。
结束语
        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与发展创新模式产生的意义不言而喻,一方面可以维护施工工作稳定的实施,另一方面有助于积极的健全完善建筑领域,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好重要的支撑。同时,需要管理者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不断的完善、优化、改进、革新,对优质资源充分的利用并且优化配置。科学的采取现代技术,促使将建筑施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重提升,带动我国建筑行业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继.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四川水泥,2020(6):208.
[2]柴晓鑫,林宏宇.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8):3663.
[3]宋海英.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消费导刊,2020(28):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