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立新
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中医医院 河北 廊坊 065300
【摘要】目的 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中采用全科护理干预后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病例数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11月至2020 年11月,应用等量数字随机方式分组;将给予常规护理指导的3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给予全科护理指导的3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种指导方式对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结果 两组护理前的肺功能指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FEV1 、FVC、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以及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科护理的应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全科护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健康状况;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发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的气道炎症性疾病,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喘息、胸闷等现象;临床中由于老年患者机体防御机制降低,所以需要在接受治疗的同时辅以相关的护理干预,以保障其临床治疗及生活质量。部分参考文献表示[1],全科护理的应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因此,本次研究中将针对这一结论进行观察,分析该种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为2018年11月至2020 年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给予所有纳入研究对象均应用等量数字随机方式分为两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常规组(女性:男性=13:17;平均年龄和病程时间分别为(70.10±1.52)岁和(5.10±0.50)年),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实验组(女性:男性=14:16;平均年龄和病程时间分别为(70.18±1.50)岁和(5.13±0.55)年),给予全科护理指导。两组患者的分组情况均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基数资料对比,无统计意义(P>0.05),并未存在较为明显的组间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老年患者在院接受相关治疗的同时,护理人员给予环境指导、指标监测等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科护理方法,主要内容为:
1.2.1组建全科护理队伍
由护理主管挑选科室内具有丰富经验的护理人员并征求其意愿后组建全科护理队伍,并组织所有人员接受岗位的培训以及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护理技能的发病机制、临床抢救措施、护理重点及难点等相关知识进行学习,掌握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的技巧,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1.2.2护理评估
由全科护理队伍针对老年患者的实际情况及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了解患者的真实护理意愿后根据其受教育程度分别次采用口头、视频、宣传手册的方式进行疾病知识宣教,提高老年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并针对其存在的相关护理问题进行耐心、细致的解答,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和护理依从性。
1.2.3肺康复护理
指导患者进行卧床休息和简单的床上关节被动运动,为患者的四肢进行按摩护理,30min/次,一周大约进行3-4次;向患者示范腹式呼吸训练,即:将双手放在腹部取平卧位姿势进行呼吸,集中注意力,肌肉保持放松状态下进行吸气,病期时间为2-5s,缓慢呼出,每天2次,每次10-20组。
1.2.4日常活动能力训练
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日常饮食主要以清淡、低盐低脂、高维生素食物为主;协助患者完成每日的进食、洗漱和翻身等活动,待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均保持平稳后可指导和示范患者进行上肢肌肉训练,给予患者0. 4kg 左右的重物进行上举,反复练习。
1.3指标观察
分别对两组老年患者护理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进行观察记录,并作以有效的对比和分析。
(1)肺功能指标: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 用力肺活量(FVC)、1 秒用力呼气容积/ 用力肺活量(FEV1/FVC)。
(2)健康状况:主要包括呼吸道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影响(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
(3)生活质量[2]:使用SF-36生活质量评分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评估指标包括情感职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生理机能、健康状况、活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评分数据与生活质量评分呈正比。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和(n)表示, x2值检验,计量资料用±标准差(x±s )表示, t值检验,如果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常规组和实验组的肺功能指标对比
如下表1所示,两组护理前的肺功能指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FEV1 、FVC、FEV1/FVC改善效果均相比常规组较好,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png)
3 讨论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临床治疗中病程时间较长的一种慢性进展型疾病,考虑患者年龄较大,其肺部功能持续下降,无法有效将痰液排出,容易造成相关并发症状的情况,需要临床治疗中辅以相关的护理措施进行有效干预,以保障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生存质量[3]。
在本次研究中,给予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取全科护理后的肺功能指标、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均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该种护理方法的应用主要是借助科室内所有医护人员的力量,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从组建全科护理队伍入手,为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后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肺康复训练、日常活动能力训练,充分改善其肺部相关指标的同时,提高临床病情状态和日常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而言,全科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显著;无论是针对患者的肺部功能指标,还是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均存在较好的应用价值,可给予一定的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冬旭, 王静, 赵秀萍. 强化健康教育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 v.27(S1):89-91.
[2]李爽, 俞桂芳, 陈君冬,等. 个性化叙事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 2019, 33(16):2903-2905.
[3]张红霞, 张焱, 陈惟隽,等. 排痰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18, v.24;No.113(3):144-146.
作者简介:史立新(1984.05-),女,汉,河北省廊坊市,主管护师,本科,单位: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