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兰
安徽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门诊,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心内科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8月前收治的心内科采取介入治疗的患者122例进行研究分析,将12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介入手术治疗的心内科患者开展心理护理,不仅可提高护理质量,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关键词:心理护理;心内科介入治疗;生活质量
介入治疗是心内科常用的治疗手段,近几年来被广泛应用在临床治疗中,是一种放射诊断学与临床治疗学结合的治疗方法,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小、治疗风险度更低且康复速度更好、效果更佳。从患者角度来说,治疗方法的创新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还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从而促进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的提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8月前收治的心内科采取介入治疗的患者122例进行研究分析,将12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有61例。实验组中有男性35例和女性2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8.41±5.33)岁,对照组中有男性38例和女性23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8.59±6.14)岁。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为患者实施日常护理,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和运动方案。
1.2.2实验组 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第一,介入手术前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介入治疗的优势和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也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缓解患者对治疗产生抵触心态,通过与患者积极沟通和交流,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1]。第二,手术后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手术后康复阶段的重点内容,向患者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到正常生活中,关注患者情绪的变化,发挥语言安慰的优势,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
1.3评价标准 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越高。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与满意的总数百分比为护理满意度[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文数据,护理满意度采用X2检验,用%表示;生活质量评分采用t检验,用(x±s)表示。两组患者护理后评估指标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见表1。
.png)
3讨论
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介入手术已经成为心内科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从护理上来说,由于心内科收治患者的年龄较大且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的因素,患者极易出现不良心理状态,因此对护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4]。不同心理状态的患者会产生不同的机体状态,因此心理护理不仅仅停留在健康宣教层面,还需要通过患者的表达、表现以及护理人员观察掌握负面情绪的发生的原因,针对性开展护理。患者的情绪变化随着治疗的推进,在治疗中实施心理护理,能够安抚患者不良情绪。心理健康是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的重点内容,通过护理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5]。
综上所述,为介入手术治疗的心内科患者开展心理护理,不仅可提高护理质量,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学青,王承竹,党照华, 等.心理护理对心内科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4):181.
[2]曹健,雷凯,王海平, 等.心理护理对心内科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商情,2020,(18):182.
[3]张锡亭.心理护理对心内科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3):109-110.
[4]童玲,于江波.心理护理对心内科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2):146-148.
[5]魏红芹,朱玉艳.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理、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