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影响 研究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2期   作者:俞喆喆
[导读] 目的:评估心理护理在改善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
        俞喆喆
        嘉善魏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14100
        摘要:目的:评估心理护理在改善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的6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遵从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比较两组的健康行为遵从率、生活质量评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社区;老年患者;原发性高血压;健康行为;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学指出,患者的负面情绪、不良心理越严重,主动康复的意愿越低,对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越差,不仅会降低治疗效果,还会加快病情进展[1]。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病程长、身体素质较差、各器官组织功能衰退等特点,因此风险较高,应加强对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现对6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分组实验,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在改善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的6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65~85岁,平均(74.62±3.57)岁;病程4~13年,平均(7.52±1.16)年。试验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66~85岁,平均(74.56±3.65)岁;病程5~12年,平均(7.44±1.24)年。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纳入标准:符合WHO关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年龄≥65岁;签署知情同意书等。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不全;免疫功能低下;恶性肿瘤;继发性高血压;精神疾病,语言障碍,认知障碍,老年痴呆。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①健康宣教。采取多样化渠道,包括播放宣传片、口头讲解、发放手册等,来帮助患者认识疾病,树立正确的疾病观;②用药指导。对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合理调整药物,并指导患者正确的用药方法、用药剂量、用药频次,向患者强调必须遵医嘱用药,切忌停药,嘱咐患者家属做好监督;③生活干预。鼓励患者适当、适度运动锻炼,积极参与娱乐活动,放松身心。根据患者的病情、喜好,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严格控制脂肪、盐的摄入量。
    试验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常规护理同对照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包括:①心理安抚。帮助患者解疑答惑,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嘱咐患者家属多关心、爱护、陪伴患者,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家人的温暖,保持愉悦的心情。②认知心理疏导。向患者讲解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病机、症状表现、危害及常见并发症等,多采用鼓励性、乐观的语言,来帮助患者面对现实,并通过讲解正面案例,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③身心放松训练。指导患者学会通过呼吸法、音乐法、想象法等机体放松方法来改善自身的不良情绪;指导患者学会八段锦养生功,通过开展锻炼,来活动全身肌肉、关节,加快血液循环,缓解紧张的情绪。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遵从率。包括控制体重、合理饮食、积极锻炼、戒烟戒酒。②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进行评价。包括躯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功能。分值与生活质量正相关。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健康行为
        比较两组的健康行为遵从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伴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近年来,老年患者的健康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高血压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慢性病,具有发病率高、病因复杂、病程长、并发症多等特征。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总病例的95%以上,且随着年龄的上升,该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态势[2]。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坚持用药治疗,因此普遍存在不良心理、负面情绪,同时由于受到疾病的影响,患者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出现了一定的损伤,从而降低了患者的劳动能力、生活质量。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治疗、护理,再加上在传统养老观念遭受挑战的当前,家庭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照顾不断减少,因此在保障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命健康领域,社区护理将会承担更多的职能。心理护理是一种针对心理层面而开展的护理,其倡导以患者为中心,主要是从心理方面入手,来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给予患者人文关怀,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引导患者正确看待疾病、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达到提升护理质量的效果[3]。本研究结果发现,为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心理护理在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甄丽娜.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5):275-276.
[2]肖丽萍,尹德铭,伍惠贤,何少娟.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伴有焦虑、抑郁心理情绪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心理月刊,2020,15(10):20-21.
[3]王元肖. 积极心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资本、主观幸福感、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