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扩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优化措施分析 周文涛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   作者:周文涛
[导读]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传统老旧公路的路基路面已经无法有效承载,路面存在严重的裂缝、车辙、塌陷等病害,威胁车辆通行安全。
        桐庐县交通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500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传统老旧公路的路基路面已经无法有效承载,路面存在严重的裂缝、车辙、塌陷等病害,威胁车辆通行安全。而新建公路所需条件较为苛刻,经过多年探索、创新,可以对已有公路进行改扩建,以便降低公路路基路面问题对交通系统的影响,在此过程中要对改扩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进行优化,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才能更好地发挥老旧公路的效用。
        关键词:改扩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优化措施
        引言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公路工程项目数量逐年增加。为提高公路建设质量,在路基路面设计环节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路基路面设计水平,以减少路基坍塌、路面下沉等病害引起的质量问题。因此,对公路路基路面设计难点进行分析,探寻有效的处理措施,对提升公路工程质量有积极作用。
        1改扩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优化的必要性
        路基路面作为公路的关键性结构,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在路基路面施工中,路基质量的稳定性直接影响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只有做好路基水载力的设计,才能够使其承载车辆的反复碾压,路面的抗变形能力也才能相应增强。在一些特殊路段,由于外界环境以及地质条件的影响,路基路面需具备高强度抗压能力,才能保证其不会发生变形。所以,在进行路基路面设计环节中,应对车辆承载载荷、外部环境侵蚀以及所有可能影响路基稳定的因素进行考虑,最终选择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并在施工过程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路基路面设计优化的相关措施才能得以落实,公路工程的质量也才会有所提高。
        2改扩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优化的问题
        2.1路基路面结构设计问题
        为优化路基路面结构设计,需综合考虑旧路面车辆通行数量,今后通行车辆可能的增加量等,以便满足将来车辆通行需要,缓解交通压力,防止交通拥堵。然而,部分施工单位在改扩建施工前,为加快施工进度,不仅对公路工程的技术指标缺乏合理规划,还对将来可能增加的车辆通行数量缺乏考虑。使得路基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路基路面结构组成不符合要求。
        2.2未充分利用原有公路
        在公路路基路面设计环节中,一些设计人员未考虑到原有公路的有效利用,设计重点主要放在新建路基路面的设计上;同时,在路基路面结构设计中,忽视原有结构的强度数据计算,使新旧路基路面结合效果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路基路面的设计效果。
        2.3路基路面排水功能设计问题
        排水设计也是改扩建施工的重点。如果排水设计不合理,雨季时路面结构容易积水并下渗,从而影响路基路面工程质量。因此改扩建施工单位有必要提高对结构排水设计的重视程度,合理设计边沟、排水沟、截水沟等,将积水和雨水顺利排出,从而保证改扩建工程的质量。但部分设计单位对结构排水设计不重视,对排水设施缺乏合理规划,影响后续施工。
        3改扩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优化的措施
        3.1路基路面结构设计优化措施
        改扩建施工中,为最大限度提升工程质量和使用年限,确保车辆安全顺利通行,路基路面结构设计要尽可能与原路面保持一致。

目前路基下方一般铺设10cm沥青稳定碎石,乳化沥青改性稀浆封层,路基基层施工材料是4%~5%的水泥稳定碎石,厚度36~40cm,路基底基层厚度在18~20cm之间,常用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路面一般采用沥青混凝土,厚度在10cm左右。改扩建路基路面结构设计中,也要遵循该要求,确保与原路面结构一致。3.2旧路补强的设计在改扩建路面设计上,若采用在旧路面中选择材料对改扩建路面进行施工,但路基的高度不变时,需要考虑采用补强的方式提升改扩建路面结构层与厚度层的强度,且在加宽的位置上,按照新建路面结构设计的标准进行,保证新旧路面结构设计的效果能够兼容。
        3.2路基路面排水优化
        公路改扩建工程中需要考虑雨水的影响,若路面长期积水,就会对路面造成一定程度的侵蚀,需要对路基、路面的排水功能进行设计优化,从而提升公路改扩建工程寿命。适当提升公路路基的宽度,设定隔离带、防护栏,结合工程实际运营状况对公路各项参数进行控制,减少道路两侧设置临时停车区,对于道路护坡宽度要保证科学、合理,对于道路中央隔离带、主线桥梁要保证高度始终处于同一水平。对于改扩建路面出现的道路积水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对路基失稳区域的水文地质状况进行勘察,充分掌握相关数据、资料,结合已有建设经验,以及公路边沟尺寸渗透、蒸发、储水等性能,对其进行分析、计算,选择有效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为避免水分渗入路基侵蚀结构,减少地表水对边沟的冲刷,可以选择相应材料对边沟进行砌筑,并减少边沟外侧长度,以便更好地降低工程量。水埝设计施工中可使用混凝土预制砌块代替旧公路土质水埝,在路涵结合处设置泄水槽,排除积水条件,缓解积水现象,并根据实际建设需求,对泄水槽间距进行有效控制,保证路面积水顺利排出。为提升公路改扩建工程效果,要参考原公路路面设计经验,根据现有改扩建公路建设标准针对特殊路段采取独立设计、施工的方式进行优化,以便提升路面排水结构实用性。
        3.3路床、台背及地基处理设计的优化
        (1)在该公路的改扩建施工中,发现绝大部分路基为填方路基,均通过借土来填补,填料以细粒土和粉细砂为主。对此,施工中,应取样进行测试,如果填料CBR值和路床的相关标准不相符,或不满足现行设计规范提出的要求,或在后续碾压施工中存在压实困难的问题,导致碾压不均匀,使试验结果和现场实际情况存在较大落差,则需要对填料实施适当整改。该路段的路床为2∶6∶92石灰水泥土,为尽可能降低施工的复杂度,在处理上主要使用结合料,根据土样的各项测试结果,对路床予以适当的优化处理,采用6%水泥土。这样一来,能有效提高路基及路面整体强度和承载力,并将两层厚度有效的限制在18cm以内,7d抗压强度满足规范提出的不低于0.4MPa的要求。(2)对桥头路基和涵洞过道台后进行处理时,设计方案使用回填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这一除了能有效加快现场的施工速度,还能保证结构物整体强度,减小或避免附加应力的产生。此外,在之后的优化过程中还设置土工格栅。(3)从结构物角度讲,对地基进行处理时应采取合理有效的处理方法,根据不同勘察和测试结果,结合现场实际条件,进行适当的优化处理,首先要对换填垫层实施适当优化,同时采用垫层的方法,若为采用这一方法,根据原来的设置,调整CFG桩,采用碎石桩,以此保证工程质量,并对桩的分布做充分考虑,在它的中进行补桩,而在桩长的控制方面,应穿过整个软弱土层与饱和粘土层,最后将通道处地基改为碎石垫层。通过上述优化,可以在有效保证质量的基础上,缩短施工时间,加快施工效率。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量的不断增加,公路的改扩建已经迫在眉睫。但是,我国现有道路扩建技术还不够成熟,也没有成熟的经验,导致道路在改扩建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从旧道路的利用、路基的加宽拼接、线形设计等方面提出了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能够提高改扩建公路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田家生.浅谈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的软基处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5):189-191.
        [2]苏静.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的处理策略[J].民营科技,2019(2):177.
        [3]陈亚强.改扩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优化措施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5):2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