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工程安全评价的故障树分析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   作者:陈仁聪 秦地阳 彭浩涵 曾俊华 但雷
[导读]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注重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的实际要求,有效提升施工的整体效率,为建筑施工的有序进行提供支持。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重庆市渝北区  401146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注重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的实际要求,有效提升施工的整体效率,为建筑施工的有序进行提供支持。
        关键词:基坑工程;安全评价;故障树分析
        1引言
        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城市高层建筑的增多以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不断推进,城项目中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并表现出坑深越来越深、地质条件和邻近地下管廊设施及线庞杂的特点。一般来说,深基坑工程特指开挖深度超过5m或地下室超过三层,或深虽未超5m然而周边环境极其复杂的基坑支护体系设计、施工和土方开挖的综合性系统程。由于深基坑支护体系是地下工程施工完结后便不再需要的临时性结构,各项安全储工作往往难以做到细致扎实,加之水文地质条件不同导致的区域性差异较强,个案周边件千差万别导致难以制定实施统一的施工操作标准,基坑空间与软黏土蠕变性所形成的压力随时间变化共同作用于支护体系的时空效应,更是加了导致支护体系变形的不确定性因素,而基坑开挖所引发的地下水位及地质应力场的化,也都会导致周边地基土体变形从而对相邻建筑物、地下设施及管线产生较大影响,此积淀形成的工程安全管理高风险性必然造成深基坑工程安全事故多发。因此,为防范全事故的发生,在分析深基坑工程安全管理风险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管控措施和应之策很有必要,为今后类似工程项目的风险控制和安全施工提供借鉴。
        2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过程中,边坡施工是其中的关键内容,但一些项目的实际施工无法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其主要原因是施工过程中存在少挖和多挖的问题,导致施工现场工作很难满足实际要求,无法确保深基坑支护施工中边坡开挖的平整性。另外,施工条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严重阻碍了建筑工程边坡施工的有效进行,进而会影响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整体质量。另外,一些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施工过程不够规范,导致施工技术和施工过程的科学性、规范性受到影响,使基坑的施工存在质量和安全隐患。
        3新形势下建筑深基坑工程安全管理要点
        3.1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在建筑深基坑施工准备阶段,技术人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对工程项目的地质情况进行勘察,明确工程项目的水文地质情况,尤其在地质复杂和存在不良地质条件时,监测过程中需要设置加密勘探点。其次,技术人员需要明确工程项目周边的既有道路和建筑物的情况,针对沉降问题提前制订防护方案。
        3.2 在细致勘察的基础上优选支护设计方案
        要在对深基坑地基土的力学性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进行全面细致勘察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技术论证和精密验算后,制定优选最适合工程项目实际的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深基坑支护设计必须严格以勘察报告核实提供的土质参数为依据,协调平衡好地连墙单元计算与内支撑平面整体计算的位移数值比例关系,遇有严重不匹配情况应通过调整支撑刚度系数、支撑截面尺寸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等有效手段加以优化;设计方案要将支撑杆件的轴压比控制在0.7以内,还要防止角撑体系中联系杆件轴压比过大,以免干扰主撑力的传递。要对深基坑各种变形进行精密计算,确保不超出本工程设定的变形控制目标值。
        3.3加强建设过程中的监理介入
        在深基坑整体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深基坑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工程建设的品质得到更好的保证,工程建设单位应设置专业的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对工程建设整体周期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在涉及到工程建设关键结构作业的过程中,要进行旁站监督,进一步确保工程建设整体的品质安全。发现结构位移现象或工程建设可以引起坍塌情况,及时的做出反应,停止进行相关的作业,在进行相应的支护稳定的操作后,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3.4加强地下水位自动化监测
        地下水位自动化监测采用的水位计是一种总线型水位计,由传感器主体、通信数据线组成;适用于测量各种环境下水位的变化,可以直接挂接系统进行数据自动采集。水位计安装深度由事先测量好的限位钢丝准确控制。首先将水位计上端安装固定套环,在固定套环上连接好限位钢丝,将水位计下放到套筒中直到指定深度,传感器安装到指定深度后,观察读数仪数据显示,确定水位计安装后工作是否正常。记录好水位计安装的相关参数,自动化水位计采集数据时,根据水位的变化量计算水位与基坑底部的关系,判断基坑开挖的安全性。
        3.5加强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设
        工程建设的主体是人,在深坑建设的整体过程中,要加强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育。企业要定期对工程安全技术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及时的对深基坑建设知识进行更新,加强工程建设全员的安全观念及品质的重要性的培养。聘用专业高素质的安全技术管理人才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优化工程建设周期中相关的工序,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3.6应用物联网施工现场视频监控
        由于深基坑工程工作量大而且涉及范围广,为了更好地实现对深基坑施工的管控,施工单位要建设单位合作建立健全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对于施工现场监控系统来说,其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点:动态监测深基坑施工现场的施工活动,监督施工各个阶段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监督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等;合理利用信息化监测管理技术,动态连续的监督施工现场施工情况,提高施工管理效率和质量;项目部相关管理人员需要通过手机等通信设备接收信息,立即对安全隐患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监控系统的建立对于施工现场管理和施工人员增加了制约力度,规范了现场施工行为,而且对于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施工质量控制有很大帮助。
        3.7强化施工检测与检查力度
        在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准备阶段,设计人员、施工人员需要做好施工检测和施工技术交底工作,还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流程、实际操作进行协调,掌握施工技术操作流程、技应用标准,由高素质管理人员检查深基坑支护施工情况,还需要规范记录检查结果。在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做好结构尺寸测量工作,及时记录深基坑支护结构形变量、位移量和沉降量,利用检测装置针对地下水做好周期性检测,明确地下水检测固定周期,了解地下水真实水位。另外,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人员需要加强管理力度,将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形变量与位移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结束语
        通过深基坑工程显著特性分析,总结梳理其安全管理风险问题并逐一提出应对策略。我们发现该类工程安全组织管理责任落实机制的构建至关重要,政府主管部门应在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牵头组织构建起建设开发、监理、勘察设计、施工和监测单位之间互为协作依托又相互独立制衡的安全管理运作模式。此外,优化深基坑工程专业技术管理也迫在眉睫,在做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尤其要引进依托BIM技术推动深化深基坑工程项目的信息化水平,为工程项目安全和质量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坚卿,宋炳.基坑工程与地下工程安全及环境影响控制[J].绿色环保建材,2018(12):42-43.
        [2]吴联定,顾国明,潘曦,尹婷婷.深基坑微变形智能安全控制系统研究[J].建筑机械化,2018,39(12):53-55.
        [3]郭菂,孙娟,李林根,史刘毅,张利.深基坑工程施工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2):201.
        [4]李中建.基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研究[J].四川水泥,2018(11):242.
        [5]张晓进.某深基坑工程安全及造价综合分析[D].湖北工业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