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初中美术教学信息化的路径探索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0期   作者:马燕
[导读] 本文主要围绕初中美术教学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探讨,其中,针对初中美术教学信息化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可行措施,以期为推动初中美术教学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马燕
        (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  天津300467)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初中美术教学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探讨,其中,针对初中美术教学信息化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可行措施,以期为推动初中美术教学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信息化;初中美术教学;面临问题;路径探索

一、信息化教学概述
        信息化教学最为显著的特点即为其内容丰富性以及展示方式的多样性。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对信息化技术加以有效应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课堂学习实效性,将美术教学的媒体更好的展现出来,同时,通过有效发挥现代教育思维优势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更多样化的整合以及传达操作[1]。
二、初中美术教学信息化面临的问题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新型尝试,基于传统教学理念及模式的影响,我国现如今开展的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依旧较多,包括无法发挥信息技术实效性以及过于依赖信息技术和设备,对学生视觉感受过于关注等,导致所开展的初中美术信息化教学始终无法发挥出较高的实效性,下文将针对相关问题展开具体分析。
(一)信息技术实效性无法发挥
        据相关实践表明,现如今的多数初中美术教师存在对相关信息技术缺乏了解的问题,加之缺少完善的软件和硬件设施作为支撑,导致信息技术无法有效发挥实效性,进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始终不高。现如今多数初中院校中担任美术教学的均为从事教师行业多年的老教师,基于传统教学观念和模式的影响,无法有效适应新型的信息化教学,认为信息化教学仅为利用信息化设备开展相关教学,对信息化教学实效性发挥起到了较大影响[2]。
(二)过于注重学生视觉感受
        现阶段初中美术教学课堂中,多数教师会选择利用现代化的信息设备开展相关教学,以达到激发学生好奇、培养学生兴趣,提升教学实效性的目的。通过合理应用信息设备的方式,是可以达到上述目的,但现如今的多数美术教师在课堂中过多的利用信息化设备开展教学,导致其进行基础的美术及绘画教学的时间大幅度减少,对教学质量的提升造成了影响。
三、初中美术教学信息化的路径探索
        各类信息化技术以及设备的产生和发展为现代化教学提供了发展契机,也增加了教学的难度,虽然各类信息化设备及资源在培养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影响,但基于各种问题的产生,也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针对各种相关问题积极探寻解决方法十分重要。
(一)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实效性
        首先,需要引导初中美术教师树立起优良的现代化教学理念,进而可以通过有效学习的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基于教学内容对各种信息化技术和设备进行有效应用,更好的发挥出信息技术实效性。

其次,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以相应的软件系统和硬件设施作为基础的,只有确保这些设备的完善,才可以促使各项信息技术的实效性更好的发挥出来。例如,有条件的院校可以为每个班级配置电脑和投影仪等现代化设备,并重视对电脑的兼容性进行合理设计,有助于更好的美术信息化教学的顺利开展。同时,应注重择选已经普及的软件,多数教师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课件无法正常显示的问题,均是由于多媒体设备上缺少相应软件或者驱动,而利用普及型软件则可以有效的避免此类问题出现。
(二)促进信息化教学资源系统性提升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促使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提升,海量源于网络的图片和资源通过各种形式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起到了积极影响,但教师应明确的是,组织各项教学活动的目的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所以,不应为了优化学生视觉体验,将课堂当做教师展示课件制作水平的“舞台”,教学课件制作过程中也需要重视切勿为了优化学生视觉感受单纯利用技术堆砌。在信息化技术起初进入到课堂教学中时,多数教师会在课件中加入大量的图片、动画以及链接等,使得课件的华丽效果大幅度提升,但此类做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极易导致学生关注方向偏离的问题,对学生课堂学习质量存在不良影响。
        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产生,有必要重视对教师开展高质量的信息化培训操作,例如,可组织一些相关内容和技术的培训,也可以邀请相关专家来校内进行讲座,或者可以委派教师去到其他有经验的院校或者专业机构学习等,使得教师所开展的信息化教学具备更高的系统性,对课堂的教学时间进行更为合理的划分;设计课件的过程中,更关注课件整体性的把握;基于全局角度进行考虑有效突出教学重点;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及难点内容开展有效的讲解和新联操作,促使学生可以在了解和吸收大量信息的过程中,可以掌握每一节美术课程精髓。
(三)其他有效途径
        信息化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多媒体等技术的应用,传统师生二元结构发生了改变,学生逐渐成为了教学的中心和主体,并逐步形成了学生、教师、多媒体平台的三元组合教学模式。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色彩的魅力》一课时,教师首先会引导学生联想生活和色彩之间具有怎样的联系,随后,会通过多媒体平台为学生展示生活中的色彩,使得学生的联想具体化,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将自己的联想表达和描绘下来,如此一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发挥,其学习的实效性也会得到大幅度提升。信息化技术中包含了文字、图像等多重信息,可基于一定程度上替代教师,可达到许多依靠人力无法达到的效果,基于此,推动初中美术教学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也需要注重有效管理师生关系,明确信息化技术及设备的工具性,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利用,设计出更符合学生特点的信息化美术教学手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开展各环节美术教学操作的过程中,应避免过多的依赖信息化技术,重视在关注学生视觉感受的同时,基于信息化技术实效性的发挥,对学生开展有效的美术教学指导,对培养学生兴趣,促进其美术综合素质提升存在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吕一凡.壁画艺术在初中美术综合教学中提升文化理解力的实践探究[J].戏剧之家,2019(24):176+178.
[2]王海英.核心素养视阈下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以甘肃灵台县城关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14):85-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