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0期   作者:李健义
[导读]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之中,要注重对于学生的道德培养与法治教学工作
        李健义
        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四排山中学  677000   
        摘要: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之中,要注重对于学生的道德培养与法治教学工作。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展开了多层次、全方面的培养,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法治水平和道德思想境界,学生以一种正确的心态投入到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包括道德、法治、文化、历史等多方面的内容。基于此,对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策略研究
        引言: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的思想意识也逐步地成熟,在这个阶段教学的时候,教师必须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给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奠定基础。
一、现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
        (一)教师教学受到传统教学方式和理念的束缚
        传统的教学理念和学科分类,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产生了阻碍,一些教师认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次要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错误思想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使得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缺乏相应的教学效果,甚至是流于形式。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落后、教学思想落后、教学模式落后,对于学生的分数要求超过了对于学生的道德要求和素质要求,并不注重强化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理论基础,只是将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点教授给学生,没有使其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方式,没有将相应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组合成知识网络和知识链条,因此,没有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进行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的创新工作。
        (二)道德与法治教学很容易流于形式
        初中阶段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形式往往是开班会的形式,很多学校都没有将其作为一个常规课程进行教学,虽然学校开展了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但是课本内容更新的速度非常慢,很难达到实际预期效果。教师教学的时候,也往往选择灌输的方式,会简单地转述当前的热门事件或者是国家大事,这种简单的方式,学生很难深入地理解,甚至会将其看成一则普通新闻,内容流于形式,教学的效果也很难真正地提高。
二、新课改下做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充分开发社会力量,促进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教育是国之大计,因此各方应形成合力,群策群力促进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更好开展。相关部门应创设良好、宽松的生活化教学环境,支持教师进行新课程改革,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社会和企业可以提供便利的生活化教学场所和实物,如博物馆、科技馆,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参观的机会;企业劳动模范、创新精英可到学校开专题讲座传播奋斗、创新精神,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社会可大力宣传爱心公益活动事迹,让学生通过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载体丰富的素材来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例如,在 “生命的思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社会中广为流传的公益口号或公益广告,便捷地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化。在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播放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与珍爱生命或实现生命价值有关的公益视频,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获取书本难以传递的德育价值,让学生更加直接地从生活内容中形成对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共鸣,并引发学生的思考。社会层面的努力,对良好的德育价值进行推广与宣传,能够丰富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素材,为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提供优越的学习条件,助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
        (二)强化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不能够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其不能够正确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而把自己作为了教学的主体,以向学生传授具体的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只有真正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才能紧紧围绕着给学生制定的教学方案,把自己看成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启发者,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予以指导,促使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上能够不断思考、提升能力。另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还要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关系,能够跟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对于学生的学习大致情况能够做到心中有数,能够实时掌握学生的具体思想动态,以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做到有针对性、有的放矢,真正实现高效教学。
        (三)更新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以往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教师往往会将课堂作为主体来进行教学,学生学习相关内容的时候比较被动,并且教师教学的时候,也是严格地根据教材的相关内容来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很难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也影响了道德与法治课程作用的发挥。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重视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想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及时地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在进行教学方法改进的时候,需要全面地考虑到新课改的实际需要。比如,教师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需要将小组教学和情境教学等方法运用进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将情境教学法运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去,能够让学生在具体的场景中和教师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并且学生的思维也会比较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比较高,也会更加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教师教学开始前,需要做好教学内容的剖析,找到教学的重点和主题,并从主题出发来进行情境的创设,给学生机会,让学生扮演相关的角色,成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主体,在具体场景中,学生也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上主要是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效率提升策略做分析,从尊重初中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和道德与法治教师改变课堂教学方法两方面展开具体论述。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不仅是提升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为培养新时代下的现代化人才的必然选择,这一重要课题值得相关教育学者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语法.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初探[J].基础教育论坛,2019(32):59-60.
[2]刘宠日.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J].家长,2019(29):124-125.
[3]严钊波.关于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策略研究[J].读写算,2019(2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