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超
(潞新公司热电分公司 新疆 哈密 839003)
摘要:科技的进步,促进人们对能源需求的增多。市场对于煤炭的需求量巨大,煤矿企业的负责人员在加大对煤矿开采力度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安全管理工作,开采煤炭的环境特殊。工人在进行高效生产作业的时候,更应时刻牢记安全标准,将煤炭的质量和采矿安全统筹兼顾,采取有效措施对开采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防范。煤矿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在实际开采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本文就煤矿工程采矿技术与安全思路构建展开探讨。
关键词:煤矿;采煤技术;安全管理
引言:
煤矿资源一直是社会生产当中重要的生产原料,也是构成现如今生活条件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拥有巨大的矿产资源储存量,但是大多集中在较为偏远的地区,在开发工作上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同时,重要的煤矿矿产在开采上也有着很大的难度,为我国的煤矿矿业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煤矿矿产的开采工作中,需要采用新时期下,更加科学有效的采矿工艺与技术,才能够有效的缩短煤矿矿产的采矿工作时间,同时,也能够减少在采矿工作上投入的人力成本和物力成本。
1分析煤矿采矿工程技术种类
1.1采用炮采放顶煤采煤技术
炮采放顶煤采煤技术是煤矿采集工作当中常用的采矿技术,炮采放顶煤采煤技术会使用滑移支架放顶采煤的方式,使用支柱以及顶梁作为滑移顶梁的重要结构,在进行采矿的过程中,后梁和前梁会充分连接,将支架支柱作为液压单体柱。煤矿工作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会根据煤矿开采的实际需求,调整支架的使用数量。
1.2采空区填充技术
矿产资源开采完成后,由于本身作为支撑的矿产资源都被运输到其他地方,这就往往会使得地下产生大面积的空白区域,而这个空白区域即是采空区,采空区的出现会带来地表塌陷、地面沉降大幅度变化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经常会导致一些地质灾害产生,为避免采空区带来的种种问题,人们可以利用填充开采技术,就是指可以将采矿产生的一些固体废弃物填充进本身矿产资源所在的位置,填补了本身矿产资源开采所造成的空缺,这样就会减小由于开采而对地表造成的影响,也会大大降低由于采矿工程而造成的地质灾害出现的可能性。除此之外,将废弃物填充进采空区对于废弃物本身也是一种绿色的处理方式,既不会让这些固体废弃物占用更多的土地资源,同时也让它们发挥了对土地的支撑作用,这是一种变废为宝的开采形式,也有利于采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3机械化采矿技术
现阶段下,机械化的采矿技术十分常用,工作人员会针对不同的工作模式,以露天开采的形式和地下开采的形式,应用机械化采矿技术。在露天条件下,机械化采矿技术需要将杂质和废料从矿体上分离。在开采过程中,机械化采矿技术的应用需要坚持自上而下的原则,并且,开采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1.4保水采矿技术
在矿产开采过程中,因为矿产资源大多都深埋地底,在挖掘资源的过程中不免会破坏地下水资源,而在挖掘过程中,由于对地区地形的改变使得地表水资源也会随之产生一些变化,这些都是对水资源的一种破坏,因此,在采矿过程中,应该大力倡导使用保水采矿技术。对于地表水资源的保护需要工作人员根据采掘现场的实际地况和环境来具体设计采矿方案,尽量避免污染到水资源,而对于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可以采取地表灌浆的方法,以此来防止地下水资源受到采矿活动的影响,也可以最大可能地保证地下水结构的完整性,从而不影响到周围各种生物的生活。
2如何做好煤矿安全生产的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2.1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完善施工技术策略
作为煤矿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和安全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否则,无论安全系统多么完善,只要相关技术不完善,就无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功能。这是人类唯一的实施主体,只有符合安全生产管理的意识形态,才能将技术变成安全因素的原动力。根据中国煤矿管理现状,必须积极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因为他们对企业的责任感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防线。结合自然环境与采掘模式与中国煤矿设备的特点,各工程师应积极承担相应安全责任。换句话说,必须根据煤矿的安全要求和采矿管理时间表,发展可靠的采矿技术,制定出安全、有效的建筑测量系统。在建设煤矿之前,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接受特别训练。他们负责安全、技术、管理。同时,在施工和运行中,根据需要调整技术方案,鼓励工程师积极沟通和协调,制定现实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
2.2加强安全监管
要想更好地贯彻落实煤矿开采的安全管理工作,就要加强政府有关部门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监管力度。通常情况下,煤矿发生的安全事故大都由安全管理不当等人为原因造成的,部分煤矿企业对安全管理制度不够重视,负责煤矿生产的人员专业能力有限,无法将安全管理工作的内容进行具体落实,致使出现安全隐患的环节不能得到及时及早的发现,不能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与补救,从而使得出现的安全隐患对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重视对煤矿企业单位的安全监管,督促煤矿企业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的实行,强化管理人员的具体责任细则,建立安全监管部门,对煤矿企业进行更加有效地安全监管。
2.3做好煤矿的通风管理工作
煤矿通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防止巷道以及工作面内的瓦斯超限。若发生超限情况,应该立即处理,以免发生危险。进行通风管理时,必须按照规定定期检查巷道内瓦斯探头的工作情况,还要通过井下视频查看工人是否违规操作。对于煤矿采空区附近的通风,需要避免瓦斯在上隅角处的聚集。此外,还应该重点排查矿井一些通风设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例如风门、风桥、密闭等。进行通风管理时,还应该关注矿井通风系统的运行状况。矿井通风系统的运行状况不仅关系到矿井的通风安全,还会对矿井的运行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定期清理巷道内的杂物,限制设备和材料在巷道内的堆放时间。
2.4系统安全故障积极应对
在煤矿采矿输煤系统运行过程中,需留意容易造成系统安全问题的因素,对环境条件以及气候变化和其他各种突发性问题,应当做好准备。同时,还要根据输煤系统运行环境条件,对运行状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并安排好检修人员值班,以此来确保输煤系统和设备故障问题发生时,检修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排除故障;准备好备用设备,以免某故障设备因停机而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同时这也是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的应有之义。
2.5健全技术管理体系
在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为了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必须确立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采用先进技术,充分利用技术管理系统的作用,现在,大多数煤矿在工程管理阶段采用了粗放的管理模式。利用现代技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提高技术的使用效率。特别是在通风管理领域,必须确保通风健康的实现。构建合理的通风控制系统,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快速掌握各种技术性能,合理利用现有技术,提高性能管理。为了保证煤炭工业的安全和有效运行,必须基于坚实的基础,严格管理和调整工程质量,从而进一步推动煤矿产业在我国的发展。
结语:
煤矿的采煤技术和安全管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更有效地促进煤矿企业的稳步发展,就要加大对煤炭采煤技术的研究力度,不断提高煤矿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增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逐步完善安全监管制度,把这些解决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为煤矿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推动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君凯.关于煤矿采煤技术与安全管理的思考与实践[J].当代化工研究,2020(005):14-15.
[2]邓桂波,张春彦,范一波.煤矿井下采煤技术及存在的问题探究[J].石化技术,2020,027(003):158,160.
[3]许峰.煤矿采煤技术与安全管理浅述[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9(036):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