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水军
福建省建瓯市竹海小学
摘要:小学生是祖国建设的未来,是我们国家的希望,所以小学教育在学生的整个教育阶段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对于他们来说,初入校园,接受文化知识是他们整个学习阶段的重要内容,但并不是唯一内容。我们现代化建设现在所需要的人才,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素质教育观的提出,就要求教师在教育小学生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还有承担起育人的责任。所以教师必须在小学教育中,开展行之有效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长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只有道德素质过硬,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国家建设中承担起重任。所以本文笔者主要探讨的在小学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意义以及具体策略,具体如下,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策略研究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是现阶段小学教育中需要开展的一门重要课程,因为小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完善,对事物的认知具有一定的局限,而且是非分辨能力存在不足,法律意识淡薄。基于小学生本身的这些特点,就必须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去弥补小学生认知上的不足,去规范约束他们的行为,去增强他们的道德法治观念,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习惯,拥有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这才是教师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所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所以教师必须立足新课改的背景之下,立足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去制定行之有效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策略,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从而带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一、理论联系实际,实施生活化教学
道德与法治教育这门课程,本身而言,是一门理论性比较高的课程,比较抽象。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一味地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一股脑地把知识讲给学生听,学生未必能将知识点记在心心里。因为结合小学生活泼好动,贪玩爱闹的性格来说,他们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不喜欢概念化的知识点。所以教师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实施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生活化教学,结合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见的案例,去开展相应的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在讲述《少让父母为我操心》这堂课时,就可以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在生活中,父母为我们操心的事情太多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可以通过一个小问题,“父母为我操过哪些心”,让学生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诉说父母在生活中为自己做的事,在学生讲述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要体会爸爸妈妈的辛苦以及对自己的关爱,自己在生活中,可以做些什么事情去为父母分担。
然后布置一个孝敬父母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去做一件回报父母的事情,学会感恩,懂得付出,最终能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二、激发学生兴趣,开展情境化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关注点。情境化的教学方式,是指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这个情境在学生生活中比较常见或者是有学生发挥想象能力的空间,这样就把教学内容代入到了情境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践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所以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例如,在教师在讲述《我们班规我们订》的时候,就可以创设一种合作小组情境,来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班规是每个学生都必须遵守的,那么什么样的班规是小学生喜欢和能够真正遵守的呢,教师让学生之间分成小组讨论,你想要班级成为一个怎样的班级,在这个讨论的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开拓他们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丰富学习形式,借助多媒体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再是单一的黑板和讲台,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开展生动有趣的教学课程,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活跃课堂氛围。这样的教育才能够吸引学生的眼光,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来。多媒体教学的实施,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采用视频教学,图片教学,音频教学,课外延展教学等等,多种多样的课程设置,把教学内容中冷冰冰的文字变成了具体的影像资料,更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消化。
例如,教师在讲述《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的时候,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呈现环境污染的具体画面。教师在课前事先准备一些视频教材和图片教材,在课堂上进行播放和展示。学生在观看动态的影视资料的过程中,更加能够了解环境污染的方式以及危害,视觉的刺激能带给学生更大的冲击,让他们能够接受到更好的环境教育。
总而言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开展任重而道远,教师必须因材施教,因人制宜,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去实现主动学习,高效学习。而且教师也必须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结合生活化教学,情景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等,给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才能达到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让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徐嘉婕.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学提高德育有效性探究[J].成才之路,2017(16).
[2]杨青.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化理念及其实施探讨[J].新杂志,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