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2期   作者:王友彬
[导读]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的进展正在逐年加深,教学理念也越来越体现出彰显个性的新时代特征。新的课程改革目标把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小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演能力无疑是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因此小学教育阶段的音乐教学就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习惯和教学理念,提高学生们对音乐课堂的兴趣和学习欲望,培养同学们对音乐学习的主动性是高效的音乐教学的先决条件。

王友彬   四川美丰寿丰实验学校  四川  美丰  618000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的进展正在逐年加深,教学理念也越来越体现出彰显个性的新时代特征。新的课程改革目标把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小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演能力无疑是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因此小学教育阶段的音乐教学就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习惯和教学理念,提高学生们对音乐课堂的兴趣和学习欲望,培养同学们对音乐学习的主动性是高效的音乐教学的先决条件。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学;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142-01

        引言
        音乐是人类艺术殿堂的瑰宝,是人类发展进程中诞生的奇迹。小学音乐教育是为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打基础的重要阶段,有效的音乐课堂教学不仅能让学生们提高对音乐的欣赏水平,感受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更可以启发同学们的感性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也具有特殊的促进作用。提升小学生尤其是中高年级的小学生的音乐学习主动性是高效音乐教学授课的必要条件,本文结合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音乐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学生们在音乐学习中的主动性做出浅显的分析和思考。
        一、主动学习的重要意义
        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主动学习的习惯就是保证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品质之一[1]。主动学习的概念更多是相对于被动学习,学生具备了主动学习的品质,可以更高效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任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授课效果,在小学音乐课堂上也需要着重培养学生们主动学习的习惯。
        一般的小学中高年级是指三年级到六年级的阶段,年龄在十岁到十三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从儿童到青春期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初步形成,容易出现逆反心理,这就需要一线授课教师在制订和执行授课计划的过程中付出更多的努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高效的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二、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领域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和推广。但是,在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地方还存在着有待改进的问题,值得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和思考[2]。很多学校对于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音乐课被挤占很严重,出于对应试教育效果的考虑,部分学校甚至取消了音乐课的教学。部分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有待提高,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难于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不利于学生们对音乐课兴趣的提高和对音乐学习的主动性的培养。有的教师教学手段单一,评价标准僵化,对有音乐天赋的同学没有做到积极的引导和有效的发扬,客观上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的策略
        (一)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在授课活动之前,教师应端正教学理念,科学细致的准备教学计划,合理设计有针对性的授课细节和教学节点,注意发扬音乐学科的特点,以美学欣赏和艺术感染为主,避免枯燥乏味的乐理讲解和灌输式授课[3]。
        (二)趣味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结合当前被广泛应用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保证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例如,在进行人音版四年级上册《歌唱祖国》的内容教学时,就可以利用电影片段视频的形式加深同学们对歌曲背景的理解,结合相关的历史小故事,提高学生们对音乐课的兴趣,提升音乐学习的主动性。
        (三)分组活动提升教学质量
        授课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和每位同学在音乐方面的天赋和基础,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音乐学习和表演小组,进而以小组为单位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游戏环节。例如,在人音版六年级上册《小黄鹂鸟》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结合学生们的分组情况,安排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森林里动物运动会的模拟比赛,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在音乐课堂中实施分组教学和游戏的活动可以充分发挥每位同学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们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四)教学中结合流行音乐元素
        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结合流行音乐的元素是经过很多一线授课教师实践检验的教学方法之一,需要教师提前了解学生们对流行音乐兴趣点和当前受学生欢迎的流行音乐题材,以此为沟通的切入点,使同学们更易于接触和理解。例如,在进行人音版五年级下册《可爱的苹果》的内容教学时,就可以小组为单位安排每个小组表演的关于水果的流行歌曲和舞蹈,以此为切入点展开课堂的教学。
        (五)合理的评价方法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学生们的课堂表现及时作出表扬和评价,要善于发现每个同学的长处和亮点,鼓励同学们的新进步和好习惯,如此形成良性循环,来保持学生们对音乐课的兴趣,使学生们愿意主动学习音乐课程。
        四、结束语
        对音乐的理解鉴赏能力以及表演能力是一个人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教育在学生的素质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主动性是有效完成小学音乐教学的目标的重要条件,需要一线授课教师课前精心准备教学方案,进行趣味性教学活动,结合多种能够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并对学生们的表现及时的进行鼓励性的表扬和评价,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国家小学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安利.如何培养小学音乐中高年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J].信息教研周刊,2012,000(011):100-100.
[2]江钰.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主动性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2):164-164.
[3]莫恺.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探析[J].未来英才,2018, 000(003):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