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妃英
绍兴市柯灵幼儿教育集团亲亲园区 浙江省绍兴市 312071
摘要:随着经济和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美术教育在幼儿启蒙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全方面促进幼儿心理和智力的发展,在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社会各界要予以充分的重视,注重幼儿在美术方面的培养。摒弃陈旧的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促进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自然资源;美术活动;方法
引言
美术教育几乎贯穿于整个幼儿教育活动中。这是因为美术教育活动能够对幼儿的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起到提升的作用,还对幼儿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拓宽提供其他方式难以比拟的帮助。大多数时候是教师布置相应的场景或者题目,给幼儿充分进行联想和想象的空间,让幼儿能够通过自己动手绘画和手工制作等活动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并增加自己对美的了解。
1幼儿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1教学观念存在偏差
美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首先,家长普遍认为幼儿美术仅仅就是画画,他们把自己的思维局限在条条框框里,教育观念存在严重偏差。而美术不只是画画那么简单。事实上,美术是一个通过创作者的观察和体验以及情感的有感而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描绘的艺术表达形式。其次,从教师的角度来讲,他们中的大多数教学观念存在偏差。幼儿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往往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于幼儿身上,希望幼儿能遵循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他们对于创作的结果尤为看重,忽视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极大地限制了幼儿的个性发展,削弱了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是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支持,形成一种合力。在幼儿美术的教学中需要培养幼儿最初级的价值观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1.2幼儿美术教学方式过于死板
纵观幼儿美术教师的教学方式可以发现,幼儿美术教学方法过于模式化而缺乏灵活性,这就导致幼儿在绘画时往往缺乏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情感思想的表达。目前许多美术教学的方式都是通过教师示范绘画,幼儿进行模仿,随后根据化作的相似度和色彩的搭配情况进行评选,尤其是一些私立幼儿园,更是对幼儿绘画构图和用色技巧的学习有严格要求,严重不符合幼儿学习美术的能力范畴,这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幼儿天性发展的限制,会极大地扼杀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终可能会降低幼儿对美学的感知和感悟能力。
1.3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不足
幼儿美术教学属于启蒙的教育阶段,美术教学是从涂鸦开始的,由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随意创作。而如今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及家长这种急于求成的错误思维模式阻碍了儿童对美术创作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幼儿描绘的是否与参照物大体相似来作为教师的评价标准,极大地阻碍了幼儿的创造能力,忽视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在绘画中发挥的作用。教师这种错误的思维模式限制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发展,对于处在幼儿时期的孩童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双手和眼睛来了解这个世界,通过动手操作才能促进幼儿手和脑的发展。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发挥想象的空间,而非设置很多条条框框来让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模仿创作。
2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方法
2.1幼儿收集自然材料,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激发创作的兴趣
幼儿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学习的。
让幼儿成为收集材料的主角,在大自然中运用多种感官去充分地感受、体自然资源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运用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教学研究室 刘健康验、探索大自然的一切,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收集自然材料,更具独特性,同时为美术创作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与创作兴趣。龙垭镇幼儿园是原小学改建,园内有大树,花草,经常还能见到各种小昆虫。根据我们的教学活动内容,利用午饭后散步及午睡起床后的时间,领着孩子到院子里收集如树叶、花瓣、枯树枝,小石头、树皮等各种各样的自然材料,拿在幼儿手中的树叶变成了扇子、小木棍变成了孙悟空的金箍棒、小石头变成了元宵,狗尾巴草变成了小兔的耳朵,他们玩得不亦乐乎。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孩子的想象力如此的丰富令人惊叹。回到教室幼儿协助老师将收集的天然材料进行清洗、暴晒、整理分类,这一切都是在幼儿的亲力亲为中完成的。在与天然材料亲密的接触中,增加与自然材料的亲近感,有了感情的投入,在美术活动中更加主动地学习、大胆地创作。幼儿亲自参与的收集活动,还引发幼儿对身边自然资源的关注与兴趣,主动地收集生活中的自然材料。
2.2游戏法
所谓游戏法,就是教师通过玩游戏的方式让幼儿积极进行绘画创作。幼儿大多活泼好动比较喜欢玩游戏,教师不妨投其所好,通过设置一些比较有趣而且能够帮助幼儿进行创作的游戏来促进幼儿绘画的积极性,并在这个过程中对不同的事物特征产生更加深刻的、独特的印象。比如说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涂色游戏,鼓励幼儿通过自己的喜好和想法来涂色,展现出自己想要的绘画内容,这能够让幼儿对各种不同的颜色及其色彩的搭配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促进幼儿对色彩掌控能力的提升,形成符合自己审美的色彩搭配初级印象,并通过各种不同的颜色搭配进行比较来感受色彩的魅力,实现提升幼儿审美能力的目的。还有诸如“装糖球”“绕线球”,即通过鼓励幼儿画圆形来了解“圆”所具有的特点;“爬楼梯”,即通过鼓励幼儿画长方形来了解“长方形”所具有的特征;“小鸡吃米”,即鼓励幼儿画点来了解“点”所具有的特色……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不同形状的特质并展现通过绘画展现出来,以此来提高幼儿动手能力。
2.3丰富教学方式
新理念下,为了提高幼儿的美术意识,有效激发幼儿美术学习的兴趣,幼儿教师需要结合幼儿成长需要,以幼儿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切入点,运用多种形式开展幼儿美术教育,从而有效促进幼儿创意美术发展和进步。为丰富创意美术教学形式,教师可以广泛联系生活实际,为丰富幼儿美术创意课堂做准备,比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布料、布头、布片等,也可以是一些空的矿泉水瓶、纸箱、纸壳等,带领幼儿进行手工制作,利用这些物品,可以将其制作出幼儿感兴趣的物品或者粘贴画等,组织幼儿进行模仿或制作,从而使得美术课堂活跃起来。其次,教师也可以带领幼儿开展户外写生活动,给幼儿们自主观察和自由创作的时间,从而有效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有效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
2.4选择幼儿美术生活化素材,培养幼儿美术活动的创造力
幼儿美术活动材料的选择也应生活化。对于幼儿美术活动中的材料,教师应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物品。这样选择美术素材既能体现美术素材的丰富性,又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充满亲切感。另外,生活化的美术资源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这是儿童了解乡土文化的有效渠道,能激发幼儿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生活化素材运用在幼儿美术作品中,能使幼儿的美术创作更加丰富,个性色彩更加鲜明。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物品,如包装盒、旧光碟等都可以成为幼儿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材料。这样,幼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社会意识也会得到增强。
结语
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无外乎是培养幼儿美学艺术的感悟力和创造力,同时,高质量的美术学习会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幼儿广泛学习的兴趣,积极让幼儿进行艺术构思,才能有效提高幼儿的美术素养,为幼儿学习美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邹光辉.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实践浅探[J].最漫画,2017(12).
黄妃英(1979-),女,汉族,浙江绍兴,本科,幼教二级,研究方向: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