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晶晶 钟鸿燕
宁波姚江水利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400
摘 要:本文对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文章从阐述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点入手,进一步分析了保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水利施工;要点;质量控制措施
前言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是占据重要地位的一项技术内容。在对该项技术进行运用时,要做好桩位测量放样、埋设钢护筒、泥浆制备及质量检测、钻进成孔、钢筋笼制作及安装、检孔及清孔等工作。
1.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点
1.1桩位测量放样
由于钻孔灌注桩施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技术要求,因此必须提前进行桩位的测量放样。在测量时,要重点把握基坑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高程引测等因素;要把设计总图上的建筑物基础桩位,按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准确地测设到拟建区地面上,为桩基础工程施工提供标志,作为按图施工、指导施工的依据;要做好建筑栋楼桩位测量放样;并且进行桩基础施工监测,由检测单位随机抽取桩总数的30%对成孔深度、垂直度、桩径等参数进行检测。在整个测量放样过程中,易受日照、风力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且因为工程沉降、位移等等方面原因,设置的测量点位可能会发生变化,会影响测量精度;此外,施工现场交叉作业多会对测量有一定的干扰,这就要求测量人员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严格审核测量起始依据的正确性,坚持测量作业与计算工作步步有校核的工作方法。
1.2埋设钢护筒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护筒的主要作用表现在隔挡孔口的石块、异物等掉入孔中,保证孔中水头高过地下水1m以上。钢护筒长度没有强制性规定,一般看现场地质情况定,许多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地基条件比较差,地表以下存在着厚度很大的软土或中等强度的黏土层,此时就要求施工人员在调查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基础上,选择正确的钢护筒型号,利用科学的埋设方法,保证最终制成的桩足够稳定。
1.3泥浆制备及质量检测
在施工作业中,必须制备好泥浆并对其质量加以检测,可以通过检测其组分质量的方式进行落实,如水泥,砂石,水,掺杂料等,来保证泥浆达到施工要求。其中水泥的质量检测,可通过放样测试的方式进行检测,根据放样测试检测水泥的强度,耐久性是否符合工艺施工要求,并依据检测数据进行水泥材料的选择。砂石的质量检测主要通过检测砂石粒径,以及砂石含杂量的方式进行检测。水的检测主要通过检测混合水的PH值进行落实,规避因水质过酸或过碱,造成的泥浆强度质量不合格现象。
1.4钻进成孔
在钻进成孔过程中,需要对操作方式进行合理选择,提钻和下钻均要缓慢、均匀,且每次钻深不宜过大,以每次下钻“少进尺、勤提钻”为原则。在钻斗到达上次进尺深度之前就要开始慢速正钻,将上次受扰动的淤泥缓慢的吃入钻斗内。然后将下钻速度和旋转速度都维持在较慢的范围内,防止下钻过快来不及进入钻斗的淤泥受到较大扰动充斥到钻体与孔壁之间变为流态,同时慢压慢钻也可以防止偏钻。此外,下钻和提钻时的动作也不要过猛,以防孔壁淤泥坍落而埋住钻头,同时也可防止由于提放钻过快时,钻头对孔周已形成的泥皮造成破坏,从而释放出孔壁上流塑状淤泥。
1.5钢筋笼制作及安装
钢筋笼制作质量直接影响端承桩的桩身承载力,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影响较大,因此要对其保持高度重视。
一般来说,钢筋笼制作且钢筋笼对接时均采用人工焊接的方式,钢筋笼焊接质量非常关键,钢筋笼的笼径、线形、焊接安装效率和成桩的质量都与之相关。工作人员要对钢筋笼制作场地的电焊机进行检查,检查有问题的电焊机,将其更换为性能优良的电焊机;要对现场的焊条进行检查,将不合格的焊条全部换成型号为J502的焊条,同时,对焊条采取防潮措施,严禁使用锈蚀、受潮和已氧化的焊条,如此,钢筋笼的脱焊数量可明显减少,钢筋笼焊接的焊缝质量可得到提高。
1.6检孔及清孔
在使用钻孔灌注桩清孔技术过程中,清孔作为重要一步,可采取抽渣法、空压机吹砂管反循环清孔法进行。以抽渣法为例,沉积物的底部应该同时充满水,保持一定的高度。抽渣后,将管道插入孔底,注入水,使水从孔中溢出;溢流过程中,孔内泥浆密度逐渐降低,达到要求后停止。该方法适用于各种冲、抓、的摩擦桩,排渣后孔内泥浆的相对密度应小于1.3;浇注混凝土前,沉淀物的数量应该再检查一遍;泥沙超过要求,应进行二次清孔,待清孔完成后立即浇注水下混凝土。
图1 清孔作业
2.保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措施
2.1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为保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得到高效、规范的运用,消除可能出现在施工现场的事故隐患,杜绝安全事故与质量问题出现,提升工程质量,就必须认真执行相关的国际质量认证标准,做到技术交底工作。以焊接钢筋施工技术交底为例,首先,焊接管道应做好防腐处理,除锈后刷红丹防锈漆两遍,要求涂刷均匀,无漏刷,无流淌;焊接前应对钢筋调直,施工完毕应对敞开的管口封堵,防止阻塞。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技术交底措施,可以确保施工技术得到规范利用,进而保证施工质量。
2.2加大作业现场风险管控力度
针对钻孔灌注桩施工现场的一系列安全、质量风险,要成立专门的风险监测与控制小组,形成全面监控格局,在保证施工质量同时保证员工人身安全。除了检查施工人员是否按照施工作业流程规范作业,还要确保施工人员配备了可靠稳定的安全防护设备。施工单位可以建立健全信息技术与安全管理平台,借助地理信息、决策支持、人工智能、网络通信、物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优势,将钻孔灌注桩施工全过程都纳入管理体系中去,实现动态信息随时调取、风险监控过程便捷可溯。在风险管理体系上,将风险控制网、可视化作业现场分部图、安全管控一览表集于一体,全面提升现场风险管控信息化效能,有效防范各类安全、质量隐患的出现。
2.3形成清晰的施工应急预案
做好水利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工作,需要在专业知识、技术实力和实操经验上面面俱到,同时编制清晰的应急预案,如此,即使后期出现突发状况,也可以迅速做出处理,为项目有序推进兜底。前期,技术管理部要针对灌注桩、钻进机等设备与工艺环节制定详细的管控要点,督促施工人员严格执行,以钻进速度为例,要求按设计设定速度,精确到小数点,量化指标,防止后期施工时大意妄为,这可以从源头上遏制危机的爆发。除此之外,在应急预案方面,应该针对如下问题——支护漏水、流砂、管涌等突发状况,提出明确的控制措施,防患未然,力图在因不可抗力出现问题时,把影响最小化。
2.4做好材料的质量检验工作
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会用到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工程材料,因此对其进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不同施工材料种类多,性能差异性大,应该在每种材料使用之前都进行抽样检验,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保障材料质量;检测项目与内容应当遵照国家行业标准,并服从当地建筑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问题的探讨,意义重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明确关键技术要点的基础上,对保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措施展开研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加大作业现场风险管控力度,形成清晰的施工应急预案,做好材料的质量检验工作。
参考文献:
[1]张雷霆,徐耀堂,户和国.水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浅谈[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7(8):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