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青海省海东市 810700
摘要:随着城乡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作为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关键物资之一,人们对原本就十分重要的自来水水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证城乡供水水质的质量安全,需要经过自来水水厂取水、水质管理以及二氧化氯药品管理、供水系统管理、生产管理等一系列处理环节,才能够真正让人们用上安全优质的自来水。而从水源至龙头用户,在城乡供水系统运行中,由于涉及点多面广,无论任何环节受损都会对水量、水质、水压造成不同程度影响,在展开多数水质项目监测时,均为定期、事后执行,所以需要对不同供水系统环节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做到把控好每一个城乡供水关卡。
关键词:城乡供水;水质检测净化;处理技术
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加强饮用水保护,改善饮用水质量,强化饮用水安全是一项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饮用水安全的关注意识越来越高,对城乡饮用水安全管理现状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思考。饮水卫生质量与人们的健康密切相关,为了解鞍山市城乡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情况,鞍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检测方案,对全市生活饮用水开展检测,收集并汇总2019年全市水质检测数据,分析问题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为制定城乡饮用水检测和管理工作方案提供依据。
1城乡饮用水水质状况
按照城乡饮用水检测方案,涉农地区共设置76个检测点(海城市24个、台安县17个、岫岩县29个、千山区6个)。各地区按要求及时完成水样的采集、检测、汇总分析和结果上报工作,城乡饮用水覆盖率以乡镇为单位达到100%。从2019年检测数据看,在不考虑消毒剂指标的情况下,全市城乡饮用水水质总合格率为50.66%,低于童臻琼等[2]的研究结果,说明鞍山市城乡集中式供水水质仍需进一步提高。
2处理方法
2.1自来水水质常规处理措施
将地表水作为主要水源,采用的常规处理措施主要是对悬浮物质、胶体物质、微生物病原物质的去除,将混凝剂加入原水内,会使得原本无法自然沉淀的悬浮物凝聚成胶体颗粒,因此生成矾花类大颗粒絮体,最终沉淀于沉淀池内排出池中,实现澄清池内的混凝、沉淀全过程。过滤是使原水通过白煤、石英砂、砾石、瓷砂等滤料,滤除水中残留颗粒物。消毒作为饮用水处理的关键步骤,最常用的处理方法是将液氯加入水中,实现对水内病原微生物的去除。
常规处理工艺能够较好的去除水内存在的悬浮物、病原微生物及胶体物,也能够有效去除无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离子、有机物,针对未受污染的水源实施常规处理后,出厂水浑浊度低于1NTU,能够达到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常规标准。针对浑浊度100NTU以下的、并未受到工业废水等较大污染的原水,无须进行混凝沉淀构筑,可以通过运用多层、双层滤料池作过滤处理。在含砂量较大或原水浑浊度较高的情况下,需要增设水厂进水处的预沉池、沉砂池实施常规处理。对于较严重的水源污染问题,则可以将生物活性炭滤池加入砂滤池后,增设生物活性炭滤池。对于水中存在的一定浓度铁、锰、氟等的情况,需要采用相应处理设施。针对较高原水硬度需要作相应的水质软化处理,并运用除盐和咸水进行淡化处理。目前应用于水厂饮用水常规处理中的混合、投药、沉淀、絮凝、气浮、消毒等工艺流程仍是最为广泛采用的水质净化处理技术。
2.2滴定检测法
在当前的地下水水质检测过程中,滴水法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检测方法。其作用原理是,在取得了相应的地下水样本时,由专业的工作人员将地下水直接传递到专业的实验室内部,由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将相应的检测试剂滴入到已经获得的样本之内,通过检测试剂内的相关物质和被检测样品中相关污染物质的结果对比和分析,得出水体资源内是否存在污染问题。该方法的使用过程中,通常会通过与水体资源中各类金属离子发生的反应,根据沉淀、变色以及络合反应的模式,分析其中存在的各类污染物类型。需要注意的是,实际上并非所有的有机物都能够和各类金属离子紧密结合,因此在具体检测过程中,必须要根据生成物以及各类有机物的类型,确定该方法可否使用。
2.3混凝反应处理
原水经过泵房提升后,进行混凝工艺处理,将水处理剂加入其中,直至可以均匀混合,与水中的杂质形成大颗粒絮凝体,称这个过程为混凝过程。目前比较常用水处理剂包括聚合氯化铝、氧化铝、三氧化铁、硫酸铝等物质,运用聚合氯化铝,将药剂投入水中存在电离铝离子,能够发生水分可逆反应。氢氧化铝的化学吸附作用,能够将水内的不易沉淀颗粒物和悬浮物,进行脱稳、聚结,之后吸附架桥,方便水中分离、沉降,在具体的混合过程中通过加药即可迅速完成。
2.4离子检测法
离子检测法是当前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通常可以用于检测水体中是否存在氢化物。在具体的处理过程中,会将相关的溶液或者被检测的水体放入到检测仪器之内,而在仪器的一端,加入氟化镧单晶并封闭,同时将氟化钠、氯化钠的溶液配置到特定的浓度,之后使用Ag-AgCl电极,将其配置为参考电极,形成了氟离子的选择电极,之后进行通电处理。此时可以根据当前整个液体内的相关离子参数和运行标准,实现对于所有参数的明确分析,并确定当前水体是否遭受了污染。
2.5过滤后消毒处理
水经过过滤处理能够显著降低水的浑浊度,还能够去除含有病毒、细菌等有害微生物的悬浮物和胶体。消毒不是将微生物全部消灭,而是对致病微生物的有效清除。原水经过混凝、沉淀、过滤,已经去除了大部分的细菌、病毒,但要确保饮用水达到水质标准,不但要进行消毒处理,还要保证城市管网末梢的消毒剂余量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防止细菌在供水系统内繁殖。为确保水质安全,根据水厂管网分布情况,对管网点进行水质抽查,定期冲洗管道末梢可以有效杜绝细菌二次污染。
2.6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色谱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液体为流动相,通过高压液系统进行。该技术对水中污染物的检测范围广,包括水中各类无机物、工业废水有机物和农业化肥有机物等。在检测过程中,样品的预处理方法是影响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程度的关键因素,例如二氯甲烷做为SPE的洗脱液,可使得检测水中呋喃丹、阿特拉津、甲萘威的回收率均可达到84%以上。
2.7重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是通过质量变化来确定被测物组分含量的分析方法。常用来进行饮用水中悬浮物、溶解性总固体等含量的测定。按照分离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沉淀法、挥发法和萃取法等。例如在处理含磷的废水时,利用沉淀法将可溶解性磷转化为不溶性的磷酸盐,大幅提高了转化率、采用氯化挥发法回收硫铁矿中的银、选用氯仿萃取高浓度有机废水中的脂、纤维素等。使用该方法去除水质中有机物的效果显著,去除率较高,但是操作复杂,检测和分析时间长,对低含量组分的测定误差较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城乡供水水质直接与居民的生活饮用水最终洁净情况密切相关,更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产生极大影响,保证自来水用水安全,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生活的基本保障,供水部门也需要严格执行相关制度操作,并树立严谨工作态度保证供水工程的安全。
参考文献
[1]任盛阳.二次供水的水质保护问题与对策[J].区域治理,2019(52):147-149.
[2]罗松.饮用水水质检测中气相色谱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24):5-6.
[3]李润平,谢路平,赖云.浅析环境保护中的水质监测[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12):57.
[4]刘冬云,唐代洲.水质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质量控制途径[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12):60.
[5]杨永军.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的重要性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19(3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