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河北保定 071700
摘要:斜坡屋面在众多建筑结构类型当中具有着良好的排水性能,而其施工做法不仅可以应用到别墅等相关高级建筑当中,在多层建筑结构体系当中也同样具有较高的适应性。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相关施工单位需要认识到斜坡屋面施工对比平屋面要具有更高的复杂性,如果没有合理的采取相关施工措施,没有做好防水设计,可能会导致斜屋面出现相关的渗漏问题,进而影响到建筑本身的质量。因此,在斜屋面建筑施工过程当中,需要有效地控制施工工艺,并合理地采取施工作法,针对目前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以此来全面提升斜坡屋面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斜坡屋面;混凝土施工;作法
1斜屋面混凝土施工作法
本文以某一具体斜坡屋面工程施工为例,介绍了在屋面混凝土施工中主要作法,并探讨其作法存在的缺陷和适用范围。
1.1单面模板法
单面模板法是斜屋面混凝土施工过程当中比较常见的一项浇筑方法,其具有着较高的简便性,但同时在具体施工过程当中也存在着许多的影响因素。具体来说,当模板表面的光滑程度过大或过小时都会对其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在混凝土的具体施工中,一旦没有合理的采取相关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振捣处理,那么在混凝土初凝期间开展二次振捣,混凝土自身的可塑性会有所降低,再进行二次振捣时会导致混凝土的表面出现裂纹问题。所以在单面模板斜屋面浇筑过程当中,应该有效的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通常将其维持在30~50mm,并要采用焊接、钣金等方式来有效的制造抗滑移带,这样可以有效的控制混凝土自身的流向,同时施工人员还需要进行分段施工。除此之外,为了确保斜屋面自身能够保持相应的平整度,施工人员应该一边振捣一边使用相应的水泥砂浆来有效的进行抹平处理,而且水泥砂浆的比例应为1:2.5。在斜屋面单面模板施工处理时,主要通过混凝土自身所具有的凝结力以及模板表面的阻力和钢筋防位移带所产生的作用力来有效防止混凝土表层出现移动,确保混凝土在硬化后不会产生下滑。而一旦模板的角度超过一定值后,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模板对混凝土所产生的阻力无法与混凝土自身的下滑力进行抵消。而在混凝土初凝过程当中,如果这种缓慢位移现象仍然在持续发生,那么将会导致混凝土由于自身不够密实,进而出现相关的渗漏问题。因此当屋面坡度超过26°以上,施工单位不适合采用单面模板法来进行施工。
1.2双面夹板法
当屋面的坡度达到75°时,则需要采用双面夹板法来进一步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当中,应使用短钢筋来作为支架,同时还需要加设止水片,从而对屋面的厚度和止水、防渗等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在两模板的外侧面中部还应该设计相关的混凝土浇筑口,其尺寸大小为400mm×400mm。而通过对两种施工方法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双面夹板法会使混凝土的局部位置出现多蜂窝现象,不容易进行振实,但其混凝土的整体密实度要相对更高,而通淋水试验可以看出其所产生渗漏的部位多位于加固铁丝部位。单面模板法的表面并无任何的蜂窝、孔洞等现象,但却有着比较普遍的渗漏问题,而且一旦出现渗漏,往往无法及时的查找漏点,因此想要进行修补也十分困难。双面夹板法可以有效的满足混凝土板的内实外光设计要求,单面板的厚度相对较小,将钢筋和保护层去除后,其中间间隙需要小于50mm。如果在绑扎钢筋时存在着相应的误差,将会导致很难插入振捣棒。所以在具体施工过程当中,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对钢筋位移和混凝土浇筑不到位等现象进行关注,避免产生相关的蜂窝而由于无法对模板内混凝土的饱满度进行观察,对此,施工人员可以采取敲击听音这种检查方法,在板底使用附着式振捣器,从而使混凝土的下淌能够保证充实。在振捣过程当中,对振动棒也需要合理选择,并按照具体的顺序进行查证,避免出现漏插现象。对于混凝土上的死角部位,则可以采用板外振和人工插钎相结合的方式。
在应用双面夹板法时,需要对混凝土的塌落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并结合施工温度,将其控制在50~70mm。而为了确保层面的结构安全性和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在对一些坡度比较大的斜屋面进行施工时,应该首选双面夹板法。
2斜坡屋面混凝土施工做法的改进建议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建筑结构体系当中,斜坡屋面的混凝土施工一直是工程施工中的一大难点,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斜屋面的坡度往往已经达到了10%,因此为了能够有效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需要合理的采取相关施工措施,并采取有效的施工做法,避免混凝土在浇筑过程当中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而从目前斜坡屋面混凝土施工现状进行分析,其施工做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进一步提升斜坡屋面混凝土施工质量。
2.1蜂窝
在斜坡面混凝土施工过程当中出现蜂窝现象,主要是由于一次下料的厚度过大,进而导致振捣不密实或出现漏振等现象,而模板缝隙会导致水泥出现流失等相关问题。在具体施工中,由于钢筋本身的密度相对较大,而混凝土的塌落度又相对较小,所使用的骨料直径与要求不符,再加上模板有着相关的缝隙,进而导致混凝土砂浆会从模板当中进行挤出。对此问题的改进措施,应在具体施工过程当中,采用分层振捣的方式来进行混凝土浇筑振捣,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混凝土的振捣密实度。
2.2露筋
在斜坡屋面混凝土施工过程当中出现露筋问题,主要是由于钢筋内部的垫块发生了位移现象,进而导致间距过大,而且在此过程当中还存在着漏放情况,钢筋的位置与模板过于靠近,最终发生了相关的露筋问题。除此之外,在混凝土底部进行振捣时,由于其密实程度没有满足相关标准,也同样会引发露筋问题的发生。针对此类问题,在具体解决时需要结合钢筋垫块合理的采取加固措施,并对钢筋间距进行准确的计算,从而避免其与模板过于紧靠,与此同时,还应对振捣施工进行有效的完善,从而提高密实程度。
2.3麻面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当中,一旦拆模时间过早或模板表面没有事先涂刷相关的隔离剂,又或是其自身的湿润程度没有满足相关标准,那么将会导致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相关的粘连现象,而其与模板发生粘连后会导致出现麻面脱皮问题,这不仅对屋面的施工质量产生影响,而且还会损坏到屋面的外观。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当中,需要对表面支模施工进行完善,并合理地采取相关模板处理措施,避免在混凝土后期施工过程当中出现相关的麻面问题。相关施工人员需要针对拆模时间进行有效的控制,并在模板表面涂刷相关的隔离剂,同时还需要能够有效保证其模板的湿润程度能够满足相关标准要求,从而有效防止混凝土结构表面和模板发生粘连。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的斜坡屋面混凝土施工过程当中还存在着一些施工质量问题,对此,需要合理的采取相关措施。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斜坡屋面的应用也变得越发广泛,而其由于具有良好的排水和防水效果,因此,在屋面工程当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但同时,斜坡屋面的混凝土施工和普通平面屋面相比要明显具有更大的施工难度。因此,需要在具体施工环节当中,加大对各施工步骤的重视程度,并在完成具体施工环节后有效地开展检查工作,确认不存在任何质量问题,方能开展下一步工序,而如果发现问题则需要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更好地保障斜坡屋面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会德.斜坡屋面混凝土施工作法及改进建议[J].决策与信息(中旬刊),2016,(5):143.
[2]孟凡强.以某工程建设为例探讨了斜坡屋面混凝土施工作法及改进建议[J].科技致富向导,2016,(1):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