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晓然
山东省青岛市第六十五中学,邮编266400
摘要:当前,是一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社会,也推动着教育事业不断的科技化和智慧化,智慧课堂就是其中的一个产物。这种模式能够推动教学的变革,丰富课堂的趣味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智慧课堂的应用方式,能够为初中语文的教学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初中语文 智慧课堂
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智慧课堂一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养,进行情感表达,完成知识积累等。但是,只有在实践过程中,真正将初中语文课堂与智慧课堂进行真正的融合发展,才能真正的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
一、以学生为主体,提供更多展示机会
初中阶段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不是很强,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上为学生把握主要方向,订立学习目标,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也不能畏首畏尾,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展现自己的舞台。现阶段的智慧课堂对学生的价值仅仅局限于课程内容的学习,这是急需改进的,应该将智慧课堂变为学生的智慧阵地。比如在进行《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的教学时,可以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然后依托智慧课堂的平台,要求学生对自己理解的贝多芬进行人物画像,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这样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充分的表达时间,每个学生阐述自己不同的理解,更有助于对人物的剖析,使语文课堂变成学生的分享课程,而不是教师的灌输课程,这样才是对智慧课堂的有效利用,才能够真正提升语文课的互动性。
二、进行情景模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在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缺乏动力,归根结底是因为固化的教学形式,智慧课堂的应用不过是表现为从前的板书变成了幻灯片的播放,但是内容还是老师不停地讲授和学生被动地吸收,智慧课堂的平台有许多新奇的工具和模式,对初中的语文教学是非常有帮助的,值得教师进行探索。就拿情景模拟来说,教师的语言是无法将学生带入情景中的,但依托智慧课堂的信息化教学功能,可以为学生创设智慧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比如在进行《女娲造人》一刻的讲解时,对于女娲这样的神话人物,通过语言的描述是很难形成具体画像的,但是教师通过智慧课堂的动画展示,就可以为学生制作出栩栩如生的女娲动画形象,并且通过视频的播放,声音的剪辑,就可以将女娲造人的整个过程表现出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跳出书本的文字描述,看到更加生动形象的场景描摹,这才是智慧化语文教学的表现方式。
三、课堂内外相结合,贯穿学习全过程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时间,生活处处皆学问,学习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智慧课堂的应用方式,将校内与校外的学习串联起来,将初中语文的教学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每时每刻。在离开语文课堂后,也要通过智慧课堂的平台为学生布置预习内容以及今日教学内容的知识拓展等,或者是进行课后的只是反馈小竞赛,将学习的环境打开。比如在《寓言四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讲课前在智慧课堂平台发布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在四则寓言中选择一个最喜欢的寓言,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上进行寓言故事表演;在课程结束后向学生发放电子调查问卷,觉得哪个寓言收获最大,然后在班级的学习平台,请同学们进行课后讨论,讲述一个自己在课外了解的最喜欢的寓言故事,并述说从中得到的启发,这样既能做到知识的扩充,给同学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同时也能够增进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四、转变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教师对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学生能力的了解,不仅仅可以通过课堂进行,课上的学习时间必定有限,学习内容又很多,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智慧课堂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因此在教学形式上可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将主要的教学内容放在课上讲解,将一些辅助内容放到智慧课堂上进行了解。在每节课上课之前,可以发布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此为依据,在课堂上对重难点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在课后,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反馈,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私聊,或者在智慧课堂上发布小问答,通过打分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全面了解,还可以设置专门的答疑时间,让学生在讨论窗口进行提问,所有学生和教师共同解答,提高教学效率。在讲解《骆驼祥子》一课时,课后,我就在平台发布了抢答的线上活动,其中包括本文作者是谁,主人公有哪些,对回答正确的学生进行小红花奖励,这样根据小红花的数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有一个评估。
总体来说,智慧课堂的创建,需要多方发力,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完善和创新,才能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取得最显著的成效,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与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是互联网的发展惠及初中语文教育,通过其各项功能,为初中语文的教学,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韦建国,宋丽萍.基于职教云平台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初探团.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3):128一129.
[2]徐建东.构建初中语文智慧课堂探究【J】.江西教育,2017(36):55一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