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数学教学的一些思考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7期   作者:谭洁
[导读] 中职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历来受到关注。

        谭洁
        衡东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湖南 衡阳4214000
        摘要:中职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历来受到关注。本文首先简要论述了中职数学教学的基本学情,包括中职数学教学的特殊性、中职数学数学教学现状两个基本方面;在此基础上又提高中职数学教学效果的三点教学策略,分别为教师摆正观念,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发展;优化教学模式和方法手段,注重给予学生自主空间;联系生活实际,落实生活化教学理念。
        关键词:中职数学;数学教学;教学思考
        中职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历来受到关注。以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与体会对此谈一些思考建议,希望对相关教学工作者有所助益。
        一、中职数学教学的基本学情分析
        (一)中职数学教学具有特殊性
        中职数学教学的特殊性首先是由其生源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大体而言,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普遍相对较低,甚至于很多学校的学生都是教师心中的“坏学生”,都是被全日制教育所淘汰下来的,不得已才进入中职学校。这种客观情况导致中职数学难教,而且如果教师对学生存有固有偏见,则对于师生双方则缺乏互信和交流,教和学的积极性都大受影响,这又是导致教学效果低下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中职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学习习惯相对较差,学习欲望普遍不强,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有一股偏执劲儿,认定的事会坚持甚至于“不撞南墙不回头。大体言之,其对全学科学习的坚持相对较难,但对某一科一旦燃起兴趣便会持久,具有很大潜能。笔者曾对所教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分析如下:成绩居下者占大多数,而成绩中等和较好的人较少,基础十分薄弱。但学习执拗的劲头不亚于一般高中生。这是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可以说是优势条件。
        (二)中职数学数学教学现状
        首先,大部分学生不但数学基础薄弱,成绩不佳,而且对数学学习的意义没有一个正确认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甚至是现在,很多中职学生甚至于少数教师中职教师也认为:只要在专业方面懂得理论学会操作就是合格的学生了,至于数学课本中的基本公式,运算和例题会套用就可以了,实在不会也没有多大关系,因为中职教育培养的是普通劳动者,而普通劳动者重在实际技能的掌握,并不需要掌握过多的文化课理论知识。其次,很多教师教师的教学方式陈旧单一,灌输色彩浓厚,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积重难返。还有些数学教师和很多学生一样,认为数学在中职学习中发挥的意义不大。因此,在态度上不予重视。在平常的教学中,在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知识建构水平没有足够的准备方面多所欠缺,进入课堂便开始自顾自授课,权当完成任务,只要学生不在课堂说话,双方就保持着“井水不犯河水”的态势,也很少做任何的交流。如此一来,即使对数学学习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堂上也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或跟上教师的思维脚步。
        二、提高中职数学教学效果的教学策略
        基于以上对中职数学教学基本学情的分析,笔者认为要想真正提升中职数学的教学效果,至少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摆正观念,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发展
        俗话说“思想决定行动”,教师只有首先摆正观念,不对中职学生存有偏见,而尽心尽力地去教授他们技能,促进他们发展,才有可能保证教学效果。中职学生虽然基础相对较差,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正因如此,教师才更应准备复出十二分的心血去努力帮助他们获得应有的进步,这也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责任。在摆正观念这一基本前提之下,则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发展。所谓“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具备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热情和动力也就有了,一切就有了最基本的保障。
        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则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的问题。

很多教师认为兴趣的培养要从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去着手,即采取一些新颖的、有趣的课堂形式,使学生愿意听、愿意学。这种途径不能说不好,更不能说不对,但是笔者认为,这只是“术”的层面,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兴趣,核心关键在于使学生经常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从而形成一种正反馈作用,否则学生即使因为某一节有趣的课而积极性甚高,但不一定能持久。如何使学生经常获得成就感呢?首先,在学一个知识点后,都应辅之以较简单的习题,让学生即学即用,做对了固然好,做错了及时帮助学生找到并解决问题,则这就是一种进步,学生会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成就感。其次,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实践证明中职学生比一般高中生更需要这种积极评价,因此在平时学生如有好的表现,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如课上积极回答问题,作业完成得好,考试成绩进步等等。这样无疑也有利于形成一种正反馈作用,从而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优化教学模式和方法手段,注重给予学生自主空间
        长期以来,中职数学课堂都是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为主,学生愿意学生还行,倘若学生积极性不高,则这种照本宣科、呆板沉闷的教学方式很难看见效果。因此,教师要注重优化教学模式和方法手段,以充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用新课改的术语来说,就是要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空间。例如当前比较流行的翻转课堂教学,在我们中职数学教学也完全可以积极尝试,从而消除讲授式教学灌输色彩浓厚的弊端。
        所谓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则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笔者曾尝试在习题课上应用此种模式,大致如下:给学生做了一次月考考完试,自己拿几张白纸,手写一份答案,拍了照片,发在班级在线教学平台上,告诉孩子们:各自看照片对答案,第二天要上台讲。试卷讲评课有以下的操作流程:挑选或录制微课(重点题目)、观看视频、反馈问题、分析反馈、设计上课方案、解决疑难、拓展延伸(小组合作)、检测反馈。又比如,“等差数列”这堂课。有以下的操作流程:挑选或录制微课、前置学习、预习检测、分析反馈、设计上课方案、解决疑难、拓展延伸(小组合作)、检测反馈。用这样的方式,教学观念的翻转,破除千篇一律、万人一面的观念禁锢,实现因材施教。师生角色的翻转,老师从过去的教学主体变成教学过程的导演,课堂主体变成学生。
        (三)联系生活实际,落实生活化教学理念
        数学是与实际生活有着广泛而紧密联系的知识,生活中处处可见数学知识的应用。在数学课堂中落实生活化理念,就是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从而既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增进其知识应用能力,同时生活化的教学有助于减弱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所带来的学习难度,从而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起到一定作用。
        当然,生活化教学并非是指在数学课堂的过程之中列举一些与生活联系相对较为紧密的例子,而是需要将数学与生活实践以及活动相联系,鼓励学生进行主动的合作以及交流,倡导学生通过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来实现个人实践动手能力及水平的提升。比如在学习等比数列这一知识时,我利用情境教学,假设某人喝酒后酒精的含量为3.2mg/ml,在喝酒停止后,实际的含量一小时会下降50%,那么要多长时间后他才能驾驶(我国交通法规定驾驶员的血液酒精含量不能超过0.2mg/ml),又如彩票与概率,战争与数学等。通过设置这种生活气息较浓的情景来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分析和思考。同时,这样也让学生发现身边许多东西都与数学有关,我们还将数学与专业知识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简要论述了中职数学教学的基本学情,包括中职数学教学的特殊性、中职数学数学教学现状两个基本方面;在此基础上又提高中职数学教学效果的三点教学策略,分别为教师摆正观念,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发展;优化教学模式和方法手段,注重给予学生自主空间;联系生活实际,落实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结合实践积极探索和总结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及方法。本文一些浅见,愿与同仁交流。
        参考文献:
        [1]王小玲. 提升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 管理观察, 2014, 000(033):164-165.
        [2]傅钦志. 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B), 2014, 000(024):57-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