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洁亚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长河镇蓝天小学
摘要:小学阶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根本宗旨是初步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感受社会,丰富学生的认知和培养学生的技能素养,对学生成长和能力塑造而言极其重要。本文从“围绕德育教育、多样化活动效能、注重实效性、重视队伍建设”四点出发,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改革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改革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改革的第一目标应是紧紧围绕德育教育开展,从现代化教育理念看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正是是对德育教育开展的一种继承与发扬,德育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塑造人物品格,而综合实践活动的是对德育教育理念的一种实践,因此现代化综合实践活动的而开展必须要围绕德育教育,其次综合是要活动的开展必须要具有多样化的效能,包括综合实践活动多样化,综合实践教育理论多样化等,同时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更要注重实效性,要强调综合实践活动的根本内容,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出发进行实践;最后综合实践互动必须要你注重队伍建设,无论是教师队伍还是学生队伍。
一、综合实践活动要围绕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根本导向是针对学校教学所单独提出来的,其目标导向是培育更加优秀的社会接班人,在学校范围内德育教育的本质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根本内容,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德育教育的外在关系表现为包容关系,即德育教育包容综合实践活动教育,但综合实践活动是德育教育的基础条件,而两者之间的融合构成了全面素质教育。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目标主要包括: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点,具体为:
(1)价值体认:通过亲历、参与少先队活动、场馆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理解并遵守公共空间的基本行为规范,初步形成集体思想、组织观念,培养对中国共产党的朴素感情,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2)责任担当:围绕日常生活开展服务活动,能处理生活中的基本事务,初步养成自理能力、自立精神、热爱生活的态度,具有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生活的意愿。
(3)问题解决: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学校、家庭生活中的现象,发现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将问题转化为研究小课题,体验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提出自己的想法,形成对问题的初步解释。
(4)创意物化: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初步掌握手工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能;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并制作有一定创意的数字作品。运用常见、简单的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学习和生活。
二、综合实践活动要有多样化效能
综合实践活动必须要具有多样化的效能,包括实践活动多样化、实践理论多样化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主体是小学生,因此要针对小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使小学生通过参与各项活动,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同时也强化了教师和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创造有利于活动开展的校园氛围。比如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可以将课程的每项内容都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和交往、协调能力,可以利用节假日搞好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每项活动前都要确定好主题,活动的展开要充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以确保活动目标的顺利实现。
多样化综合实践活动要注重活动主体的发展性,如可开展人文类综合实践活动也可开展科技类综合实践活动,学校方面要基于新时代教育理论的基本要求下开展,如基于创客视角下的智能机器人综合教学实践活动,创客教育视域下的机器人教学的知识学习过程是区别于传统教学课堂,它打破了创教学课堂中教师讲而学生听的教学弊端,它所注重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同步学习和操作,这也是基于创客教育理念下的本质要求。
在实际教学管理中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讲解自己动手操作教师讲解的内容,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类似内容的操作,而其中的重要观点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权利来提升教学的发展和导向,如机器人教学实习中重要内容就是要学生自主选择类型,自主操作建造方式,而教师在其中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而并非主导者。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导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节奏和步调来不断的调整自身的引导方式,可将学生进行集中化管理,以分组的方式来进行集中化调节,一方面让方便学生进行组内交流创新,一方面方便教师进行统一化管理和引导。
三、综合实践活动要有注重实效性
综合实践活动要注重教学的实效性,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要注重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学校方面要综合学校情况、学生情况及实际情况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即不要偏离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也不要超脱自身经济实力情况,我们要合理的利用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创新性的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综合实践活动发展的同时,最大化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
例如,学校方面可以以学期为起点,制定阶段性的综合实践教学管理。笔者认为阶段性的综合实践活动管理需要根据规划每个阶段的目标,如当月综合实践活动为“综合实践活动宣传月”,下月可以规划成“综合实践活动提升月”以此类推,学校方面也要要求班级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由教师根据本班情况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周,采用课堂教育、课后实践等方式,提升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思想。阶段性的综合实践活动笔者认为有两个大的优点,其一是能够帮助教师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准则并践行“四有”好老师的要求,其二是能够提升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认知。笔者认为无论是学校管理层还是教师还是学生,通过“一行一总结”方式让每个人都能流出足够的时间总结本阶段的收获和制定下一阶段的计划,这样一学年下来,教师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行为也提升了,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管理也会得到了总体的提升。笔者认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性要彰显到实际工作的各个方面,再是教育管理中我们必须要围绕学生发展,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不断调整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目标和导向。
四、综合实践活动要重视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是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的根本性保障,加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管理必须要以人治管理为主,因此学校方面要加大综合实践互动管理人员的德育思想,要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一个自上而下全方位管理队伍,更要充分发挥学校各个党员教师、学校少先队、德育教育处的工作优势,切实为学校综合实践教学工作保驾护航。
例如,以全员育人作为德育工作的保障。成立德育领导小组,以校长、书记为组长,主管德育的副校长为副组长,在德育处、少队部、教导处统一部署下,由全体教师分工负责,实施德育“全员参与,一岗双责”“班主任管班,科任教师值周”,明确德育责任,提高德育意识,落实了综合实践活动教育任务,实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让综合实践工作更加全面和具体。班主任是学校相关工作的主力军,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搞好学校综合实践工作的关键。学校方面重视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理念超前、业务精良、素质过硬的班主任队伍。一是抓队伍,确保班主任结构合理优化。二是抓学习,通过班主任例会、班主任论坛、德育论文比赛、撰写德育案例等形式引领班主任提升素质。
总之,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全面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小学阶段作为基础教育的关键时期就更应注重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因此我们要依据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小学阶段综合实践课程的基本要求不断的创新教学,推动小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多元探索[J].小学教学参考,2020(30):79-80.
[2]孙三艳.综合实践活动组织指导[J].小学教学参考,2020(30):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