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7期   作者:卢立娜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新课程理念逐渐渗透、落实到教学实践过程中来

        卢立娜
        莒县第四中学  2765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新课程理念逐渐渗透、落实到教学实践过程中来,并指引着教学实践的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革新课堂教学手段、组织课堂讨论活动、布置课堂提问环节、优化课堂评价体系五个层面出发,系统地分析新课改理念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科学方法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生物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转变落后的教学行为和方式,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引来调整课堂教学的结构、策略和体系,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并让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所以,每个高中生物教师都必须要及时更新思想观念,推进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优化,最终才能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观念的科学与否是教师必须要首先考虑的问题,因为观念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教学活动的开展和进行。所以说,高中生物教师必须要从根本上挣脱应试教育等落后思想观念的束缚,将素质教育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过程中来,以全面地肯定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展开经常性的沟通、互动和交流,去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遇到的各种问题,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建立起更加融洽的师生关系,让课堂教学的氛围更加和谐、宽松,保证学生有更加充足的学习空间和探究机会。
        例如,在教授《细胞生活的环境》时,以往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主导课堂,学生们被动学习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氛围一直处于紧张的局面,长久以往,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所以,笔者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在课堂中积极与学生们互动,打破传统课堂的枯燥氛围,在课堂上,笔者会主动与学生们对话,通过对话交流的形式了解学生们的学习特点,同时,笔者还会在课堂上设置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们养成良好学习的习惯。这样,笔者通过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革新课堂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手段的革新是新课改下各个学科必须要做出的选择和转变,这意味着知识呈现的方式不再局限于语言讲解、黑板板书上,课堂教学的内容也会因此实现极大地拓展和延伸。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善于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备来辅助、优化课堂教学,广泛地搜集各种与生物教材相关的素材和资源,以融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再以直观形象的形式呈现出来,有效地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极大地拓展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也让生物课堂教学更具效度。
        例如,在教授《生态系统的结构》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理解生态系统的成分,但由于本节课程的内容相对抽象,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笔者决定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将抽象的内容转化为直观的形象,帮助学生们快速理解知识。如,上课后,笔者先向学生们介绍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然后,通过一段视频来证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网络体系,在视频讲解中,笔者会概括出生态系统的成分,介绍各成分之间的联系与制约关系,进而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与认知。这样,笔者通过革新课堂教学手段,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
        三、组织课堂讨论活动,活跃课堂学习氛围
        讨论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互动交流的过程,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生动、活泼,让每个学生都处于积极的状态中。

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应该打破传统单一封闭的教学状态,基于对班级内学生学习状况的深入了解来进行科学、合理地小组分配,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展现自我的机会,进而设置合理的任务或者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展开组内的沟通、讨论、互动与交流,分享各自的观点、看法与经验,实现思维碰撞和优势互补,最终在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下获得共同的发展与成长。
        例如,在教授《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考虑到高中阶段课堂教学氛围的现状,笔者决定组织课堂讨论活动展开教学。在课程开始前,笔者先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水平将学生们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小组成员划分好后,笔者再带领学生们一同展开学习。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会向各小组布置一些具体的讨论任务,让学生们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来完成探究,促进学生之间的了解,在讨论的过程中,笔者会在各小组之间巡回,对学生们的学习过程进行监督。这样,笔者通过组织课堂讨论活动,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
        四、布置课堂提问环节,加深学生知识理解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基础环节,科学巧妙的提问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引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深度探究,进而对课堂教学的开展和实施产生推动作用。对此,高中生物教师要脱离单方面传授和灌输的倾向,重视课堂提问的巧妙设置。具体而言,教师需深入地研读生物教材课本,把握并提炼出其中的重点、难点和要点,并结合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来设计充满启发意义的问题,创设充满悬念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进而促使学生在连贯的思维状态下主动展开对问题的思考和对知识的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教授《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时,上课后,笔者直接带领学生们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让学生们熟悉本节课程的内容,如,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成分及营养结构等。随后,笔者再从教材中提炼一些内容设问,通过问题启发学生们的思维,提出问题后,笔者会给予学生们独立思考的时间,锻炼学生们的思考能力,同时,笔者还会展示一些生态系统图,让学生们从图中分析物质循环的作用,进而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当学生们得出答案后,笔者再让学生们依次展示,通过这个环节,笔者可以了解到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当发现学生们的知识漏洞后,笔者会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进行强化。这样,笔者通过布置课堂提问环节,加深了学生的知识理解。
        五、优化课堂评价体系,提升学生学习自信
        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和行为的直接反馈,公正客观的课堂评价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和积极性。鉴于此,高中生物教师可以提高对课堂评价的关注与重视,切实转变过去以成绩为单一标准的评价模式,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全面发展作为评价的出发点,尝试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多元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最终结果,让学生可以受到极大的鼓舞和激励,产生强大的学习自信,从而为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提升提供保障。
        例如,在教授《免疫调节》时,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忽视了课堂评价这一环节,导致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受到影响,甚至还会影响学生们的学习自信。所以,笔者对课堂评价体系进行了优化,首先,笔者会观察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根据学生们的学习表现对学生们进行评价,让学生们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这样,笔者通过优化课堂评价体系,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自信。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的转变和优化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必然性要求,同时也是助力素质教育实施与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所在。所以说,每个高中生物教师都应当真正认识到自身所承担的职责和使命,端正教学的态度和思想,把握生物学科特性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并基于此来展开全面地探索,实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革新课堂教学手段、组织课堂讨论活动、布置课堂提问环节、优化课堂评价体系等策略的实施运用,优化生物课堂教学的过程,最终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高中生物教学。
        参考文献:
        [1]田永娥.新课改理念下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的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3(03):122.
        [2]岳良举.新课改理念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24):52-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