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升初中生历史知识水平的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5期   作者:郦大友
[导读] 伴随着“新课改”教学思想的日趋城市,初中阶段的历史知识教学,对于学生的实际学习质量要求
        郦大友
        云南省昭通水富市第一中学,657800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教学思想的日趋城市,初中阶段的历史知识教学,对于学生的实际学习质量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教师应专注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设计大量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使学生真正高效的理解历史知识内涵。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围绕学生们的实际学习需要,将学生们的学习重点和教学内容相结合,从而使学生的历史知识理解更为全面深刻,进而切实提升初中学生的综合学习质量。
        关键词:初中历史;知识教学;水平提升;教学研究
        在教师为学生们讲解初中阶段的历史知识时,应建立综合且高效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历史知识内涵,优化其相关问题的理解。因此,教师为学生们创新课前导学的内容形式,使之能够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历史知识学习主动性。同时,教师应将学生们划分为若干学习合作小组,以此引导学生积极的问题探索,并深化学生的历史知识理解。此外,通过教师将历史知识和时事政治相结合,使学生将学习和思考相结合,提升其知识水平。
        一、创新课前导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意愿
        学生们在学习初中阶段的历史知识期间,需要教师围绕提升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进行相关的教学策略设计,以此优化学生的知识理解水平。所以,教师经过系统性的教学分析,决定从课前导学的方向出发,为学生们设计内容和形式都相对新颖的导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在课前的自主预习阶段,就能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意愿。因此,教师通过长期的教学研究,决定在课前导学的知识内容中,进行动态化和信息化的知识设计,将预习知识和任务采用多媒体进行展示。教师应用这样的教学策略,可以使学生能够为导学任务和内容所吸引,从而使其课前的预习更加积极,起到良好的教育引思作用。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们预习《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时,就可结合其中的重点知识内容,为学生们设计相关的课前导学任务,帮助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知识预习。在教师为学生们设计的课前导学内容中,教师可以应用和“法国大革命”相关的历史资料,以及拿破仑的战争再现视频为基础,进行相关的动态化资料展示,使之能够有效吸引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后,教师结合其中涉及到的知识要点,为学生们讲解本节课需要学生掌握的相关知识要点,借此引导学生进行更为积极全面的知识学习。通过教师利用动态化、形象化的教学资源进行课前导学设计,使得学生们的历史知识学习更加积极,收获良好的预习教学效果。


        二、组织小组合作分析,加深学生历史认知
        为了能够使学生们的初中历史知识理解更为全面,教师需要为学生们设计大量的探讨性问题,使学生能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切实提升学生们的历史知识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将学生们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合作小组,并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全面的问题讨论,从而使学生能够就相关问题展开全面深刻的知识探究。在教师为学生们设计合作性小组期间,需要考录学生自身性格特点和历史知识水平的状况,尽可能做到每个学习讨论小组中,都能够进行积极有效的问题探究和讨论,从而使之引导学生进行更高效的历史知识学习。
        例如,教师为学生们讲解《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时,就可为学生们设计相关的小组合作讨论环境,用以强化学生对这一阶段知识的综合理解。因此,教师为学生们提出如下问题“如何看待经济危机对于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的影响?”、“为什么二战的策源地会是在欧洲?”、“为什么英法等国会应用‘绥靖政策’来一味妥协?”等。通过教师为学生们设计相应的合作性探究内容,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团队讨论,并抒发自己对相关问题的综合性理解,从而切实提升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三、结合时政问题教学,强化学生学思关联
        对于初中阶段的历史知识教学而言,需要教师能够为学生们设计更加真实有效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内涵,从而全面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层次理解。所谓“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就是需要教师为学生们设计实践性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知识性问题。因此,教师为学生们设计相关历史知识和时政问题相关联的思考性问题,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而切实优化学生们的历史知识学习质量。
        例如,学生们在学习《凡尔赛条约》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就可为学生们设计相关的时政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思考和探究。为此,教师结合叙利亚的国内局势,为学生们讲解其外交官在联合国大会上的窘境,以及面对强国依旧无法维护自身尊严的无奈。学生们通过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分析,配合中国在一战后“巴黎和会”上维护国权的无奈,可以更加清晰有效的理解“弱国无外交”的道理。
        综上所述,教师在指导学生们学习初中阶段的历史知识时,需要结合学生们的实际学习需求,设计综合性教学策略和方法,用以全面提升学生们的历史知识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季新华.初中历史“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先学”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6(11):53-54.
[2]王洪燕.用图片资料进行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16):67-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