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京剧特色课程 泽润幼儿金色童年

发表时间:2021/1/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上   作者:王帅帅 俞荧燕
[导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领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京剧是我国国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本文从幼儿园大班京剧课程阐述及价值、京剧课程目标制定、京剧课程内容选择、京剧课程组织与实施、京剧课程评价和收获与感悟这六部分展开,探索并构建适宜幼儿园大班的京剧课程,为京剧艺术走入幼儿园提供些许借鉴。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靖江中心幼儿园, 王帅帅 俞荧燕 311223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领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京剧是我国国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本文从幼儿园大班京剧课程阐述及价值、京剧课程目标制定、京剧课程内容选择、京剧课程组织与实施、京剧课程评价和收获与感悟这六部分展开,探索并构建适宜幼儿园大班的京剧课程,为京剧艺术走入幼儿园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传统文化;京剧
        一、研究缘起
        《纲要》在社会领域目标中提出:爱父母长辈、老师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京剧作为我国国粹,凝结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丰厚文化。在大班《我是中国娃》主题活动中,幼儿能领略祖国的地大物博;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习俗......这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教育契机,笔者意在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与需求,构建大班京剧特色课程,形成一系列丰富有趣、切实可行的活动。
        二、京剧课程阐述与价值
        幼儿园京剧课程应是以中华传统京剧艺术为基础,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发展其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一切活动的总和。京剧艺术博采众长,蕴含了美术、舞蹈等多种元素,将京剧课程融入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不仅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也会对幼儿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1.丰富京剧文化知识。2.提高多方审美能力。3.陶冶良好道德情操。4.深化民族文化情感。
        三、京剧课程目标制定
        我国幼儿园课程目标根据《纲要》分为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我结合《纲要》与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状况,并从京剧角度出发,构建大班京剧课程目标。学期目标是主题审议与周计划的前提与参考依据,我从京剧各元素出发,结合本园大班幼儿实际情况,制定了大班京剧课程学期目标。主题活动目标通常围绕领域总目标并结合幼儿实际,从认知、技能、情感三个维度制定的。《说唱脸谱》是较为经典且适合大班幼儿欣赏学习的“戏歌”曲目,它以脸谱为唱词,既运用了流行唱法,又结合了京剧唱腔,饶有趣味。幼儿因接触较少而对京剧充满了好奇心,教师针对这种情况除设计主题教学活动外,还可利用晨间谈话、视频观摩和游戏等方式加深幼儿对京剧的认识。
        四、京剧课程内容选择
        (一)京剧内容选择的原则
        1.遵循简单性。教师在选取原汁原味的京剧元素时,应考虑其简单性,如曲目是否简单易学、朗朗上口。2.注重审美性。艺术的根本价值在于审美。选择的京剧课程内容要能突显其审美,这不仅能增强幼儿多方面知识,更利于培养他们良好个性与高尚审美。3.体现生活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引伸至幼儿园京剧课程,不论在集体教学中,还是一日生活里教师都应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4.发挥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京剧艺术内容繁多,其唱腔、舞蹈等元素难以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师更应将京剧切实渗透于每一环节内。
        (二)京剧课程的内容
        1.京剧常识。京剧常识的内容旨在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兴趣,让幼儿在了解京剧基本知识的过程中,初步发现京剧、感受京剧、喜欢京剧。2.京剧学唱。选取简单且幼儿喜欢的经典京剧片段,如《贵妃醉酒》,先欣赏,后模仿,再学唱。3.京剧舞台艺术。这是幼儿园京剧课程的主要内容,其包含了京剧的各类经典元素:服饰、化妆、脸谱、道具等。4.京剧表演。


京剧的表演技巧包含“四功五法”“四功”即“唱、念、做、打”,在京剧表演阶段,我主要设置了“做、打”的内容。“五法”即“手、眼、身、法、步”。
        五、京剧课程组织与实施
        (一)京剧课程组织与实施的策略
        1.营造环境,艺术熏陶。蒙台梭利提出给幼儿创设“有准备的环境”,因此,我们要注重京剧艺术环境的创设与布置,营造浓厚的京剧艺术氛围,让幼儿用多种感官去感受和体验。2.京剧游戏,喜欢京剧。
        游戏是幼儿主要的自主学习方式,它能较快激发幼儿兴趣,让他们在愉悦的情绪体验中掌握京剧的基本知识与技能。3.三方合作,参与课程。 幼儿园京剧课程应与家庭和社会共同合作。比如邀请社会专业京剧演员来园巡演或向师幼传授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等。
        (二)京剧课程组织与实施的案例
        在京剧课程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年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改善计划,推出了“大班京剧教育特色日”并拟定了一日生活流程。
        六、京剧课程的评价
        (一)京剧课程的评价方法
        1.“以情动人”的过程性评价。结合《纲要》和京剧课程制定的目标,京剧课程始终强调大班幼儿对京剧的喜爱之情,教师应将“情”渗透在幼儿京剧课程的每一个环节中,而这环环相加的整体便形成了过程性评价的支撑依据。2.“以测为辅”的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旨在了解幼儿是否掌握京剧基础知识和京剧表演技巧。如在京剧学唱的活动中,教师可借助测评法评价幼儿的唱词唱腔水平等。
        (二)京剧课程的评价内容
        1.京剧课程本身。京剧课程本身评价可从目标、内容及组织与实施这三方出发。比如目标制定是否符合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状况、是否具有层次性;内容选择是否适宜大班幼儿实际发展水平、是否具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在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幼儿是否有切实收获。2.对幼儿的评价。京剧课程对幼儿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评价应包括京剧常识与欣赏,如幼儿能否辨别京剧中的简单伴奏乐器或脸谱;京剧学唱,如幼儿能否区分京剧唱腔(西皮、二黄);京剧表演,如幼儿在表演时的动作是否标准、表情是否丰富。3.对教师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应是京剧课程评价的核心,因为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指导行为直接影响着京剧课程组织与实施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课程评价及时反思与调整,不仅能使京剧课程更为丰富多彩,更有利于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
        六、收获与感悟
        此次构建的京剧课程将京剧这门艺术进行统筹梳理,选择了其最经典易懂、趣味丰富的元素融入进大班幼儿的教育教学中。一学期下来大班走廊区域中的“戏曲剧场”场场爆满;在散步时总能听见孩子们哼唱京剧片段;家长反映孩子经常在家听戏曲,反而很少玩游戏、看电视了……我深刻感觉到京剧文化正慢慢走进孩子的心灵,在泽润着那方小小沃土。
【参考文献】
[1]陆志敏.儿童京剧拓展性课程的思与行[J].江苏教育.2016.
[2]李宝庆.传承京剧艺术 振兴传统文化——浅谈京剧艺术的现代传承[J].戏剧之家.2014.
[3]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