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1/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上   作者:李琴
[导读] 随着小学教育不断革新,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核心素养背景下,学校越来越重视音乐课程的开展。在音乐学习中,学生可以放松身心,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在音乐学习中,合唱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本文结合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义乌市义亭镇义亭小学 李琴

摘要:随着小学教育不断革新,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核心素养背景下,学校越来越重视音乐课程的开展。在音乐学习中,学生可以放松身心,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在音乐学习中,合唱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本文结合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
        引言
        素质教育持续深化背景下,小学教育阶段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关注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合唱是音乐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从目前来看,小学音乐教学中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合唱教学的重要性,导致其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影响了教学的效果。研究小学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的有效路径,对于今后的小学音乐教学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一、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
        在实施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音准,传授不同声部之间的配合,要求学生学习气息控制的方法等,不同的知识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保证教学效果。但是从实际情况分析,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虽然采用了合唱教学,但是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很多时候都仅仅是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给出的有限的歌曲进行反复合唱,以灌输式教学为主,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无法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还可能导致学生对合唱产生厌倦情绪。
        (二)对合唱教学不看重
        当然,仍有部分小学音乐教师并不重视合唱教学。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只知道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忽略了音乐技巧对于学生学习音乐、鉴赏音乐的重要性。此外,小学音乐教师对合唱教学的积极性对学生也有影响,缺乏多样化的合唱教学活动容易影响学生对于合唱的认识度和参与合唱的积极性,从而无法保证音乐教学质量,进而对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产生影响。
        (三)学生信心缺乏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对于学生和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从学生的角度,在进行歌曲合唱的过程中,需要了解每一个音节的唱法,同时确保不同声部之间可以实现相互配合,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想要实现上述目标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能会对合唱缺乏信心,甚至产生畏难情绪。不仅如此,单调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枯燥的课堂氛围更是会增加小学生学习音乐合唱的负担,影响合唱教学活动的有效展开。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
        (一)科学选择合唱素材
        教师在选择合唱素材的时候可以多选取一些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素材进行教学,更容易引起学生对于合唱教学的参与兴趣,以《大雨和小雨》为例,这一合唱音乐素材具备音阶高低和长短都不相同的特点,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首合唱歌曲素材。在教师对学生进行了这些初步合唱知识、技巧的指导后,就可以再深一步地选择难度系数稍高的合唱曲目让学生进行练习,例如根据教材的内容创新、改编成一首多声部的合唱素材等。另外,教师也不能单单局限于教材的内容,还可以将课外的合唱素材引用到自己的合唱教学当中,拓展学生的音乐思维,拓宽合唱教学的教学渠道。
        (二)对学生的音乐鉴赏力进行培养
        例如,教师在开展合唱教学的时候,可以选取音乐内容较为深刻的《红星歌》来进行教学,教师在备课期间提前做好PPT课件,加入《闪闪的红星》和《小兵张嘎》的片段,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欣赏,让学生在看视频的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战争年代,许多小朋友为了早日取得胜利,小小年纪就加入了革命,革命队伍中涌现出许多红小鬼、小八路,也涌现出许多小英雄。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无数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在这个讲解的过程中,深入剖析和解读《红星歌》的内涵和意义,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歌曲的文化背景有更深的理解,还强化了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从而让学生对歌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并且为合唱教学的开展奠定稳定的基础。
        (三)拓展学生分析作品的能力
        学生在合唱练习之前应该具备分析作品的能力,对于作品的情感起伏有大致的把握。一首歌曲分成前奏和高潮部分,前奏部分非常的和缓,高潮部分非常的激昂,因此在合唱环节中学生应该将这种和缓与激昂表达出来。在合唱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注意合唱曲目的情感起伏,从而将合唱的每个环节自然的衔接起来例如,在《歌唱祖国》这首歌曲的演唱中,歌曲的前半部分非常慷慨激昂,但是歌曲的后半部分主要描绘了我国大江大河的美丽景象,歌曲的形式又非常委婉和温柔,到结尾处歌曲又变得非常激昂,因此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应该引导学生把握歌曲的情感走向和起伏,从而使学生在演唱中可以通过起伏的变化将歌曲的刚与柔之美表达出来。
        结束语
        总而言之,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通过对合唱教学的合理运用,音乐教师可以在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强化其音乐感悟能力,从而实现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新的发展环境下,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更新,提高合唱教学的有效性,以此来推动我国小学音乐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景英.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9(12):76.
[2]陈静.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17):215.
[3]赵玉洁.核心素养语境下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策略的探索[J].中华少年,2019(08):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