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蛟琦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核电建设分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摘要:在我国经济良好发展的大环境中,建筑行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基于有效的管理措施,工程人员的安全意识逐步增强,各项操作都变得更加规范化,且项目的建设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施工材料管理工作应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采用有效的管理模式与技术措施,在正确认识材料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方法解决每一阶段存在的管理问题,全面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管理实践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施工管理;优化措施
1 施工材料管理的重要性
在施工项目管理中,材料管理是关键内容之一,也是控制施工质量的基本途径。在项目的整个施工阶段,施工材料管理也会影响成本控制。为了进一步调整项目建设的成本控制,应以优化材料管理为出发点,确保项目运作的顺利开展。建筑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浪潮。越来越多的建设项目使得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加强建筑材料管理对建筑企业的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消除项目建设中的安全隐患,大大提高项目建设的预警能力。优化建材管理模式和运营手段是科学转移施工风险、改进项目管理流程的基础。为了提高现场作业的安全性,保证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交接,项目管理如材料管理、人员管理、进度管理等应在项目的整个施工过程中全面实施。让项目运营的科学水平、健康水平、舒适水平进一步提升,展现建筑工程艺术独特的审美特征,是现代化建设背景下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大众反映的客观需求。提倡多元化,成为建筑设计的新风向标。要落实项目的设计理念,实现项目建设的最终目标,还需要优质建筑材料的辅助和支持。另外从大多数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看,建筑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直接受到材料质量的影响。此外,项目的成本成本和资金投入取决于一定比例的建筑材料成本投入。在建筑资源和资金消耗的浪费中,材料浪费是核心要素。为了判断建设投资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还需要考虑建设工程的过程质量,它与建筑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密切相关。新材料、节能环保建筑材料或多功能材料的科学使用有利于优化建筑质量和性能,体现环保、节能和现代性的优势,提高人们生活空间的健康、舒适和节能需求。
2 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主要管理问题
首先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所配置、使用建筑材料种类繁多,不同种类、规格型号建筑材料的相关质量标准参数、施工现场临时存储环境要求等都有所不同。但在部分建筑工程施工中,却普遍存在建筑材料管理内容含糊不清、管理模式过于粗放的问题,并没有深入分析不同种类建筑材料的实际管理需求及工作重点,从而导致各类具体管理问题的出现。其次是材料管理人员对于现场管理系统性观念不强,现在,在很多建筑项目中,施工方都不够重视对现场材料进行管理的问题,只重视材料是否进场,不关注进场物资的提前谋划。摆放。使用等因素,这导致在很多建筑项目中,材料现场管理名存实亡,出现只要材料进场就可以或者进场后续管理不管不问等多种问题。此外,大多数现场材料管理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参加过专业的培训,缺乏对材料进行科学管理的能力,而材料现场管理不仅对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提出一定要求,也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有着严格的要求。
3 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管理的优化措施
3.1 严格执行物资采购管理
一是材料采购计划的编制。
基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合同中的具体规定,参照工程质量管理要求的相关标准,结合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明确采购数量、产品标准和所需材料类型,包括采购范围、内容和供应商信用要求。此类信息是工程材料采购的根本目标,是实施管理工作的重要方向。二是开展市场调研。施工企业应重视建筑材料供应商的合理选择,结合项目的施工需要和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价和选择材料供应商,并根据项目的相关评价收集数据供参考。审查材料制造商的供货资格。我们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建立一个数字文件资源库,存储各种供应商的具体信息。一方面有利于科学评价各个供应商的信用等级,另一方面便于统一管理和掌握不同供应商的供货情况。三是加强对建筑材料采购价格的控制。为了控制材料的采购价格,节约建筑材料成本,可以从采购材料、制造材料和运输材料等方面加强价格控制。比如:提前调查所需材料的市场价格,通过收集数据掌握价格的浮动情况,借助对比分析法分析不同材料的优劣,尽量选择成本低、质量标准的建筑材料采购。采购人员应及时掌握市场上材料的价格和市场价格,了解其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确定合适的采购时间。材料的运输应基于邻近原则,材料的具体形状和性质特征,合理规划运输路径,选择合适、经济的运输方式,最大限度地实现运输成本的有效节约。材料采购管理是通过合同方式进行的,以达到合理控制材料成本风险的目的。
3.2 规范化材料现场管理
在建筑工程材料管理中,现场管理是关键环节,也是难点。为了有效提高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完善建筑材料现场管理制度。要建立健全的现场管理制度,必须按照施工质量控制规定和相关操作标准,统一材料的管理和使用,避免材料浪费。系统的补充和完善主要包括材料接收系统、进货质量检验系统和仓库管理系统,还可以建立节约材料的激励系统和剩余材料的回收系统。二是材料的储存和管理。不同类型的材料在特性和性能上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根据材料的使用和储存特点,根据项目建设的进度计划,实施材料进场后的储存和收回管理,以提高材料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比如在混凝土、钢材等主要材料的预算中,可以采用累加减法,合理控制各种材料的具体进场时间和数量。或者制定材料的计价清单,在长期的材料加工制造过程中,对预制构件的数量、价格和使用时间进行管理和控制,主要涉及门窗等建筑构件。三是构建高水平的现场管理工作队伍针对材料管理的全面实施,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通过登记台帐的管理方式,对所有施工材料进行储存和规范。或者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建立项目管理一体化数字化系统,在网络平台上共享材料管理和存储信息,促进管理部门和参与单位参与材料现场管理和监督工作,加强管理工作的实施,大大提高管理质量和监督效率。如果材料成本超标,要及时了解项目建设的具体情况,积极改进工艺流程,调整操作流程。
3 结论
在城市建设速度逐渐加快的环境下,建筑行业需要面临社会发展带来的全新挑战。材料管理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与建造水平,因此施工单位应提高对施工材料管理的重视,优化升级每一环节的管理模式与实践措施。
参考文献:
[1]陈冲.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管理的优化措施研究[J].居舍,2019(15):129+146.
[2]杨敦敦.建筑工程材料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3):170-171.
[3]杨敦敦.关于建筑材料管理工作的探索[J].建材与装饰,2019(11):152-153.
[4]林海龙.建筑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四川建材,2019,45(03):203-204.
[5]李万洪.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27):146-147.
[6]王可可.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27):202.
[7]李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