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丽丽
青岛西海岸新区铁山学校 山东 青岛266423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推行,强调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而音乐教学则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初中生进行高素质的音乐教学,引导学生在音乐中感悟音律美,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继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想要感受音乐之美,首先需要“听懂”音乐,初中阶段的学生在理解力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因此需要音乐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悟。本文笔者针对运用旋律线进行初中音乐教学的可行性途径做出几点分析,希望帮助广大音乐教师提升专业水平,共同推进音乐教育事业。
关键词:初中音乐;旋律线;音乐教学
引言:在如今的初中音乐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碰到同样的问题,教师卖力教,学生卖力学,但是始终得不到理想教学效果。其实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学生没有真正的理解音乐,初中阶段的学生理解力还存在你不足,因此无法深刻领悟音乐中蕴含的美,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感悟音乐之美,才可得到理想教学效果。旋律是音乐要素重要的组成部分,初中音乐教师可以从旋律入手,通过对旋律线的剖析,降低音乐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旋律线的理解为基础进行音乐探究,可以帮助学生感悟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在这一过程中可有效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 、 旋律线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起到的作用
初中生的理解能力还存在不足,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单纯的语言讲解无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中的难点,学生感受不到音乐的魅力,逐渐会丧失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为避免这一情况出现,教师需要摒弃传统教学理念,对教学方式进行革新。教师可以从旋律线入手进行音乐教学,旋律线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可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高低起伏的线条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掌握音乐节奏的变化,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运用旋律线进行初中音乐教学的可行性途径
1、掌握旋律线的基本画法,提升音乐理解力
初中音乐教师想利用旋律线进行音乐教学,首先需要教授学生理解旋律线的能力。旋律是核心音乐要素,由多个音乐基本要素所组成,包括调式、节奏、音色表演方法方式等,这些音乐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旋律。通过歌曲的音高走向而绘制出的线条即旋律线。音乐教师将旋律线的画法教授给学生,通过聆听音乐,学生自行画出一首音乐的旋律线,通过学生画旋律线的情况可以清楚学生对音乐的掌握程度。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首先会对一首歌曲的旋律进行音符模唱,引导学生根据笔者唱出的旋律用手在空中划出旋律走向,并观察学生用手比划出的旋律走向是否正确。在学生理解一首歌曲的旋律走向后,笔者会将旋律线的主要表现方式教授给学生,例如波浪状、螺旋状、点状等等,学生掌握之后,笔者会将歌曲旋律再演唱一遍,加深学生对歌曲旋律的理解和感受。
例如进行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初中音乐教材中的《春江花月夜》这首歌的教学时,这首歌采取了我国传统音乐“换头合尾”的创作手法,也成为了“鱼咬尾”式创作手法,笔者通过带领学生画出歌曲旋律线的方式,轻松帮助学生掌握了这一教学重点。笔者首先唱出这首歌的旋律,帮助学生对歌曲旋律有大概的了解,接着为学生反复歌唱每一句旋律,加深学生对旋律的感受,并引导学生画出整首音乐的旋律线,学生可以发现这首歌曲的旋律线的走势就像是一个大鱼连着一个小鱼,从而轻松理解何为“鱼咬尾”式创作手法。通过画出歌曲的旋律线,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清楚歌曲旋律的走向,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音准。
2、通过理解旋律线,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利用生动、直观的线条将音乐的旋律展示给学生,可以有效提升初中生对音乐的感悟,旋律线就像一种音乐语言,可以将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和画面质感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深刻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以及感染力。
例如进行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初中音乐教材中的《我和你》这首歌的教学时,如果只采取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那一定是教授先为学生唱一遍歌曲,接下来再逐句教学生演唱,歌曲完整教完以后就让学生反复进行歌唱。这种单一乏味的教学模式,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教学效率不高的情况,并且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如今我国推行的素质教育理念。笔者在进行这首歌曲教学时,在所有旋律相同的地方都画上了相同的旋律线,学生可以通过对比上下句进行歌曲的学习,在教学生歌唱时,笔者刚唱出第一句“我和你”时,学生就接着唱了第二句,笔者询问原因,学生是这样回答的:“因为这一句和上一句的小线条是一样的。”。学生的回答让笔者很是开心,通过画出旋律线的形式让音乐教学变的如此简单,生动的线条可以抓住学生的眼球,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还可以降低音乐的理解难度,让学生可以更简单的体验到音乐具有的无限魅力 。
2、进行旋律线的个性创作,提升学生情感体验
学习旋律线的过程是一个从理性到感性的过程。教师首先需要教会学生正确画出旋律线,在学生掌握旋律线的正确画法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旋律线进行个性化创作,在旋律线中加上学生自身的个性化元素,可以提升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每一首歌曲都为我们展示了情感或者画面,学生可以通过自身对歌曲意境的理解,在旋律线的绘制过程中添加更多个性化元素,可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例如进行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初中音乐教材中的《蓝色多瑙河》这一节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对旋律线进行了个性化创作。这首乐曲是一曲传遍奥地利这个国家每一个角落的圆舞曲,享有“奥地利第二国歌”的盛誉,这首乐曲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以及优美的画面。进行这节课的课堂教学时候,笔者结合歌曲背景在网络中搜集了很多关于蓝色多瑙河的图片并打印出来分发给每一位学生,有清晨的多瑙河,有正午的多瑙河,还有夜幕下的多瑙河。进行这首乐曲的教学时,笔者首先带领学生聆听音乐,并让学生结合手里的图片展开想象碧蓝色的多瑙河是多么的静谧安详。音乐播放完毕,要求学生在图片上绘制乐曲的主旋律线,并在画出旋律线后可以结合自身对音乐的理解进行自由发挥。有的学生为夜幕下的多瑙河画出点点星光,有的学生在多瑙河畔加上了五颜六色的花朵。这种绘制旋律线的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热情高涨,对旋律线的绘制想法也是各具特色,学生用这种形式表达着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利用旋律线的个性绘制,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更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改善了教学质量。
结语:综上所述,初中音乐教师教授学生旋律线的绘制方式,提升学生对旋律线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展开音乐教学,可有效加上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有效提升。旋律线是音乐表达的一种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绘制小线条,将抽象的音乐情感和画面直观、生动的展现为学生,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音乐。利用绘制旋律线进行音乐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学生动力,提升学生学习效率,还可以陶冶中学生的艺术情操,改善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钱敏洁.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J].江西教育,2020(33):90-91.
[2]费群.让音乐奏响初中英语教学的旋律——浅谈音乐旋律智能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开发与运用[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3):73+75.
[3]邱韩珺. 音乐图谱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设计与运用[D].福建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