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语涵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陡河发电厂 063028
摘要:目前,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迅速,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常常因为某些因素的影响,使得电力系统出现相应的故障,具体来讲则是单相线路的短路,而两相线路以及三相线路,在运行过程中,也会常常发生短路故障,从而影响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要想使得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检测技术得到科学化的把控,那么也就需要注重技术故障检测技术的制定,只有及时有效的解决相应的问题,才能确保电力系统得到合理化运行。本文将对此展开科学化的分析。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检测
引言
在电力运行系统中,继电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是确保电力系统能够稳定运行的基础。对于电力运输企业而言,电力继电保护故障一直是影响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继电保护装置是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的重要装置,近些年逐渐向智能化、现代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这也明显提升了继电保护装置的实际价值。但在具体运行过程中,继电保护故障问题仍然比较多见,且危害性较大,因此广大电力运维人员已经将提升继电保护故障检修及维修质量作为重要研究课题。
1有关电力继电保护检测所产生的作用分析
研究发现,整项检测工作所能够起到的作用是较大的,为了能够使得具体的效用得到实现,所以需要对有关设备与元件展开故障的排查,那么落实到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需要运用科学的措施,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直接切断的指令,这样能够大大降低故障的概率,并且确保存在的问题得到隔离,避免故障问题扩散,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水平。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整项检测工作的开展,还应当确保相应的要点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当中,注重对某些二次设备展开深层次的处理,同时还应当使得保障的措施与技术,能够真实的融入到自动化分析流程中,这样的操作必定能够极大化的呈现出快速性与精确性的目标,这样还能够使得广大故障问题得到根本性的处理。还需要注意的一点问题是,假如当有关问题不可避免的出现之后,那么还需要采取科学的保障措施,来直接对系统展开科学化的处理,只有这些方面的设备问题得到处理,如此才能更好地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完善性,从根本上得到最为全面的保障。
2电力继电保护故障检测中的常见问题
2.1继电保护装置的老化故障
该故障类型是比较常见的继电保护装置故障问题。继电保护装置使用寿命一般可达10年左右,通常不用更换。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继电保护装置容易出现绝缘体老化现象,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一方面,长时间的运转使其周围的环境温度偏高,高温会加剧绝缘装置的老化速度,从而引起继电保护故障。另一方面,潮湿的工作环境也容易导致绝缘体出现老化。空气中的水分子会吸附在绝缘体表面,当电流通过时,电流和水分子的正负离子就会产生反应,使绝缘体作用性降低,甚至还会出现短路问题。
2.2继电器误动作引起的跳闸事故
近年来,随着微机保护及集成型断路器操作箱的广泛应用,继电器广泛运用于继电保护中,继电器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着继电保护的安全稳定运行。在电力生产运行中,常出现因继电器动作功率低,在系统有较大扰动时继电器误动作,导致断路器误跳闸或保护装置误动作的事故案例。
2.3发电机转子接地故障
机组在发电运行的过程中,转子出现接地的情况并出现报警现象,此时对于发电机转子来讲,接地保护本身就是在转子回路之上的,系统中的重叠交流电压出现之后,后期技术人员对转子绝缘情况进行测量分析,及时将故障问题进行处理。如果系统运行存在故障性问题,需要立刻停止机组的运行并及时进行故障问题的排查分析,确保转子绝缘回路运行平稳性。在整个运行过程中,通过电阻箱的应用将接地保护回路的接地操作完成,再进行转子保护继电器的检查。
对机组进行手动操作的方式完成开机运行,如果设备在空转情况之下,未有励磁电流出现,通过对相应仪器的应用将转子的绝缘情况进行分析锻炼,经过调整之后的绝缘电阻数值为零。
3继电保护和故障检测
3.1经验判断方法
对继电保护系统问题透彻分析,技术人员在了解机电运行状态下,具体的设备运行情况以及运行状态之后,通过人工分析判断的途径,将故障的基本类型明确起来,并依靠个人的经验将故障的位置、原因等进行分析。如果系统运行阶段,因为开关分闸问题,而导致系统内的故障预警功能丧失,此时通过技术人员的分析判断,能够认识到系统中的辅助节点或其他环节出现故障问题,最终将开关分闸的开合变化控制到位,做好技術管控引导工作。当然经验判断对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如果主观分析判断出现错误,最终的故障处理有效性也很难得到保障。
3.2短接维修法
短接法是继电保护故障检修中比较常用的技术手段,经常用于检测电力线路是否存在连接点异常等故障。检测人员需要对被检测装置进行短路短接处理,将导线连接被检测装置的两端金属线上,然后接通电流并检测电流的数值。如果发现电气设备与装置能够继续正常运行,则判断电力运输线路没有故障,故障点发生在被短路范围内的设备中。然后再对每个检修设备进行短路短接处理,逐渐缩小检修设备数量,从而最终确定故障发生点。
3.3制定科学化的继电保护装置管理与检测模型
有关保护装置的工作开展,是实际工作开展需要切实掌握的要点所在,因为这些方面工作开展的水平,从某种程度上直接表明了,最终工作开展的实际要点,只有确保检测系统具有科学性与完善性,那么才能使得继电保护的功能得到发挥。从另一个方面来讲,科学全面的构建相对科学的维护措施,需要切实依据具体的内容,来对操作记录展开科学化完善,只有切实为继电保护排除故障,提供相对科学化的参考,构建全面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与维护制度,来使得内部的有关阶段工作,都能够得到详细化的分析,这样必定能够更大程度上提升继电保护的实际水平。当这些方面的工作,都能够得到全面有效的操作,那么才能真正有效的提升继电保护装置的科学运行水平。
3.4人工神经网络下的故障检测和继电保护
人工神经网络相关继电保护以及故障检测主要是以生物神经科学为基础诞生的。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故障检测主要是以生物神经系统为基础,借助模糊逻辑、遗传算法、进化规划相关智能化技术手段,针对电力系统进行合理保护。结合其自适应、自学习、自组织以及并行处理、模式识别功能和分布式信息存储等特征,借助人工神经网络针对故障距离、故障类型进行准确判断,从明确主设备保护以及相应的保护方向。比如借助BP模型针对方向保护进行准确判断,从而对故障所处方向进行准确、快速判断,做好高压输电线路相关方向保护工作。
结语
继电保护工作是确保电网运行安全稳定的最重要的一道防线,在工作中,一方面应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故障进行原因分析及经验教训的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及预控措施。另一方面,要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培养综合性技术人才,积极探索新形式下的继电保护管理工作,保证继电保护的安全可靠,促进电力系统的稳定。
参考文献
[1]艾佳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故障与对策分析[J].科技风,2020,3(16):179.
[2]王健强,孙迎宾.电力继电保护故障的检测及其维修[J].山东工业技术,2017,(02):201.
[3]董雪玲.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其对故障的处理措施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8(04):117.
[4]王勇 .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生产运行中的应用分析 [J]. 信息记录材料 ,2017, 18(12) : 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