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蒙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萧县供电公司 安徽省 宿州市 萧县 235200
摘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电力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变电站电气自动化问题又重新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从目前来看,用电安全与稳定的标准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各领域生产不再仅限于用电需求的满足,更加渴望能够利用电气自动化配合高效电力运行,实现安全完成居民用电重点工作。那么本文就如何实现电力站电气自动化进行探究,也给大家提出了几点相应的解决方案,供各位参考与学习。
关键词: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电力安全;运行
引言
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需求呈持续增长态势,促使电力变电站的建设规模不断增长。而在电网长期建设过程中,传统变电站往往在自动化程度上有所欠缺,其供电安全性与可靠性也达不到现代化电网建设要求,同时还存在占地较大的问题,势必对其进行自动化改造,建立具有高度自动智能的现代化变电站。由于大量高压设备的存在,其在长期运行中难免会有缺陷或故障出现,为实现运行设备监测与控制的效果提升,更应重视电气自动化的应用,相关企业需不断加大先进电力技术设备的引进,切实提高电力安全运行水平。下面将针对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相关问题展开详述。
1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要点
①安全性,安全问题一直是电力工程比较重要的问题。电力工程的相关技术工作相比其他行业工作,会有着更高的安全隐患,所以电力工程中无论何种技术的应用,安全问题都是首先要考虑的。相关人员在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时,一定要在确保安全应用的基础上,来保证电力系统高效安全的运行。②经济性,电力工程在发展过程中,整体的用电需求比较大,所以电力系统会受到经济性的制约,因此电气自动化的成本往往会对其应用产生一定的限制。要想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广泛应用,就需要对电气自动化的使用成本作出控制,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前提下,认真落实电气自动化技术。③数据处理,数据收集是电气自动化比较明显的应用优势,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数据处理作用进行全面强化。通过技术升级和电力工程规划制订的方式,来对电气自动化的数据处理功能发挥作出保障。在电气自动化的应用过程中,需要保证系统处理信息时的准确性,通过对异常数据信息的处理,来提升整体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2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与电力安全运行研究
2.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当前变电站自动化工作已经制定了许多工作制度,各部门也有相关的条例,但是落实到各个层次就发现,内容不够具体,探究不够深入,目标难以实现。于是就变电站自动化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问题,一定要从“变电站各项维护工作及检修工作是否开展到位”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是否进行规范“反思,结合现有管理制度和规定,对照变电站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完善和改进。比如,针对以前经常出现变压器、断路器、互感器等出现短路或紊乱的问题,就可以提出管理人员要加强日常巡查,每次交班在两人交代完上阶段检查结果后再离开,定期检查设备元件与线路,定期开展故障检修,并做好相关记录,让安全制度得到完善。一段时间后,公司对未能严格落实管理规定的个人或者部门予以处罚,对各项制度落实到位的优秀管理人员或者个人给予表扬及奖励。
2.2电气自动化在诊断设备故障上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实现电力工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还可以对电力工程中的设备故障进行诊断检测,确保电力设备能够处于最佳性能状态。当电气自动化技术监测到危险性大于设定的阈值以后,就会向管理人员发出信号,就能够对电力设备作出有效处理。而一些比较高端的自动化设备在面对故障时,甚至可以实现自动处理。这种故障诊断上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迅速准确地发现相关故障,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由于电力设备多种多样,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相关性能也在不断地改善。
例如,在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测排查时,自动化系统决策往往是在设备正常数值和状态下进行判断决策,有着更合理的应用监测,而且电气自动化设备还能够智能化地对故障数据进行记录保存,为之后的人工处理提供数据支撑;如果监测数值超过正常数值范围,自动化系统就会发出警报,并且自动制订出相关的应急方案,对相关的设备诊断工作有着重要作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帮助电力设备在故障来临时进行监测分析,还可以在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下对一些故障进行事先诊断。电气自动化系统可以将电力设备的实际运行数值和正常数值进行对比,来判断其有可能对电力设备所造成的影响,同时根据实际要求,来对一些数值调大或者调小,能够有效保证电力设备稳定运行。
2.3防雷接地技术
因为站内存在许多户外高压设备,而且站内出线与线路杆塔相连,存在较高的直击雷与雷电侵入的风险。在变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构建中,也要完善防雷接地等设计,避免雷击感应对变电设备及控制系统的损害。在电力安全运行保障中,防雷接地也是必要的技术措施,同样可应用自动控制策略。在实际应用中,要结合变电站整体构造以及相关技术标准,对防雷接地装置种类及型号予以合理选择,并将其设于合适的位置,确保其防雷接地效果的可靠发挥。
2.4安全技术机制优化
为了能够使得电气自动化继电保护器稳定运行,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进行细致的分析,完善自身的安全技术机制,及时处理安全控制的问题,从而减少带电气自动化设备在运行途中出现问题的几率。在对继电保护软件进行更新升级的时候,要明确软件所需要的各种条件,以及其运行所需要的环境,避免由于系统不匹配而导致设备瘫痪,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5做好交接班管理
交接班就像是上交作业一样,而日常的交接班管理就相当于课代表管理交作业的过程是否能顺利进行,可见课代表的存在是多么的关键和有效。首先,要明确怎么在原来的交接工作上,提高变电站运行效率,其实很简单,提高时间利用率就是提高了工作效率,变电站值班人员在值班期间认真做好电站运行数据,包括重点看护设备的状态、设备运行情况等等。在与接班人员对接时详细说明。同时接班人员也要再次检查一遍设备,减少可避免失误的出现。交接班就像是上交作业一样,而日常的交接班管理就相当于课代表管理交作业的过程是否能顺利进行,可见课代表的存在是多么的关键和有效。首先,要明确怎么在原来的交接工作上,提高变电站运行效率,其实很简单,提高时间利用率就是提高了工作效率,变电站值班人员在值班期间认真做好电站运行数据,包括重点看护设备的状态、设备运行情况等等。在与接班人员对接时详细说明。同时接班人员也要再次检查一遍设备,减少可避免失误的出现。
结语
综上所述,为满足经济发展需求,不仅电力设施建设规模极大增长,而且电气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各类智能化无人值守变电站不断涌现,显著提高变电站设备运维及操作控制效率,对电力安全运行提供更大保障。电气自动化在变电站运行中的数据采集处理、操作控制、保护、防雷接地等方面也有诸多应用。但同时,也要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加大自动控制设备的投入,并加强变电站技术及运维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电力运行管理的质量与效率,更好的服务电网发展。最后,需要补充的是,无论是变电站,以及由此衍生的多站融合产业,最终需要遵从市场逻辑。换句话说,任何在望的春景,都需要闻嗅着春天的味道,根据市场的“时令”,撒播出希望的种子。
参考文献
[1]张惠峰.关于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实现电力安全运行的对策探讨[J].科技与创新,2020(07):122-123.
[2]陈贵州.变电站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可靠性分析[J].电工技术,2019(02):55-56+58.
[3]梁业盈.浅谈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及电力安全运行[J].电子世界,2016(2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