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宽尚1,郭晓福2,杨爽3
1青岛恒能电气有限公司,山东省青岛市266109 2青岛阳光盛景电力工程安装有限公司,山东省青岛市,266041 3青岛鑫鸿泰电气有限公司,山东省青岛市266100
摘要:随着时代变迁和经济水平的大幅提高,我国的电力企业业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实现,可针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建立全方位的监管框架,依托于内部信息传输机制,保证系统可精准地执行相关指令。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实践
引言
科技的发展,各领域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更加广泛的今天,我国在不少领域中都出现了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技术离不开用电,人们依靠着电能维护着社会生产和正常的生活,电力系统关系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美好生活,不断地进行技术上的革新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电气自动化技术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用电需求,同时还提高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安全性。推动了我国电力系统的改革和创新。
1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概述
一方面,从技术发展现状看,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引进较晚且发展速度缓慢,但正处于稳步上升的阶段。受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优势鲜明的影响,其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领域,特别是在工业生产领域,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价值颇高,能提升工业生产的效率。同时,工业电气自动化作为一大主流发展趋势,可以带动工业行业长远发展,保证工业生产的质量。由此可见,需重视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从技术要求来看,电气自动化技术融合了联网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及电子信息技术,对于技术人员的要求相对严格,除需要进行基础技术培训外,电力企业在培养过程中还要重视技术人员在电力系统操作能力方面的掌握,针对技术培训工作制定完善的技术培训计划方案,既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也重视技术人员实践操作的培训,以此保证技术人员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进而提升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实用价值。
2电力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实践
2.1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的应用
在变电站进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可以实现对电压电流的转换,完成了高低压的转变。在电网系统之中变电站是重要部分,一旦变电站发生任何问题,将会影响区域电力正常的供应,必须要采用有效措施以保障变电站的安全运行,以往在对变电站进行监控时主要采用人工模式,无法实现实时监控的目标,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可以实现变电站的自动化,对电网工作状态进行有效监管,在出现问题时及时地制定解决措施,以免造成巨大的损失。
2.2能够实现监测功能
针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的应用中体现出来的监测效果,包括电力质量监测、远程测量检测以及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电网参数等方面。具体来说,在电力质量监测方面,主要是以通过智能化的现代技术来发现电力设备是否具有干扰,会影响到供配电线路中的回路电压和谐波,如果存在影响,就会使供配电系统发生警报,从而让相关的管理人员对其进行有效、及时的处理。在远程测量监控中,主要是通过远程抄表来有效地降低在具体供配电系统中的工作难度,使抄表工作能够更加有效、安全、快捷地进行,同时能让相关人员更加直观地了解到电力使用情况,实现对电力使用情况更好的控制,从而为相关的企业更好地节省经营成本。在参数监测方面,运行参数监测方面主要是为了对电网在实际的运行中的相关参数进行更好的了解,通过对电网数据的采集、整理来对其进行分析,当电网出现问题时能够作为参考的依据,提高故障解决的有效性。当电网中存在异常数据时,能够及时地通知相关的管理人员,对其中存在的一些故障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发现。
2.3电气自动化在诊断设备故障上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实现电力工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还可以对电力工程中的设备故障进行诊断检测,确保电力设备能够处于最佳性能状态。当电气自动化技术监测到危险性大于设定的阈值以后,就会向管理人员发出信号,就能够对电力设备作出有效处理。而一些比较高端的自动化设备在面对故障时,甚至可以实现自动处理。这种故障诊断上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迅速准确地发现相关故障,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由于电力设备多种多样,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相关性能也在不断地改善。例如,在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测排查时,自动化系统决策往往是在设备正常数值和状态下进行判断决策,有着更合理的应用监测,而且电气自动化设备还能够智能化地对故障数据进行记录保存,为之后的人工处理提供数据支撑;如果监测数值超过正常数值范围,自动化系统就会发出警报,并且自动制订出相关的应急方案,对相关的设备诊断工作有着重要作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帮助电力设备在故障来临时进行监测分析,还可以在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下对一些故障进行事先诊断。电气自动化系统可以将电力设备的实际运行数值和正常数值进行对比,来判断其有可能对电力设备所造成的影响,同时根据实际要求,来对一些数值调大或者调小,能够有效保证电力设备稳定运行。
2.4仿真模拟
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处于一个很快的发展阶段,目前还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测试工作要利用仿真技术对新的装置进行测试测试通过后才可以正式应用,要通过仿真模拟应用为实验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并实现了对电力系统的动态监控。
2.5 PLC技术保证供电安全
PLC技术的通用性较强,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工程中应用可提高供配电品质。PLC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工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开关量控制、顺序控制和安全回路等,开关量控制主要体现在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和控制断路器两方面。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能有效保证电力系统供电的稳定性,在装置中植入编写好的程序,然后将两路电源的供电信号引入PLC系统中,使两路电源成为互相的备用电源。当电源供电线路中出现故障时,PLC技术能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同时切断故障电源供电功能,发出报警信号,避免事故的扩大化,并且不影响供电的连续性。传统的断路器控制元件数量较多,较多的触点会降低供电的可靠性,且增加了维护工作量。PLC技术利用软继电器代替了传统的实物元件,提高了安全性、可靠性和控制效率,降低了运行维护的难度,在系统出现故障后能进行自动诊断检测并分闸。顺序控制功能主要是PLC技术既能对电力系统中的某个环节进行单独控制,又能利用信息模块的连接和通信总线协调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控制。通过主站层、远程IO站和现场传感器三层网络结构实现控制,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和传送,在控制室中就能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和控制。利用PLC技术控制电力系统的启动,能提高回路运行的安全性,从而确保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结语
总体来说,针对目前我国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供配电系统方面已经体现出了较好的价值。人们在客观需求逐渐丰富的同时,导致社会对于电力的质量和输送效率要求也已经有所提高,在电力供配电系统中积极使用更加先进、智能化的科学技术,有利于提高电力运转和输送效率,实现我国供配电系统的具体性能提高并促进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使供配电服务更加完善和多元化。
参考文献
[1]周建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探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1):153+236.
[2]褚肖凯.试论供配电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2):247-248.
[3]樊亚龙.供配电系统电气自动化应用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5):150-151.
[4]张晓龙.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J].有色冶金节能,2019,35(3):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