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磊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一系列智能化产品应运而生,使建筑和家居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尤其是一些现代家居服务项目一应俱全,自动化程度和电气化程度都很高,给人们带来了非凡的享受。同时,由于建筑功能越来越丰富,建筑的整体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给建筑的设计和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由于我国在建筑电气智能领域起步较晚,技术还不够成熟,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同时,我国在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这使得建筑电气智能化建设存在很大漏洞,导致工程事故频发。本文主要基于此讨论探究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施工过程存在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电气智能化;建筑;质量;问题;控制;
1 智能化建筑和建筑电气的内涵
智能建筑是一系列高科技手段的综合应用。它是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与建筑电气相结合的产物。智能建筑是指智能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建筑电气的有机结合,采用一系列高科技手段对建筑设施进行合理布局和合理管理,实现设备的自动监控、信息资源的管理、用户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物的优化组合,充分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在高新技术的支持下,实现设备的自动监控,将信息资源的管理、为用户提供的信息服务与建筑进行优化组合,建成一套高性能、高质量的智能建筑。电气工程是建筑电气基础的前提,主要通过计算机技术、电气信息基础、电力控制技术等综合应用来实现建筑电气的核心作用。
2 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对现代建筑发展的作用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智能建筑电气工程应运而生并进入施工企业。目前,各种新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应用提高了建筑工程质量,也满足了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智能建筑技术又称人工智能技术,是将精密传感技术、GPS定位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实现其安全、智能、环保、节能等功能的一项新技术。这项技术的应用主要是控制,如电气控制。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包括图像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语言识别系统、语言处理系统和专家辅助系统。智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提高了建筑电气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智能技术对建筑电气工程的改进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的全面控制和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物内安装的监测设备,能够及时反映建筑物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分析解决,提高建筑工程或系统设备的可靠性和运行安全性,它还可以帮助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等设备实现自动化管理的功能,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以及操作的准确性,提高反应速度。二是智能化的应用可以有效减轻工人的工作量,降低作业成本。原来需要很多人来进行巡查管理。整个大楼的智能化操作只需要一个处理人员。
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可以给建筑中的人们带来各种便利,包括日常生活所需的水、暖、电等能源资源的需求,甚至可以调节湿度和温度条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日常生活。同时,智能楼宇电气系统还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网络实现管理信息的实时共享,提高了建筑物的安全性,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有很大的保障。智能化系统包括自动灭火系统、应急及疏散照明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电梯消防联动系统、防排烟系统等,能自动报警和处理事故;电梯的五方对讲系统能保证电梯在运行时的紧急呼叫和救援出现故障;门禁系统、周界防护系统、视频监控视频系统、紧急呼叫系统、可视对讲系统等为居民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双电源自动切换系统保证了供电的可靠性;电子巡更系统监控巡更人员值班到位;提高了居民的安全性;消防广播系统不仅可以在发生事故时报警,还可以作为物业管理与业主互动的信息通道;自动温控装置方便了人们,更节能。多系统或独立运行或联合运行,不仅大大发挥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为人们提供了方便,而且保护了人们的安全,减少了生命财产的损失。
3基于智能化的建筑电气系统研究策略
3.1 远程处理机的智能化研究
在智能建筑电气系统中,不仅要充分考虑建筑电气系统的使用要求,还要分析建筑电气系统的结构是否合理,物业部门是否便于管理和维护,电气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等。只有这样,建筑电气系统的智能化应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建筑电气系统智能化设计的目的是给用户带来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因此,在智能建筑电气系统中,应采用相应的监控设备对建筑内的供电、通信、给排水、照明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利用远程处理器对建筑电气系统进行智能化设计,不仅可以对电气系统各子系统进行实时控制,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建筑电气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3.2 系统电路的智能化研究
在智能建筑电气系统的研究中,智能概念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在智能化概念的应用中,实现电气系统的实时控制和监控是非常必要的,需要通过系统线路的布置来完成,特别是对于建筑中的通信系统和感应系统,对这些子系统的电路进行智能化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为防止各子系统在线路布置中相互干扰,应将信号线、控制线、电源线等不同类型的线路进行分路操作,以防止不同类型线路混在一起造成干扰,影响电气系统的控制效果,不利于后续线路维护。竖井垂线敷设时,应根据高层住宅实际规模、竖井数量、防火分区等级、供电半径等进行综合布置。根据相关标准,各标准层线路布置间距宜为600m2,强弱电线路应单独布置在竖井内,插座应设置独立回路,每个回路的插座数量应控制在10组以内。当电路为灯电路时,插座数量应控制在5组以内。
3.3电气照明的智能化研究
建筑电气系统智能化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节能,因此照明部分的智能化设计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节能目标的顺利实现。在照明系统的智能化设计中,要以照明控制、光源布置、灯具选型为主要切入点,通过现场控制与集中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对照明系统进行灵活的控制。另外,在照明系统智能化设计之前,需要对照明系统进行灵活的控制,设计师还应明确和掌握建筑工程中与照明有关的所有参数,并利用中央控制系统实现集中控制。在灯具的选择上,应以节能灯为主。如果是公共场所,灯具的选择应采用感应灯,对于只有紧急情况下才能开启的照明,也应使用感应灯。在照明布置上,要充分利用光源,根据设计要求设置不同房间的照度等级,保证各房间照明合理,不浪费电能。例如,在客厅或客厅照明布置中,照明方式应同时采用重点照明和辅助照明,房间照明可控制在150~300lx。对于卧室,由于强光照会影响业主的睡眠,可采用局部照明和一般照明。局部照明的照度可控制在300-750lx,一般照明的照度可设定为20-60lx。对于餐厅内的吊灯,为了方便用餐而不刺眼,照度应设置为二级。如果是家庭聚餐,照度可以设置为100-150lx。如果是主办方宴会客人,为了衬托就餐气氛,照度可设为300-500lx,且光源颜色应为暖白色。照明系统,光源应能控制L50~300X光源的最大照度,可由L50~300X光源控制。
结束语
电气工程智能化的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进步使得我国的经济建设有更加坚实的保证,要想更好地加速我国城市的发展,一定要为城市的电气工程智能化做出更多的努力,加大智能化建筑电气工程的技术的全方面的使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建设,推动我国城乡智能化建筑的建设,实现中国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黄岐山.解析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J].智能城市,2017,3(12):17-19.
[2] 王成.浅析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及优化措施[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7(12):59-60.
个人简介:高磊,身份证号码:23010219860807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