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上栋
防城港市防城区大菉镇中心小学 广西 防城港 538026
摘 要:随着目前社会的发展,这个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一天更加比一天迫切,我们对于教育制度的改革也在一天天的进行着,为了使得课堂和我们的学科教育更加完好的贴合在一起,加强在课堂中对于学习资源的利用,以学生主体,对于学生的思维为中心,更多的是为了保证学生的思维发育,提升学生的思维敏捷性,从而达到对于数学这种抽象性较强的学科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所以,本文就将关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进行着手,对于数学核心素养与小学课堂的联系展开探讨,对于如何开展数学课堂核心素养培养营造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应用题;学习兴趣
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中还是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学生之间还是不愿意主动的学习,对于娱乐还是过于着迷,这种时候我们采取创新性教学的教学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提高,非常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由于目前,教师还是不能够完全的掌握创新性教学的教学方式,一味的使用传统方法来对学生教学,尤其是数学这门学科,由于这门学科的抽象性,当学生不能够完全的进入到学习模式中来的时候,就会很容易的懈怠,而导致整个学习积极性下降,对于学习主动性是一种很大的打击。创新性教学的优点是教学信息全面,并且灵动性很高,能够非常完善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目前情况下,我们如果想要彻底的进行教育改革,完成创新性教学小学教学环境的融合,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克服的。
1 课堂教学模式要创新
1.1 预设创新情境
让学生能够自己感受到来自创新型学习环境下的学习优越感。人在做事情之前都是有一定的动机驱使的,而人们行动的动机欲望都是从一些特定的场景下烘托出来的。所以如果想要对学生的创新型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就要给学生营造出一些具有探索性和新鲜感的学习氛围以及教学情境,从而使得学生之间产生创新的意识和动机,达到我们强化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我们可以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但是重心还是要在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对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行发展。为了使得课堂和我们的学科教育更加完好的贴合在一起,加强在课堂中对于学习资源的利用,以学生主体,对于学生的思维为中心,更多的是为了保证学生的思维发育,提升学生的思维敏捷性,从而达到对于数学这种抽象性较强的学科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1.2 运用问题解决,启迪学生开拓创新
生活是一切的来源,更是一切的起点,生活更加是我们情境化教学课堂的素材库。生活中来源的素材更加的贴合实际,容易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得我们的学习更加有实际用途,更何况是创新性教学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们如何从生活中找寻素材来进行创新性教学就显得非常的重要,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的时候,使用“识用相结合”的途径,对于学生们所学习到的知识能够巩固,让学生能够比较牢固的记住自己所学习的知识点,并且我们通过生活情境的教学,能够对于学生的大脑皮层形成刺激,容易产生共鸣感和实际感,通过这样对学生的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3 加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协作创新
合作学习是学生们发挥集体的智慧进行解决问题并且进行学习交流的一种过程。一个人不仅仅只需要有着一定的创新创造能力,还要有一定的合作协同能力,在课堂中,老师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分组,并且给学生在课堂上更多的讨论机会,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彼此之间进行知识的补充,学习到更多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不仅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基础,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协同能力。
2 使用数学核心素养的教育方法进行解题
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开发,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我们进行创新教育教学的重点。想要创新创造,就必须有一定的想象力为基础,而提出质疑,正是有效发挥想象力,发挥我们的探索能力的最佳途径,所以老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认真解释,并且倡导学生们提出问题,这样才是对他们的成长和培养创新思维最好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能和老师达成互动,不仅仅只是单方面的自己一个人学习了,要学会利用好教学有效性的优势,通过平台和老师实时交流自己的学习情况,让老师帮助自己在学习中面临的一些问题,这样老师也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到学生面临的问题所在,从而调整教学计划以及教学进度,这样会使得整个课堂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学有效性由于具有信息广泛的优势,可以让学生们获取到更加多的数学资源,帮助学生对于所学知识进行阶段性的测评,并且通过实时测试的结果可以即时的反馈给教师,不但能够让教师准确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到学生的进步情况以及最近的学习状态,而且有利于老师掌握课堂教学的成效。比如我现在手里有两个苹果,如果我要平均的分给两个人,那么每个人能得到多少苹果呢?学生们基本是异口同声的回答道:一个。如果要把这两个苹果平均的分给四个人,这个时候学生们的发言显得就没有那么整齐了,有的同学说是半个,有的同学绝的是0.5个。这个时候,当同学们出现争议的时候我们就要开始讨论环节,当大家在进行激烈的讨论各抒己见之后,会得到最后的答案,0.5和一半都等于二分之一。在这样民主的教学环境下,同学们也学会了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学会了倾听,在这种学习氛围内,就更加增大了同学们的好奇心,唤醒了同学们的探索欲望。同学们还学会了举一反三,在这种情况下,知道用图形来表达,这就是一种很好的创新,用新的方式来思考问题,找到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通过对折的方法还找到了四分之一、六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等分数。这样每个人都有发言权,每个人都能通过一个平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并且和谐、轻松、愉快,学生们也更加的敢说敢做,就拓宽了学生们的思维,打开了学生们对于知识理解的层面,让学生们更加高效的去学习,培养了学生们的核心素养。
结束语
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教育过程绝对不是一天就能够完成的,是要经过非常久的努力,我们要结合来自各方面的优秀例子,对于数学核心素养进行教育,并且要从低年级就对数学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教育。
参考文献:
[1] 陈海燕. 基于数学应用题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 科研, 2016(12):00165-00165.
[2] 王秀芳. 基于数学应用题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 儿童大世界月刊, 2017(4).
[3] 张莹莹, 朱丽, 吴晓璐. 基于数学应用题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 科教文汇,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