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途径分析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29期   作者:陆春兰
[导读] 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步推进,教育开始逐渐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
        陆春兰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得胜镇小学   442216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步推进,教育开始逐渐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颠覆了以往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在课堂上进行思考和探究的时间,一定程度上在合作学习中实现了高效的学习。本文主要从科学分组,举办数学小组竞赛、巧设合作情景,利用时机拓展合作意识以及优化学习评价机制,激励学生合作学习方面,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途径


一、科学分组,举办数学小组竞赛
        基于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下,教师一般会把数学水平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划分为一组,这种分组的方法,能够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之间优势互补,强化学生的沟通效果。在数学的课堂之中,由于不同的学生在性格和能力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所以教师要全面的考虑到学生的具体状况,让学生能够发现和学习其他人的优点,在进行分组之前,教师详细的了解所有学生性格特点和数学基础等,然后秉承着“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原则让学生都能够有所进步。在分组的实践之中,要分别安排组长、记录员等角色,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自身角色的任务,进行认真的记录、汇报组长、呈给教师,一定程度上让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小组内成员互换角色,从而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对来说,数学对学生来说是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数学的学习不能简单的去记忆概念和知识,而且要通过练习的训练去巩固知识。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只要在课堂上应用小组合作去分工解决问题,还要在课下时间里组织丰富的小组竞赛活动,通过以小组的形式在比赛中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其数学能力。比如在教学到应用题内容时,对于开始接触这类题型的学生来说,会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所以教师可以组织丰富的小组竞赛,利用比赛的奖励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在和小组一起共同合作、比赛的过程中,从而逐渐的培养学生对应用题学习的信心。
二、巧设合作情景,利用时机拓展合作意识
        要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要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和回顾,认真思考应该在什么契机下去创设合作情景。教师可以通过比较和总结的方式,发现创设合作情景以及开展合作学习的良好时机。比如在教学到“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我播放视频让学生观看并且分别统计进入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人数,因为一上来我就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进行统计,学生在统计过程中感觉非常的轻松,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感受不到小组合作的价值。所以在通过教学总结、反思以后,我决定让学生个人单独的进行统计教师和学生的人数,结果学生所统计的人数乱七八糟,为了验证学生所得出结果的正确性,可以此时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小组的成员一个人统计学生,一个人统计教师,还有一个人进行记录,基于这种合作分工大家所得出的结果基本是相同的。

在合适的契机下创设合作情景,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了合作的价值和愉悦,另一方面能够很好的强化学生进行合作的欲望,所以教师要及时的进行教学对比和实践,一定程度上找到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
        在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的研究教材内容和了解学生情况,在最佳的教学时机下,利用恰当的内容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而什么样的内容比较合适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呢?首先学习的内容本身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所以教师在准备合作解决的问题时,一定程度上要考虑到问题的探究性、合作性,问题如果学生能够一个人完成,可想而知也就丧失了合作学习的价值。其次所研究的问题要能够进行分解,让学生分工合作。比如在学习到“统计”这部分内容时,因为要统计车的种类繁多并且车子行驶过路口的时间有限,所以个人去统计会比较的困难,需要小组合作分工的形式进行,同时为了尊重学生的意见,可以让他们自己选择合作的小组成员,这样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合作更加高效,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不仅能够很好的获取知识,而且还拓展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优化学习评价机制,激励学生合作学习
        从小组合作学习的对象来看,不只有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还广泛的涵盖了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每个人对自身的评价。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一定程度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评,比如在认真、用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发言后,可以先使用规定的统一手势来表达支持或者反对,然后在尽可能的使用正确和顺畅的语言进行评价,这样一方面能够让学生的自信心不受到打击,而且能够在提升学生评价勇气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强化其评价的能力和水平。从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性质看,其可以分类为鼓励性、延迟性等评价。如果学生在学习小组之中通过共同合作和研究,得到了更加优化的解答方法或者有建设性的结论,教师要抓住这个契机对他们的努力探索的精神进行大肆赞扬;而如果学生在学习小组之中遇到困难而想要退缩时,教师这时就需要用无与伦比的热情去带动他们,用激励的言语和期待的眼神达到让学生重拾信心的目的,从而一定程度上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小组中继续合作和探讨。
四、结语
        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步推进,教育开始逐渐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颠覆了以往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在课堂上进行思考和探究的时间,一定程度上在合作学习中实现了高效的学习。首先教师在进行分组之前,教师详细的了解所有学生性格特点和数学基础等,然后秉承着“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原则让学生都能够有所进步;其次在合适的契机下创设合作情景,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了合作的价值和愉悦,另一方面能够很好的强化学生进行合作的欲望,所以教师要及时的进行教学对比和实践,一定程度上找到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然后如果学生在学习小组之中遇到困难而想要退缩时,教师这时就需要用无与伦比的热情去带动他们,用激励的言语和期待的眼神达到让学生重拾信心。
        
        
参考文献
[1]戴文殷.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J].考试周刊,2020,(93):59-60.
[2]赖虹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J].小学生(下旬刊),2020,(12):38.
[3]沈琦.初探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J].小学生(下旬刊),2020,(1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