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综合素养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阅读教学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29期   作者:赵虹
[导读]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出现,教学理念在不断更新中,我国的教学现状也在不断改变着
        赵虹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来凤县翔凤镇万家塘小学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出现,教学理念在不断更新中,我国的教学现状也在不断改变着,国家更重视了对小学生的语文培养,尤其对于学生阅读方面加大了教学力度,同时教师也更关注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重视新型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的运用。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化所教知识,充分理解阅读内容,教师作为学生的引领者,要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阅读能力都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策略
一、打造生活化的小学阅读课堂
        传统课堂中,教师通常用刻板式的教学方式,只重视学生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则为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要更重视这项内容,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并运用进实际课堂中,根据现代教育理念,教师要打造生活化的课堂,使学生学习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拉近了学生与书本的距离,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下能更快地投入进课堂中,因此教师要深化学习先进的教学方式,从而打造生活化的小学阅读课堂。
        例如:关于落花生的学习,学生在阅读后体会到父亲这番话的含义,做人要像花生一般,没有美丽的外表,但是它可以榨油,作用很大,教师通过父亲这番话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做人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感动中国,通过伟大人物的事迹学习如何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对国家有贡献的人。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既加深了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又影响着学生们的思想观念,所以教师要深化学习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地运用进实际教学中。
二、教师要帮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知识
        在小学阶段语文阅读学习中,不仅要学习阅读材料中的内容,而且文章中那些优美的词句更要积累起来,使得学生的书面语言更规范。学生在积累中阅读水平、语言运用能力、综合素质都得以提升,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关于四季之美的学习,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提问一年四季哪个季节是你最喜欢的,喜欢这个季节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更投入进课堂,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在阅读中出现了许多形容词,使得课文美感倍增,在写秋天的景色时,通过夕阳照耀着西山,乌鸦急匆匆地回到巢穴里,高空中的大雁成群结队地飞翔,夕阳西下,夜晚来临,风声与虫鸣都使得人们心情舒畅。阅读后在脑海中出现了秋天景色,一幅幅美丽的景象,教师要抓住文章中优美的词句让学生进行积累,尤其是课后练习的仿写尤为重要,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在进行仿写的过程中就是学生对知识、优美语言的积累,长此以往,教师通过这种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三、重视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
        语文的学习是漫长的,学生语感的培养也是通过大量练习而得的。当文章中作者主要思想没有明写,此时就要通过理解文章内容进而得出作者的主要思想,因此,学生不仅要在课内进行阅读,课外阅读也尤为重要。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也要重视学生阅读方式的培养,学生通过教师所教授的阅读方式进行课外阅读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以及对文章的感悟能力。
        例如:鲁滨孙漂流记的阅读,主人公自行航海,在海上遇到风暴,满船的船员只有他还活着,经历的这么多事件,他还乐观的在海岛生活,利用身边的各种工具建造小房子,他还在野蛮人中救下了俘虏取名为星期五,一直与星期五作伴,在海岛生活了二十几年终于返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通过阅读这本书得知,遇到困难不要轻言说放弃,要勇敢面对任何艰难困苦,学生在书中也学到了主人公的这种精神品质。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体会书中世界的千姿百态,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领悟能力,学生的综合素养也得以提升。
四、教师在课后可多组织阅读活动
        学生是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科综合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一名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将学过的知识灵活地运用进生活中,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课外阅读最重要的一点莫过于选书环节,教师要对学生推荐不同方面的书,如:人文类、寓言故事、神话故事以及科普类的书,学生从不同角度学习知识,学生更喜欢阅读课外书,也培养了学生阅读习惯。
        在课后教师可以多组织阅读活动,例如:读书展示会,在学期期中或者期末进行举办,在阅读活动中也可以邀请家长进行参观,在读书展示会上学生分享书中的内容、在读书的过程中都学到了哪些知识、书中哪个片段令你印象更深刻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更喜欢读书了,喜欢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阅读效率也有所提升。
结束语: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首要创设生活化的阅读课堂,将学生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更快地参与进课堂中,同时教师也要重视学生的知识积累,在阅读教学中遇到的好词好句教师要深化对其讲解,久而久之,增加了学生的积累量,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奠定基础。阅读的培养并不只在于课内,教师也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通过不同的习得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懿.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19,(11):105.
[2]张瑞青.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6):98. DOI:10.16681/j.cnki.wcqe.201716060.
[3]袁惠芳.浅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习作指导[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39):147. DOI:10.3969/j.issn.2095-4743.2017.39.143.
[4]车晴霞.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学法指导[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5(6):58-59. DOI:10.3969/j.issn.2095-3712.2016.06.027.
[5]何中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阅读训练[J].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2014,(11):160-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