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视角下社区治理现代化研究 ——以蓬莱社区疫情防控为例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苏颖
[导读] 摘要: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城市治理的基石、国家治理的重点。
        烟台市蓬莱区委党校
        摘要: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城市治理的基石、国家治理的重点。本文通过疫情防控的蓬莱社区治理的经验和做法,并反思其不足,进一步提出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的途径。
        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这个根基”。疫情大考,重在基层,难在社区。蓬莱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市决策部署,印发《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的通知》,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动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和志愿者,取得疫情防控的胜利。此次疫情,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数字化治理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社会治理执行力和生命力将持续增强。
        一、疫情防控视角下社区治理的蓬莱实践
        (一)织密网格硬核防控
        疫情来临,所有的镇街、社区根据实际情况迅速反应,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区-街道-社区-社区基础网格-楼栋院落”五级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全区5个街道、11个社区、250个住宅小区全部升级网格化管理,从上到下推动工作层层落实,把各项防控措施要求落实到每一个网格、每一家住户、每一个群众,确保网格服务高效、无缝覆盖。
        (二)干部下沉联建联管
        在全区开展“双报到•同战疫”专项行动,抽调904名机关党员干部参与社区防控,组织97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2400余名党员下沉社区一线,和社区人员共同担负起摸排群众情况、卡口轮班值守、体温测量、信息登记、生活服务代办、协调防控物资等任务。同时,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通知》,成立5个专项考察组,采取“四不两直”方法,进行实地考察,并将考察结果与干部选用、职称评聘、评先树优等紧密挂钩,激励各级干部挺身而出、担当作为。
        (三)红色力量一线集结
        在推动党员干部下沉社区的同时,整合街道、物业公司、社会志愿服务党员干部等多方力量,建立17个临时党支部,组建85支“党员先锋队”,成立“学雷锋”“跑腿”志愿服务队、“民兵防疫突击队”冲在疫情防控前沿,配合社区做好人员摸排走访、政策宣传、轮岗值守等工作,确保小区疫情防控无死角。
        (四)科技防控提升效率
        采取蓬莱发布和仙境蓬莱APP发布信息6000条,通过电信和交通大数据进行卡点排查,接到上级信息113批次,累计推送信息6008条。社区内部以及社区之间利用微信、广播、短信、QQ群等互联网工具进行沟通,引导美团、饿了么等网络平台进行食物配送,覆盖城区160多个村;对接大型超市、批发市场、帮助居民采购生活用品和企业居民,对接“网上办”“掌上办”,帮助企业、居民审批流程再优化。
        二、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社区治理短板
        (一)社区工作力量薄弱
        社区工作人员数量少但责任大。如南王街道半岛蓝庭社区有7名工作人员负责6000户防控工作。各级部门、各条战线的检查、督查和评估,社区的排查、消毒、看守隔离、数据上报等工作量俱增,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填写各种重复性的报表上,存在着人员短缺、管理服务能力滞后,物业参差不齐等等问题,很多老旧小区缺乏物业,从而造成社区工作力量很薄弱。
        (二)社区队伍建设滞后
        从编制、工作待遇方面来看,除个别社区主任是事业编制外,基本都是第三方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收入偏低,难以激发工作积极性。从业务素质、工作能力上看,日常只是完成管理、服务、保障、教育等工作,疫情一爆发,治理能力的动力不足,跟不上群众的新期盼,跟不上组织的要求,缺少应急安全防控理念和基本防护技能培训。


        (三)社区治理手段落后
        现有的治理手段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存在着网格虚设、网格未建、标准不统一等网格化管理不完善问题,疫情来临时有的社区现补充居民信息。大数据智能化应用欠缺,仅采用微信扫码、走访、封路等办法收集数据,不仅速度慢,而且只是简单电子数据,不能迅速研判疫情信息,追溯查询密接人群等,制约了防疫工作的开展。
        (四)社会资源统筹不够
        社区内部治理关系还未理顺,一些小区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等利益协调不畅,社区治理的边界与权限、职能定位没有系统、明确的标准,防控措施难以落实,严重消弱了社区治理和服务效能。社区发动群众、法律工作者、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形成合力不足,疫情来临这些人员较为分散,缺乏主动寻求合作的动力和渠道,社会化水平有待提高。
        三、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的途径
        疫情过后,已有的实践经验需进一步丰富完善,并反思其不足,制定《蓬莱城市社区管辖范围图》,不断优化调整城市社区布局,提升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
        (一)坚持党建引领,夯实社区治理基石
        本次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彰显了党的组织优势。所以在推动社区治理过程中,要在建强组织、完善机制、强化服务等方面下功夫,严肃“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党内基本制度,做深做实“双报到三促进”,设立党员先锋公益岗,推进优质服务资源下沉,探索“互联网+社区先锋公益岗服务”助推服务专业化,特色化 和精准化,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向纵深发展。健全完善“上下联动、多方配合”机制,构建以党建为主导,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企业等力量融合发展、共建共赢。
        (二)坚持法治思维,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
        此次疫情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决策和执法部门的执法实践,都做到了依法公开、透明公正、规范公平。在今后的社区治理中要培养社区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解决问题;把居民管理社区事务的权利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举办社区治理活动要符合村(居)民自治章程与法律法规相关规定。
        (三)引导群众自治,凝聚社区治理合力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踊跃参与。下步要建立社区治理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的相关制度,社会组织、个人均可对重大基层治理项目提出意见建议。建立民主议事、行为规范、经费使用、民情处置等相关制度,让问题和矛盾消失在萌芽状态。建立与重点群众的广泛联结机制。通过建微信群、开设社区治理论坛、座谈会、民意恳谈会等有效载体,畅通参与社渠道,培育社区居民的应急安全防控理念,提高参与社区的公益事业的意识。
        (四)推进网格化管理,创新社区治理模式
        科技创新是提升社区治理的关键,网格化硬核防控在这次疫情中作用凸显,疫情后组建了由200余名镇街包片干部担任网格指导员、517个村居主要负责人担任网格长、993名网格员和2000余名网格助理员组成的网格管理队伍。下步应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贯通的治理云平台,推进纵向、横向数据贯通、实现设施联通,信息互动、工作联动,汇总社区居民生活需求,构建线上线下供需对接机制,健全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综合研判和考核督办机制,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
        (五)加强人才培养,提升社区治理能力
        为补充社区工作人员严重不足,新招考43名综合素质高的社区工作者,共计93名,全部实施“三岗十八级”薪酬套改,落实了“五险一金”,推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务”工作模式。下步应开展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等素质提升工程,如举办社区书记“头雁”论坛、“仙境社区论坛”等活动,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社区治理能力。创新社区工作方法,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落实社区工作者绩效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与个人待遇挂钩,激发活力,助推社区治理工作提档升级,全面夯实社会治理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晓,张莹.新冠肺炎疫情下结合社区治理的流动人口管控[J].南京社会科学,2020( 3) : 21-27.
        [2] 易外庚,方芳,程秀敏.重大疫情防控中社区治理有效性观察与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20( 3) : 16-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