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28期   作者:郑岩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逐步推进,素质教育成为越来越多学校关注的重要项目,学校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也较为看重,制定了多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措施,并将其融入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郑岩
        太仓市双凤中学   215416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逐步推进,素质教育成为越来越多学校关注的重要项目,学校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也较为看重,制定了多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措施,并将其融入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音乐课程作为保证学生审美素质持续提高的重要教学科目,将其融入实际的教学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要教学手段。
        关键词:初中音乐;流行音乐;引入;探讨
引言
        音乐是一种感染力极强的艺术形式,它的传播并不受到地域、语言甚至时间的限制,良好的音乐熏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生活品位。目前我国的音乐艺术形式越来越多样,流行音乐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初中生的音乐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好流行音乐这项重要资源,深度把握流行音乐对于中学生的影响,从实际情况出发,并制定出一套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教育方案,在丰富学生乐理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一、流行音乐的重要性
        在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在音乐课堂中引入流行音乐可以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第二,在音乐课堂中引入流行音乐可以改变教师、学生对音乐课堂的看法,改变他们的固有思维,让他们在认识流行音乐中爱上音乐;第三,音乐是美育之一,流行音乐可以让他们对人生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对生活有更多感悟。综上所述,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
        当前在进行音乐课堂教学时,学校和教师对音乐教学并不重视,教师在教学时过于依赖参考书,课堂气氛不佳,音乐教学的实际作用无法发挥出来,而由于互联网、影视作品导致流行音乐盛行,学生更喜欢流行音乐,若是平时音乐课堂教学中能够加入一些流行音乐实现抛砖引玉,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有所提升,对于活跃音乐课堂氛围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可以认真欣赏流行音乐,并就此展开交流沟通,教师可以对相关音乐问题作出解答,活跃课堂,并拉近彼此关系。音乐课堂上,有些学生在演唱时存在音不准、无表现力的现象,课余时间其在演唱流行音乐时却能够充满表现力,由此可见,在课堂中引入流行音乐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和音乐水平。让学生欣赏并学习高质量的流行音乐,例如《隐形的翅膀》《最初的梦想》《我相信》《听妈妈的话》等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流行音乐,通过分析、演唱歌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还可以播放现代经典音乐。通过赏析流行音乐增强学生的音乐鉴赏力,进而提高其音乐素养。
三、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引入流行音乐的教学策略
        (一)结合教材内容,合理选择流行音乐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需要老师结合教学内容对流行音乐进行精心筛选,找到教学内容与流行音乐歌曲间的契合点,选择内容积极向上且有教育意义的流行音乐。这样既能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又能借助流行音乐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营造轻松、和谐的音乐课堂,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结合流行音乐曲目轻松理解并掌握相应的音乐知识。比如,在教学《爱我中华》这首曲目时,老师可以将《精忠报国》《黄种人》《龙的传人》等流行歌曲引入课堂教学。激昂的音乐旋律,朗朗上口的歌词,很容易调动起学生的情感意识和学习兴趣,从而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借助正能量的励志流行歌曲,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
        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的教学内容不应该只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更要在教学中培养他们的素质,这其中包括音乐素养和道德修养。流行音乐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不只是有关于爱情的流行歌曲,还有许多关于成长和梦想的主题。音乐教师应该紧紧抓住这类歌曲对于初中生的教化作用,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提高他们的个人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要清晰地认识到,之所以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引入流行音乐,其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可以更快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最终达到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和水平的终极目标,而不是将流行音乐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与此同时,初中音乐教师也要学会在音乐课堂上掌握引入流行音乐的“度”,过度引入流行音乐在课堂上会使教学效果适得其反,使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教学受到忽视,从而不利于学生提高自身音乐素养。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完善,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有限,流行音乐本身良莠不齐,有一小部分流行音乐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在课堂引入流行音乐的过程中,要对引入课堂的流行音乐进行严格筛选,要选取一些积极向上的、具有正面意义的流行音乐。
        (三)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主体
        在开展初中音乐教育工作过程中,课任老师要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引入适合学生聆听、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流行音乐,对流行音乐的内容进行科学分辨,不断深入音乐课程教学理念,突出班级中各层次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分组学习、自主探究的方式来夯实学生们的音乐基础,提升学生的艺术品位。例如在学习《让世界充满爱》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提前设置少量的预习作业,并结合教学内容,让同学们独立完成同类歌曲的收集任务,可以采用分组的方式,让同学们在课堂上演唱一曲最喜欢的流行歌曲,对教学主题产生初步的认识。在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课堂互动的方式来把握学生们的预习情况,将同类型歌曲融入到课堂中来,可以通过同类型歌曲对比分析的方式来讲解音乐知识,与同学们一起探究歌词的内容、特点和主题,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展现。在同学们熟悉音乐旋律并能够跟唱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让各小组同学根据自己对歌曲的认知来诠释歌曲内容,推动同学们通过自身实践来充分体现自身的主体位置,熟练掌握学生在课堂上所需要学到的各种音乐基础知识,在内化、应用中科学地夯实音乐的基础。
        (四)引进先进的教学技术
        对于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而言,音乐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加强流行音乐进入课堂教学的效果。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作演唱示范,学生模仿,互动性不强,教学效果不佳,而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将音乐播放出来,学生可以反复跟随学习演唱,不仅可以减轻教师教学压力,同时也能够精准把握学生对于流行音乐的兴趣度,提高学生音乐水平。此外,多媒体技术也能够丰富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吸引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进而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流行音乐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尊重学生音乐兴趣的一种方式。要想将初中音乐完全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充分了解流行歌曲的内容,在其中挖掘出有教育意义的歌曲,推动课堂教学走向深入,也为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孝红.流行音乐融入初中音乐教育的实践[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76-277.
[2]王晓东.谈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融入[J].北方音乐,2019,39(21):153-154.
[3]钟春玉.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J].黄河之声,2019(15):101.
[4]蔡珺.新课程下初中音乐课堂流行音乐的引入[J].科技资讯,2019,17(22):169-170.
[5]王晋伟.初中音乐教学的流行音乐引入分析[J].黄河之声,2019(10):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