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如何护理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8月15期   作者:徐学英
[导读]

徐学英
青神县中医医院  四川眉山  620460

   糖尿病是临床当中最为常见的慢性代谢疾病之一,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的代谢疾病。高血糖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者是其分泌功能受损衰退,或两者兼并引起的。糖尿病所导致的高血糖若是长期存在,会危害到身体健康,导致各种组织,尤其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与功能障碍。由于近年来人们的生活与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在慢性基础性疾病中占比越来越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将浅谈如何护理糖尿病患者。
   1.了解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靶器官细胞对于胰岛素丧失了原来高度敏感性,机体中胰岛素分泌机制发生异常导致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也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在临床上多表现为典型“三多”症状——多尿、多饮、多食,还伴有消瘦、身体疲倦无力等症状,还有多种并发症伴随,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糖尿病可以大致分为两类,分别为为Ⅰ型糖尿病与Ⅱ型糖尿病,前者发病一般多见于青少年群体,起病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后者则常见于老年人,还伴有高血糖、高血脂等表现,大部分的患者在此病早期并无显著异常症状,偶有轻微口渴、乏力等,需要做糖耐量试验才能确诊。除此之外还有妊娠糖尿病还有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无论是Ⅰ型糖尿病还是Ⅱ型糖尿病,都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此外,还有环境因素也容易诱发糖尿病,当日常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加之环境致病因素,会使得具有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
   目前来说,糖尿病无法被根治,但是能够通过多种正规的治疗手段、饮食调理去控制糖尿病病情的恶化。
   2.糖尿病日常护理
   为了减少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而出现生活障碍问题等,采取有效的护理手段,能够提高疗效,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高血糖对机体产生的影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1饮食护理
   饮食护理是护理糖尿病患者过程当中很重要的一环。相关护理人员需要注意患者的饮食护理。饮食护理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在医嘱的保障下做好每日摄入热量必须高于每日所需最低热量。医生会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与患者的身体状况对患者进行制定一个针对性的饮食方案。因此一定要遵循专业人员的指导。
   患者的日常饮食搭配一定要合理,营养需均衡,定时定量进餐,少数患者可以采取少食多餐的原则。注意荤素搭配,主食可以选用易消化吸收的粗杂粮为主,严格控制高脂肪、高胆固醇、高钠食物的摄入,避免病情的恶化。
   患者可以多加选用优质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但是需要忌食动物油和油炸食品,戒烟,少量饮酒。食量大的患者可以饭前辅以水果和多吃新鲜蔬菜来增加饱腹感,但是切记饭后不要吃水果,避免餐后的血糖过高影响身体。
   由于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抵抗力较差,容易感染,导致并发症更加容易出现,所以护理人员要注意科学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密切观测血糖波动。
   2.2科学宣教科普相关知识,关注患者心理健康
   相关护理人员作为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最大限度的辅助改善生活质量。在糖尿病的血糖控制过程当中,由于大部分患者对该疾病的认知不够,加上容易受到病情的影响,非常容易出现不良心态还有服药依从性差的问题,所以护理人员要通过与患者的积极沟通,和患者详细介绍糖尿病的治疗手段还有相关防治方式,分享成功案例,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和不良情绪,支持鼓励患者,给予他们信心,让患者凭借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2.3生活日常护理
   鼓励患者进行日常锻炼,既能强身健体还能够降低患者体内的血糖,帮助血糖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更好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告知患者在实际治疗过程中,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要熬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免作息紊乱从而导致血糖升高。
   护理人员在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监督与指导,让患者谨遵医嘱,严格按照医生指导定时、定量用药,定期检测血糖情况。
   总结:
   在患者生活中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对后期的康复治疗十分有利。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