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薇
山东省烟台第一中学
摘要:课堂提问不单是师生交流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有效手段。在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高中物理教师应当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对传统物理课堂教学的提问方式进行升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从而建立高效的高中物理课堂。论文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提问的实际情况着手,针对怎么优化高中物理提问方式进行探究,借此更加有效的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建立高效课堂。
关键词:提问方法 高效 物理课堂
前言:物理是学生高中时期的一门重要学科,在过去的教育过程中,老师经常费劲开展教育,将大量的课堂时间用在学生的习题训练之中,对学生的心理与态度没有过多的重视。这样的教育方式无法有效刺激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缺少思考与创新,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难以体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要重视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的思维,刺激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体会到物理知识探索所带来的快乐,从而使得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参与思考,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构建高效物理课堂。
一、高中物理教育提问实际情况
在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老师也逐渐重视采用问题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可是,在实际中却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提问的知识覆盖面太小,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散;提问的次数过多,致使学生无法有效的把握住教学核心;问题设计的不够科学,无法与课堂内容有效契合,致使学生的思考与探索行为与教学内容背道而驰;提问的方式单一,无法刺激出学生的兴趣等等。这都严重影响师生之间的沟通,有的时候还会给学生带来困惑,从而导致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得不到有效提升。高效的物理课堂提问应当具备刺激性,能够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同时发表自身的意见,通过思考、互动、剖析等一系列行为进行问题的有效处理[1]。
二、优化高中物理教育提问的措施
1.构建问题情境,刺激出学生的热情
在高中物理教育过程中,老师要掌握学生的实际需求,深入发掘课本内容,与日常生活中的素材相结合构建可以刺激学生思考与探索兴趣的情境,提出可以引导学生思维,指导学生思考的问题,使得学生根据问题开展剖析,不但能够调动课堂气氛,有效提升学生的积极主动型,也能够充分体现物理的生活作用,使得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联,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除此之外,老师也可以构建矛盾问题情形,颠覆学生的理解,从而刺激出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楞次定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历相结合,构建问题情境;在物理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呈现用铜丝做成的闭合圆环,条形磁铁,向学生提出问题:磁铁能够与铜相互吸引吗?学生回答道不能。之后教师利用两根轻质的绝缘细绳将闭合铜丝圆环挂起来,将条形磁铁以一定速度垂直铜丝圆环中心点而不触碰的穿过,学生能够直观的观察到当磁铁靠近时,两者相互排斥,当磁铁穿越时,两者相互吸引,教师顺势询问学生因为什么。因为在日常生活中,磁铁无法与铜、铝等金属相互吸引的,这就使得学生出现认知冲突,极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学生更加深刻的掌握“楞次定律”的知识内容。
2.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学生的能力为前提,依据课本内容设计从简单到困难,从浅显到深奥的问题链,给学生的思维搭建一个阶梯,使得学生可以围绕问题一步步的探索物理问题,了解物理本质规律,形成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有效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问题链不仅有利于各个层面学生的思考,使得学生在不断深入的问题中了解物理知识,而且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推动学生思维的进步。比如,在“平抛运动”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这种问题链:先为学生播放一段射箭的视频,使得学生直观的感觉到射出去的箭的运动规律,然后引导学生交流一下怎么才能够使得箭更加稳定的射中靶心?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怎么获得一个平抛物体的运动过程?对于平抛运动物体的位移与速度应当怎么进行计算?通过对平抛运动物体运动过程的探究,假如将物体的运动进行拆分,那么拆分以后物体在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都在做什么运动?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能够从直观的感受中,逐渐深入了解平抛运动,从而理解平抛运动的规律,形成平抛运动的模型,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探索能力,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2]。
3.把控课堂时机,因势利导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课堂,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得到有效提升,课堂资源变得更加全面,学生的想法多样化,老师可以依据学生的表现,掌握课程中的形成资源,引导学生开展深入的学习与探究,使得学生可以了解到问题背后的缘故,理解物理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加强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摩擦力”这一节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与摩擦力的特征相结合,采用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探索:已知的是一块砖头在力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的墙壁上,力的方向与墙壁垂直,那么不断增大对砖头的压力,砖头所受的摩擦力会如何?有学生回答,依据摩擦力的算式,摩擦系数不变,压力变大,摩擦力也会变大。学生将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弄混了,老师可以针对于此,进行讲解:对砖头受力剖析可以知道砖头所受摩擦力竖直向上,如果不断增大压力,砖头的摩擦力一直变大,那么砖头是否会顺着墙壁向上滑行?学生倾听后,会感觉到无法想象,随后开展细致的探究,不但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以使得学生更加深刻的掌握有关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物理知识。
4.趣味性课堂气氛的构建
有效的教学并不是单一且强制性的知识灌输,应当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高中物理老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在课堂提问的环节一般不会注重课堂气氛的构建,一些课堂问题的提出甚至与日常生活没有丝毫关系,一些教学语言过于僵硬,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激情与兴趣。不可否认的是,课本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工具,此外,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渠道,但是课本并不是教学活动的全部根据。物理老师应当通过课本开展教学,而不是让学生懂得怎么学习课本。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虽然多数老师注重课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也是根据课本内容所设计的,但是课堂气氛却非常枯燥乏味,本来丰富多彩、变化莫测的物理课堂,最终变得毫无趣味性。为了有效提升课堂教育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主动性,问题设计应当力求有趣,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例如,在学习加速度与势能这一方面内容中,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假如将鸡蛋从三楼丢下,怎么才能够确保鸡蛋不会破碎?”这样有趣的问题,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能够构建趣味性十足的课堂教学气氛,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3]。
结语: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老师应当认真设计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维的深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得学生可以根据物理问题进行各类探索行为,此外,高中物理老师也应当重视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质疑课堂内容,把握住课堂教学中的形成资源,推动学生的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的物理知识探索能力,提升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徐超. 论如何优化提问方法,构建高效物理课堂[J]. 才智, 2020, 000(012):45.
[2]胡高林.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物理课堂[J]. 南北桥, 2018(3):91-91.
[3]孙锋. 浅谈如何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 东西南北:教育, 2018(9):44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