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中)第26期   作者:曾新丽
[导读] 数学情境教学就是利用现有的技术或手段,把科学家的思维以模拟的形式生动地展示给学生,
        曾新丽
        新疆巴州库尔勒市实验中学 841000
        摘要:数学情境教学就是利用现有的技术或手段,把科学家的思维以模拟的形式生动地展示给学生,这是一种具有情节发展的教学手段。情境教学是在特定环境下进行的数学教学,这样学生就可以从生活中充分体验数学,对学生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数学是告诉我们事物的存在与规则的数据存在,为学生的思维和数学情境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考和实践的空间,所以数学情境教学的存在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存在原因,并且可以很好的学习数学,而且情境教学很好的培养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营造了和谐的教学气氛,为鼓励和激发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数学本身是一门逻辑性的学科。如果数学教学仅仅是解释,那么学生学习数学就会很枯燥,不利于学生学习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教学更具趣味性。创建一个概念性的场景,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创建概念场景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理解它们在数学中的关系。使用相应的课件来展示数学的关系,让学生计算和讨论,然后教师进行一定的总结,在计算和演示的情况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概念,更好的为概念的理解奠定基础,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接下来笔者将从创设情境、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地阐述。
        一、在生活的基础上创设教学情境
        在课堂上,如果教师能结合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讲课,创造与教学相关的情境,可以提高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然后,教师可以慢慢地引导学生,使他们对所学的东西产生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认识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将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提高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很多策略和方法。在情境策略中,运用生活情境策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策略,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信息技术与学科资源的深度整合和恰当运用,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和有效。
        例如,以学习《位置》这一课为例,这一课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行、列的含义,会表达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在学习这一课之前,我将以课前小卷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本课内容。如:小军坐在教室的第1列第3行,用(1,3)表示,小红坐在第2列第5行,用(,)来表示,用(5,2)表示的同学坐在第()列第()行。这些问题的内容,我都是从生活实际出发的,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生活化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加理解数学教材上的内容,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使数学教学情境高于实际生活
        数学作为一门跟其他课程不相连的学科,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和系统化,从更深的意义上说,数学依赖并超越日常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困难。

因此,教师应在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上,创造高于日常生活的课堂环境。教师必须从各个方面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活动,从而了解适用于学生教学的总体方案,科学管理学生在课堂上的实践活动。
        例如,以学习《数学广角─植树问题》这一内容为例,在正式上课时我将这样设计教学情境,如:为了帮助大自然更好地发展,我们学校决定组织‘植树’活动,咱们的班级被分到了一个墙边位置,假设隔一米栽一棵树,这个墙边分别长为19米、14米,我们需要向校方领取多少棵树?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知识,我会这样为学生们进行讲解:“现在呢,我们伸出自己的左手,五指张开,那么手指与手指之间的指缝有几个呢?”然后学生就会根据我的问题进行操作,学生会回答:“四个。”教师问:“手指之间的空格,在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空格叫做间隔。我们手上每两个手指之间有一个间隔,大家仔细观察老师的手,5个手指,有4个间隔,4个手指的时候有几个间隔呢?”随后给学生们消化知识的时间。通过创设这样一个高于生活的教学情境,学生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情境应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实际动手操作可以加深学生在学习知识时的印象,帮助他们理解数学的内容和功能,并从中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学习知识,探索未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造操作情境,尽量给学生提供实际动手的机会,学生发现或创造自己想要学习的东西,在接受能力上更强一点,学到的知识更深刻,在日常生活中能熟练运用,掌握自己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思维逻辑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给学生规定好怎样的上课流程,而应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发学习。
        例如,以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课为例,我会创造出一个这样的情境:“大家应该都知道我们学校里面有一个多边形花坛,结合我们所学知识,你们能计算出多边形花坛的面积吗?”然后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不仅帮助了学生复习之前学习过的知识,还能帮助学生积极思考,而且认识到了数学知识对现实生活的重要性,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将更加活跃。
        总之,情境教学法会让学生感觉身临其境,通过给学生展示不同的具体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到抽象思维,也可以开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有意义的进行数学学习。数学知识来自生活,而生活本身就是学生的一个巨大的“教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生活的场景,帮助学生学习,鼓励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卫霞.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思维与智慧,2016(20):8.
        [2]赵琼.小学数学情境创设教学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07):250-2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