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新莹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广东广州 510 665
摘要:本文介绍了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无损检测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的过程,探讨了无损检测教育的必要性,对无损检测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实践进行了介绍、探讨和分析,提出了引入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标准的教学模式,采用了校企合作的教学方法,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无损检测的学习方法。事实证明,这些手段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适应将来的考证、工作。
关键词:无损检测;人才培养;校企合作
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机械制造、冶金、石油化工、船舶、汽车、航空航天、核能、电力、建筑等行业都得到广泛应用,是一门不可或缺的应用性检测技术。由于无损检测技术在保证产品质量及机械设备运行可靠性方面的重要作用,这项技术在各国引起了普遍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讲,无损检测技术水平的高低已代表了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水平。
1.我国无损检测课程的现状
我国的无损检测教育事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的教育形式主要是短期的培训班学习,集中分布在辽宁、北京、上海、四川等地。随着工业的发展,无损检测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社会对无损检测人才的能力素质和数量的要求都在不断地提高和增长。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从中专(中职)、大专(高职)、本科(高等)、研究生到博士生多层次的教育体系。
但是,无损检测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牵涉学科很广的课程,所需的实训实习场所、仪器设备较多(大多科技含量高,更新速度快而且价格较昂贵,消耗较大),教育投入较高,使得该课程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和一般课程不同。
2.目前存在的问题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自动化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从2012年开始,因应社会对无损检测人员的迫切需要,开设了无损检测课程。经过5年的建设,已经培养了150名懂得无损检测技术,能够运用无损检测技术进行检测的学生,并有很多学生从事无损检测行业。
但是,由于测控专业的招生规模较小,培养经验不足,再加上实验室投资未能及时跟上,与社会实际脱节,在教学培养中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具体体现在:
1)专业方向知识面太窄
无损检测是一项应用性广泛,声、光、电、磁、放射能无所不包的涉及知识面广阔的全新技术。过去的教育理念过分强调了五大常规检测技术,而忽视了与之息息相关的材料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仪器仪表、自动控制、质量管理、新技术等学科,致使学生毕业后适应性不强,就业面太窄。
2)教材体系不够完善、教学内容尚有欠缺
目前我国的无损检测教材体系尚不够完善。虽然用于高等教育的教材体系已基本建立,但仍不够完善,尚有些教材未正式出版。已出版的教材在内容取舍、难易程度等方面也缺乏统一协调和规划。目前采用的教材只能简单地介绍无损检测的大概方向,对技术上、实际操作中的种种问题很少叙述。
同时,目前教学内容中,引导操作者如何完成检测的内容偏多,而引导工程技术人员如何对检测内容进行有效管理和改进实施的内容偏少;对国外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和认证、标准体系、审核要求的介绍也明显不够;对常规方法介绍较多,而对非常规方法介绍较少,有的甚至没有介绍。
3)专业实训实习安排困难
实习是无损检测教育中一个必不可少且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但在市场经济下运作的许多企业都不愿意承担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义务,有的即便是同意接收学生学习,但收费较高,使学生和院校难以承受,在专业实训、实习工作的安排上困难重重。
4)考取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书要求有实际工作经历
按照我国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标准的有关规定,要求考取无损检测资格等级证书的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从事相关工作的实际经历,方能考取相应等级的资格证书。而在校生和刚刚毕业的学生一般是不允许直接考证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证书除外)。但现实情况恰恰是很多用人单位在录用毕业生时,就要求他们必须持有技术资格等级证书,并且各个行业的技术标准和认证制度各不相同,学生在就业时必须取得适合行业的无损检测证书,否则将严重影响其就业机会。
3.无损检测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方略
1)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无损检测的最优学习方法
对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可以用大数据分析得到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最优的教学方法。本文以2015、2016级学习无损检测的大三学生为对象,以调查学生最优学习方法为目的,共发放67份学后调查问卷。回收67份,有效率100%。调查问卷的结果使用平均综合得分进行评估。平均综合得分,是根据所有填写者对选项的排序情况计算得出的,它反映了选项的综合排名情况,得分越高表示综合排序越靠前。其计算方法为:平均综合得分=(Σ频数×权值)/本题填写人次。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a)问卷的问题: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无损检测理论部分,你觉得哪种学习方式效果好?调查结果,平均综合得分最高的3项为:上课、老师指导、看教科书。
b)问卷的问题: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无损检测实操部分,你觉得哪种学习方式效果好?调查结果,平均综合得分最高的3项为:做实验/实训,老师指导,上课。
c)问卷的问题:超声检测的学习中最难的是?调查结果,平均综合得分最高的3项为:理论和实际的结合,经验的积累,理论
d)问卷的问题:磁粉检测的学习中最难的是?调查结果,平均综合得分最高的3项为:理论和实际的结合、理论、经验的积累。
e)问卷的问题:渗透检测的学习中最难的是?调查结果,平均综合得分最高的3项为:理论和实际的结合、理论、经验的积累。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确定无损检测的授课中,对理论部分需要在课堂解释清楚无损检测的原理、步骤、方法等,对实操部分则需要保证大量实践时间,并且老师需要经常指导。对于3种无损检测手法,学生都强调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要求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把理论融入实际,把理论的方法在实操的过程中解释清楚。
2)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由于以前考虑欠缺周全,部分检测科目课时设置不合理,如渗透、磁粉检测只有4课时,明显偏少。同时,学生缺少实践检验环节。因此,无损检测的教学中需完善教学与评价体系,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思想。
无损检测课程最终的目的是培养能够自行用各种方法去检测工件的检测人员,因此,在无损检测的课程建设中,我们根据各种检测方法的难易以确定所需学时,以实操考试为考核手段,运用实操和答辩相结合的考试方法,采用兼顾各种检测方法的考试形式。
3)与合作企业共建产学合作的教学体系
目前无损检测课程脱离社会和生产实际,因此学生毕业后无法很好的满足社会的需要。需要建立结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系统。
通过和广东省无损检测的龙头企业-广州声华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产学研基地,由企业派员指导教学和主导实践考核,有助于学生迅速适应社会生产需要。
4)引入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标准。
直接采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书的教材,引入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评估体系,增加与考证实操相似的考试标准,采用与考证考试相同的试块、报告、考核标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考证能力。
4.结论
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各种教学实践,事实证明了在无损检测的教学过程中,引入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标准及相关体系,与合作企业共建产学研合作的教学体系,是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并且能快速适应社会生产需要的有效手段。